2017年的最后一天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拋出了6種焦慮、6個問題、6個答案、6個腦洞,以及人生算法的概念。不得不說,老羅成功地喚起了很多處在舒適區里的人們的焦慮,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于是乎,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反思,如何在信息爆炸時代實現個人成長甚至躍遷?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算法?讀書,對于每一個而言,無疑是最便捷、最廉價、最有效的一種成長途徑。那么,如何找到讀書的原動力?如何持續地愛上讀書?如何提高讀書的效能?相信在這本《高效能閱讀》里,你不難找到答案。
作者原尻淳一,日本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碩士畢業后先是就職于知名廣告公司,后在大興唱片公司從事事藝人、電影、動畫的營銷和企宣工作,繼而加入BloomConcept,負責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產品開發、營銷等咨詢工作,并任企業培訓講師。與其他作者合著有《“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
打算閱讀這本《高效能閱讀》,一方面是土豆老師(鼴鼠的土豆)的推薦,最近正在進行有關如何讀書的主題閱讀;另一方面是這本書的標題引發了我的閱讀興趣。因為效能不同于效率,在我看來,效率是戰術,效能是戰略,效能著眼于長期效果和能力。因此讀這本書,目的在于學會如何高效能讀書來實現個人成長。
我將《高效能閱讀》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以下五句話:
一顆初心養成讀書體質
兩種契機令你沉迷讀書
三種刺激維持讀書動力
四個要點搞定速度技巧
五點建議使知識立體化
一顆初心養成讀書體質
1、利用內在動機啟動學習引擎
在第一章中,原尻淳一多次強調讀書的“內在動機”,提出“讀書應以自己的好奇心為原點,從感興趣的地方下手”,“好奇心=內在動機”,引用現在非常流行的一個詞概括,就是“不忘初心”。要想養成讀書體質,先要找一個切入點,那么不如先從你的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讀你想看的書、能夠滿足你好奇心的書,即“讀書是探求內在動機的一種手段”。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會消除掉讀書的畏難心理、厭讀心理,逐漸體會到認知的喜悅感和成就感,使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讀書真的不想你想的那么難,立即行動起來吧!在每一天的充實中、成長中,你會漸漸培養起讀書體質。
2、摒棄“必須通讀癥”的思想束縛。
作者引用了法國作家尼埃爾 ·佩納克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讀者權利十條”
第一條? 不讀的權利
第二條? 跳讀的權利
第三條 不讀完的權利
第四條? 重讀的權利
第五條? 讀不擇書的權利
第六條? 包法利癥
第七條? 獨步擇地的權利
第八條? 隨意選讀的權利
第九條? 朗讀的權利
第十條? 默讀的權利
你可以根據自需要和喜好選擇自己的方式去讀書,不必為一些條條框框所囿,可以不讀完、可以跳讀,只要是你喜歡的方式,適合你的方式。這樣做你會倍感輕松,逐漸探索出屬于你的讀書方式。
3、降低讀書門檻
01.“聽現場”
相比之看書,用耳朵聽要更加輕松,隨著知識付費時代的來臨,“聽書”變得越來越容易,很多平臺如得到APP、喜馬拉雅FM、微信讀書等都可以在線聽書,非常方便?!奥爼钡暮锰幰皇墙档土俗x書的難度,二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為你的知識電池充電,三是可以從別人的視角去理解一本書的要點,可謂一舉三得,何樂不為。
02.從名人的薄書開始
相比之難啃得經典著作,薄書更容易建立閱讀的信心。待徹底讀完、讀懂一本書后,再逐漸提高水準和難度,這樣做能夠維持讀書的熱情。你會從薄書中建立一種繼續讀下去的興趣,循序漸進、漸入佳境。因此,先通過讀薄書來上手,積累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再嘗試進行難度升級。就像登山一樣,逐漸提高目標。
4、適度“緊張感”的環境
01.參加讀書會
讀書會對于剛入門的讀書者非常適合。一是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從多個視角審視一本書的價值;二是督促你必須讀書,以輸出倒逼輸入,使你不斷提升專注力;三是通過分享讀書體驗來進行有效的輸出,提升表達力;三是結實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大社交圈,彼此相互鼓勵,激發讀書的動力。
02.“游牧讀書”
如果家里太過舒適,“誘惑”太多,難以集中精力,那么可以嘗試走出舒適區,在適度緊張感的環境里大膽閱讀,比如圖書館、書店、地鐵、咖啡館等,在眾目睽睽的環境下,反而能夠集中精力。如果是選擇書店,還可以順路按照書單選購心儀的書。
兩種契機令你沉迷讀書
如何沉迷讀書呢?在第2章,原尻淳一拋出了“契機管理”的概念,指出“沉迷讀書的技巧=契機管理”,契機管理有兩種,一種是”繞道讀書“,即不直接閱讀原文,而是先向周邊尋找感興趣的對象,然后再進入原文。另一種可稱為”掌握很多通過五感技巧進入專注狀態的開關。盡最大可能提高進入專注狀態的概率“。
1、.繞道讀書
如果你對于書籍內容本身不感興趣,可以先試著將興趣對象從原文轉移到人物、主題等周邊事物上,逐漸從中挖掘興趣。作者認為,該法有趣之處就在于“主賓逆轉“。比如你可以嘗試了解一下作者,包括他的背景、人生經歷、關于他的故事。有時候,我們常常是先喜歡一個人,然后才喜歡他的書。例如作家三毛,想必很多人是先對她的傳奇人生經歷感興趣,然后開始愛上她的作品的。這種手段與目的的逆轉,能夠加深沉迷于讀書的程度。此外,對于時下的一些暢銷作家,我們還可以通過關注其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與其在線互動,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思維線索,深入地揣摩書中的精要。當你了解一位作者之后,你對于其作品的喜愛度和持續性會有所不同。所以,先關注作者,是激發讀書欲望的一個好方法。
2、多維感官調動專注力
關于這點,原尻淳一以自己的妻子舉例,他的妻子一直以來的有一個讀書習慣,就是晚上睡前刷牙時,邊讀書邊刷牙。聽起來很奇特是不是?至少我從來想不到。據他妻子說,刷牙時”刷拉刷拉“的聲音和有規律的動作,可以自主掌握節奏,很容易集中注意力作者本人對這種方法也很受用,推薦新入門的讀書者嘗試。
3、儀式感
此外,作者還指出,專注的技巧之一是”舉行儀式“,或許也可以稱為一種”自我暗示的模式化“。儀式感是一種強有力的杠桿,能夠大幅撬動人的行動力。在你專注于你所做的事情時,你就會進入”伊恩時間“(精神集中的時間感覺),或者稱之為”神圣時間“,這可以提升你讀書的專注力、工作的思考力,從而提高效率。我曾經聽過阿何老師的時間管理課程,他提到自己每天早上工作前都會建立一種儀式感,比如簡單清理工作區、打開臺燈調節亮度、帶上降噪耳機、閉眼深呼吸思考重要性、打開眼睛開始工作等等。所以,有意識地建立你的儀式感吧,你會對讀書越來越有感覺。
三種刺激維持讀書動力
如何在沉迷讀書基礎上,形成讀書的恒久動力,實現可持續的快樂讀書呢?關鍵在于管理好以下三種刺激。
1、激發”求知興奮“
激發”求知興奮“的竅門在于,要把知識信息的根源與自己聯系起來。比如一些大型書店會定期舉辦一些作家訪談、分享會等,參加這類活動會切身感受到現場實況帶來的興奮感,從而激發讀書熱情。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參加線上讀書社群,其”陪伴性成長“可以幫你建立一種讀書習慣,在互動交流中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拓寬你的視野,在借鑒中完善你的閱讀方法。
2、促進讀書的環境設定
如果你的生活環境里到處都是書,你就會慢慢愛上讀書。
打造家庭圖書館:如同電影發燒友打造家庭影院一樣,你可以在家里努力營造讀書的氛圍,比如先買個書架和沙發,先從圖書角做起。隨著積攢的圖書數量的增加,就可以果斷升級為為家庭圖書館(書房),在舒適愜意的知性空間里,享受和書籍親密接觸的美妙時光。原尻淳一擁有擺放著2000冊圖書的書架和配套書桌的家庭圖書館,所以,愛書的你,也馬上行動起來吧!根據你的喜好打造獨屬于你的圖書空間。
3、提高書店的利用率
書店是我們讀書的好去處,所以不要僅限于家中靜讀的空間,也要經常走出去。實體書店的書總會定期更新,可以減輕購書的經濟負擔,還會增加與好書邂逅的機會。有空時,我經常喜歡逛逛書店,尤其是一些特色書店,非常享受書店獨有的文藝氣息和閱讀氛圍。此外,在書店購書由于可以看到實物進行試讀,減少了購買到不稱心的圖書的概率。
因此,愉快的讀書生活是”求知興奮×環境設定×實體書店的刺激”的三位一體,刺激讀書欲望以實現持續性的讀書,只要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使用這些技巧,就能在無意識中養成“讀書體質”,實現可持續的讀書。
四個要點搞定速讀技巧
1、速讀基本方法
泛讀:盡可能收集大量信息,粗略把握基本內容;
精讀:對重點閱讀部分仔細閱讀,細致分析內容
掃讀:又稱檢視閱讀,鎖定目標信息進行檢索;
略讀:跳讀,快速閱讀了解大意,抓關鍵詞,次要內容略過:
2、速讀的三部曲
第一步:仔細閱讀目錄,鎖定關鍵詞,預判重點內容,選定要讀的章節;
第二步:根據目錄,對特定章節進行跳讀,對必讀內容做標記,大致把握整體內容;
第三步:仔細閱讀做標記部分的前后內容,并記錄下產生的想法、創意。
3、速讀工具小貼士
便利貼:在跳讀時,用便利簽對重要內容記性標記,最好用不同顏色的便利簽,分別賦予不同含義,如紅色為作者強調的部分,藍色為有啟發的部分,黃色為寫作素材參考。
指針:即箭頭狀便利貼,直接指示重要位置(如圖)。
索引:在仔細閱讀階段,在封面內側空白頁記下重要位置的的頁碼和內容,自制自用索引,可使檢索速度大大提升。
4、用.“讀書套件”進行碎片化閱讀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讀書?原尻淳一開發的小工具“讀書套件”一定可以幫到你,其創造靈感來自于女性旅行用的化妝套件,可見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力之細致。這個讀書套件非常實用,你可以把書、筆記本、便利貼、記號筆等裝進一個文件袋整合為一,便于攜帶,不會遺漏。這樣,你就可以利用間隙時間讀書、記筆記了,強烈推薦哦!來一張我的讀書套件。
五點建議使知識立體化
1、垂直型閱讀與水平型閱讀
水平型閱讀:在水平方向上閱讀所有專業領域的書籍,全面掌握各類基礎知識的閱讀方式。
垂直型閱讀:在垂直方向深入學習某一特定領域知識的閱讀方式,也叫主題閱讀。
2、打造“思考的主場”
簡要地說,就是通過讀書、實踐在某一領域形成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把握這個領域的底層邏輯,掌握這一領域核心的“理”,使這一領域成為你的專業或擅長。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學習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所以你一定要學會做減法,學會化繁為簡?!兜赖陆洝防锢献诱f,”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打造思考的主場"其精妙之處就在教你用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創造出一種構建知識體系解決問題的方式。先鎖定一個領域或主題,當你形成”思考的主場“后,你就可以利用這個”思考的軸“去洞見不同領域知識的本質和關聯。學會用底層邏輯撬動自己,實現跨越性的成長。
3、將70:20:10模式應用于讀書
此模式為谷歌公司的投資基準比,谷歌將70%的資金和時間用于充實現有服務,20%用于充實現有服務的周邊服務,10%投資于全新的未知領域。
讀書版70:20:10模式:將讀書的時間和購書資金的70%用于專業領域,20%用于專業周邊領域,10%用于未知新領域。
4、通過客場洞徹本質
根據70:20:10模式,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專業領域外30%的投入,用來拓展知識邊界,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思考的主場”外把求知的觸角延伸至其他領域,在客場獲取更多的刺激和啟發,使專業能力得以升級。
5、垂直型閱讀×水平型閱讀=知識立體化
將70%讀書投入用于垂直型閱讀,營造思考的主場,形成知識系統的縱軸,再將30%的投入用于水平型閱讀,構建思考的客場,形成知識系統的橫軸,由此實現知識立體化。
希望讀過這本《高效能閱讀》后,你收獲的不僅僅是高效能閱讀,還有關于高效能人生的感悟,并通過讀書、實踐早日找到一條實現個人進階和成長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