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人物論之戰國四君子

一、平原君:我真的是四君子之一么?

如果以《史記》為標準,讓四君子坐一塊來吹噓自己的話,那么平原君也許是最不露臉的一位。四君子里只有他沒能獨占一篇列傳,而是和虞卿并列一傳,是為《平原君虞卿列傳》,而且虞卿的傳記光芒也大大蓋過了平原君的傳記。(個人認為虞卿列傳中的游說和反游說的辯論比《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的還要精彩。)

我們先來看看平原君是怎么出名的吧。平原君有個鄰居,又瘸又駝背,一天正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一個寵姬在看見了,覺得那個樣子很可笑,便撲哧一樂。這一樂惹出禍來了,那位瘸兄本來就自卑,這回居然被女人笑了,心里很不爽,啪啪啪上平原君家砸門,平原君問怎么回事呢?瘸兄正氣凜然地說道,都說您這人重士輕色,現在你們家女人居然敢笑話我,我想要她的頭,您說怎么辦吧。咱也不知道平原君當時怎么說的,總之不外乎“看吧”“可說呢”“就這樣吧”之類的,總之該怎么的還怎么的。那瘸子倒沒怎么,倒是平原君的門客們不淡定了,沒多久就散了一大半。平原君抓著一個門客問:這是為什么呢?門客說:就是因為你不殺那女人,說明你重色輕友,我們不想跟你混了。于是我們的平原君同學二話不說,咔就把寵姬頭砍了,給那瘸兄送了過去,然后門客又漸漸多了起來。這就是平原君干的唯一一件“露臉”的事。

這事擱現在說不但不露臉,反而很驚悚:世界上居然會有這么傷不起的人!一個人傷不起就算了,居然還有一大票不相干的人陪他一塊傷不起!而且是集體傲嬌?。〉钱吘故菚r代局限,這件事讓平原君出名了。

《史記》中接著記載了平原君去楚國要求合縱的事,但是這件事里露臉的不是平原君,而是毛遂;再然后的邯鄲之圍也只是平原君聽李談(《史記》為避諱作李同)建議散財救民的事,貌似露臉的是李談。其實平原君還有一件大事的,《平原君虞卿列傳》里沒有記載,但是在《趙世家》里有記載,估計是因為這是平原君一生最大的敗筆吧。

秦國攻打韓國,韓國上黨的守將馮亭來到趙國,說上黨這地方我估摸著守不住了,想把這地方獻給趙國。趙孝成王找來平陽君趙豹說,韓國要把上黨給咱們,我看這事挺不錯,咱就這么要了吧?趙豹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假如哪天真的啪掉下個大餡餅,估計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趙王說,哪有,人家是看我是仁德之君,所以來投奔我了。趙豹說你就不虧心嗎,秦國打韓國來,就是認為上黨這地方是隨手可得的,韓國懂這道理,所以把上黨給咱們,說白了就是嫁禍給咱們,秦國嘴邊的肉沒了,能不跟咱發飆嗎?秦國要發飆,你受得了嗎?趙王說那不管,咱國家幾年都沒擴張領土了,到嘴邊的肉怎么能不要呢?

趙王什么想法大家應該都清楚了,他是鐵了心了要這地方了,找平陽君咨詢神馬的完全就是走過場,見平陽君不同意,趙王又找了個人來問,那就是平原君。

趙王說阿勝啊,你看這個事咋樣?平原君說很好啊,咱國家幾年都沒擴展領土啊,到嘴邊的肉不要白不要啊!趙王一聽,呵,和我說的一樣嘛,果然是心腹,于是只說了一個字:善!然后就派平原君的接受土地了。然后秦國就來打趙國了。然后就發生了長平之戰、邯鄲之圍。

很多人因此說平原君是“欺世盜名”、“奸佞小人”,我看這也不至于。但是平原君確實是缺乏很多作為他這個地位的人應有的能力。在《魏公子列傳》里提到另一件事,信陵君很崇拜毛公和薛公這兩個人,來趙國后經常找這倆人一塊玩,這倆人一個是賭徒,一個是賣酒的。平原君知道后,就跟自己的妻子同時也是信陵君的姐姐說,你弟弟太沒遛了,整天跟賭徒和賣酒的混一塊兒。于是平原君的夫人就告訴自己的弟弟了,信陵君很生氣,說我在魏國時就知道這兩人是不得了的賢人,想見都見不到,現在來趙國終于見到了,我還怕他們看不起我呢,你作為一個趙國人居然還看不起他們,你這人太次了!被同屬于戰國四君子的信陵君如此評價是什么后果?后果就是平原君的門客又走掉了大半,不過這次是都投奔信陵君去了。

雖說《平原君虞卿列傳》里沒提到上黨事件,但是司馬遷在最后評價平原君時用了四個字:利令智昏,也是對平原君杯具一生的總結吧。

二、孟嘗君:雞鳴狗盜之雄

說到對孟嘗君的評價,最出名的應該屬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尤其是那一句:“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筆者在中學時期曾經是孟嘗君的腦殘粉,對此文可謂是深惡痛絕?,F在筆者也在讀《孟嘗君列傳》,那么孟嘗君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孟嘗君名田文,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父親靖郭君田嬰很迷信,認為五月五日生的孩子會長得和門框一樣高,會克父,于是就讓田文的母親把他扔了。但是他母親偷偷地把孩子養大了,等長大了后才帶田文去見田嬰。田嬰很生氣,說不是讓你扔了他嗎?小田文也很倔,說人家的命運都是歸天管的,難道你的命運是歸門框管的嗎?一句話說得田嬰啞口無言。田文繼續說,要是歸天管的話,那還有什么擔心的?就算真的歸你家門框管,你把門框加高不就得了嗎,我能長到天上去嗎?這回田嬰是徹底沒轍了,只好來了句“子休矣”,大概就是“別挨罵了”、“去你的吧”的意思。

田嬰在世的時候,田文充分展示了他的能力,于是田嬰將他作為繼承人,田嬰死后,田文繼承了田嬰的封地,成了孟嘗君。

四君子共同的特點,就是善于招攬門客。而孟嘗君的門客是比較有個性的。《史記》說的是“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不管你是干嘛的,都能來他那當門客。這種來者不拒的風格,令他有了數千名門客。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成就名聲,就像《水滸》里的小旋風柴進一樣;另一方面,你的門客魚龍混雜,就容易出事。不過貌似沒怎么看到孟嘗君出事,大概是管理得比較好吧。

回到剛開始的問題,孟嘗君到底算不算“能得士”呢?其實看得出,孟嘗君這樣的招募原則是不會招到士的。這種招募原則只會招來越來越多的“雞鳴狗盜”之徒。雖說雞鳴狗盜之徒不見得沒本事,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壞人,但是能利天下的“士”和他們是呆不下去的。正如王安石所說,“夫雞鳴狗盜之徒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泵蠂L君在從秦國逃出后,大大提拔了“雞鳴”和“狗盜”的那兩個門客,并且“客皆服”,說明大家都承認雞鳴狗盜之徒可以成為門客的主流了。

至于王安石的文章到底有沒有片面,關鍵在的馮驩的問題上。王子野先生曾經在《名文未必無訛》中稱馮驩算是孟嘗君門下的士。我們首先看馮驩是怎么上位的。當他還是下等門客時,沒事敲著一把劍唱歌:“長劍啊,咱回去吧,這沒魚吃?。 保ㄩL鋏歸來乎,食無魚)于是孟嘗君給他魚吃;過幾天又唱歌:“長劍啊,咱回去吧,出門沒車坐??!”(長鋏歸來乎,出無輿)于是孟嘗君又給他坐車。過幾天他還唱:“長劍啊,咱回去吧,沒法養家糊口啊!”這回不知道孟嘗君有沒有滿足他,總之孟嘗君很不爽。

孟嘗君不爽是對的,但更不爽的應該是那些“士”。又不是曲藝大賽,憑什么唱兩句要什么給什么?這不是沒有原則嗎?而從馮驩后來做的燒券市義,狡兔三窟來看,他確實是有才能的,可以算得上“賢人”,但還算不上“士”,因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為孟嘗君的地位考慮的。在四君子中,平原君有毛遂,促成了趙楚合縱;信陵君有侯嬴朱亥,雖說也是為了主人,但是對解邯鄲之圍也起了很大作用;春申君的門客雖然沒有什么記載,但是春申君本人也以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秦國退兵,救了楚國。而馮驩從沒為更大的方面做出過貢獻,在“狡兔三窟”這方面來說甚至可以于國有害,所以王安石把他也算作“雞鳴狗盜之徒”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孟嘗君的門客組織總的來說更像是一個黑社會組織?!妒酚洝分杏涊d,孟嘗君經過趙國時,平原君曾把他當作貴客招待,但是在路上有幾個趙國人笑話孟嘗君,說一直以為孟嘗君是偉岸大丈夫呢,沒想到是這么磋一人。于是孟嘗君火了,帶領門客連殺數百人,幾乎滅了一個縣。這和黑社會有什么區別呢,黑社會都知道砍人要看準了砍,別砍錯人了,孟嘗君這伙人卻無差別的殺死幾百人,令人發指啊。

司馬遷去薛城搜集材料時,就發現薛城這地方小混混特別多,跟山東這地方的文化氛圍很不相稱,就問當地人,當地人說這就是當年孟嘗君招來的人的后代。司馬遷最后感嘆“世傳之孟嘗君以好客自喜,名不虛矣”,不知道是不是太史公的反諷。

三、信陵君:戰國第一公子

如果說四君子里最不露臉的是平原君,那么最露臉的應該就是信陵君了。我們可以看看四君子傳記的篇名:平原君的是《平原君虞卿列傳》,孟嘗君的是《孟嘗君列傳》,春申君的是《春申君列傳》,那么信陵君的呢?是《信陵君列傳》嗎?不,是《魏公子列傳》。從篇名上就被尊稱為“魏公子”,文中也處處稱其為“公子”,比其他三位就高了一截。

除此之外,信陵君還有什么方面比其他三人強呢?

很重要的一點,信陵君會主動求賢。戰國四君子都在廣招門客,但是其他三位都是在等人上門,很少主動求賢。平原君有了毛遂,但三年沒發現其才能,直到毛遂自薦才發現他是個人才;孟嘗君門下凈是雞鳴狗盜之徒,馮驩是通過奇怪的言行才慢慢得到孟嘗君的認可的;春申君的傳記中也沒有提到他求賢的事,僅僅提到的一個有才的門客朱英最后還被無視了。

信陵君不但求賢若渴,而且禮賢下士。聽說大梁城的看門人侯嬴是個賢人,親自駕車去城門口邀請侯嬴,侯嬴也不客氣,穿著破衣服破帽子就直接上車了。信陵君不但沒有嫌棄他,反而更加恭敬地為他駕車。車走到一半侯嬴說我有個朋友是殺豬的,你帶我去一趟他那吧。信陵君真就駕車帶他去屠宰場了。到了屠宰場侯嬴下車和朋友聊天,扯東扯西扯了很久,信陵君也一點不急,靜靜地等著。這個時候信陵君他家里正擺著酒席,都等著信陵君來開席呢,結果滿街人都看著堂堂魏公子給一個看門老頭駕車經過,信陵君的隨從心里不知道把侯嬴罵了多少遍了。等到了家里,信陵君親自領著侯嬴讓他入上座,給客人們介紹,客人們都吃驚不已。而侯嬴通過這種表面上高傲的行動,一來驗證了信陵君確實禮賢下士,另一方面也通過自己的高傲反襯了信陵君的謙恭,使得信陵君名聲大振。

后來發生一件大大改變信陵君一生的事件,那就是竊符救趙。

現在我們很難說信陵君救趙到底是為公還是為私,個人認為,信陵君作為“義士”,如果有條件是一定會去救趙的;但是如果不是平原君那封言辭犀利的信,信陵君很可能不會采取如此極端的行動。竊符和殺將,無論信陵君的行為是多么富有正義性,在魏國人尤其是魏王眼里是無法容忍的,尤其是殺死了無辜的“嚄唶宿將”晉鄙,更是無法原諒的。所以當信陵君救趙后“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時,門客及時提醒他“物有不可忘,有不可不忘”,信陵君也立刻醒悟了。

這時的信陵君最忌諱的就是驕矜。此時對于魏國他已經是罪人了,對于趙國雖然是功臣,但是他畢竟是魏國人(而且是魏王的異母弟),說難聽點可以說是魏國的叛徒,如果居功自傲,則必會為有識之士所不齒。這對于求賢若渴的信陵君來說是最可怕的。趙王要接見信陵君,按照禮儀,主人應走東階,為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應該讓客人走西階。趙王行主人之禮,讓信陵君走西階。但是信陵君禮貌地推辭了,從一旁的東階走,表示自己給自己降等。

信陵君在趙國呆了十年。當魏王想起這個異母弟弟的時候,是秦國伐魏的時候。信陵君對于是否要回國救魏還是很猶豫的,恐怕他對他這個魏王哥哥也很了解,畢竟自己當年犯下了不可饒恕之罪,門客們也也都想留在趙國,只有毛公和薛公二人(就是被平原君看不起的賭徒和酒販)勸信陵君回國救魏。其實此時救魏,于公于私對信陵君都是有利的。一方面,這行為可以告訴天下人,無論救趙還是救魏都是出于公子我的正義感,不帶私心的;另一方面,救了魏國對魏王也有個交代,起碼可以將功折罪,在魏國也能生存下去。事實上,魏王見到信陵君后“相與泣”,立刻授以上將之印。這時信陵君的名望也起了大作用,各國聽說是魏公子領軍,紛紛起兵救魏,一起把秦兵打回了函谷關。

但是,信陵君功高蓋主,魏王對信陵君終究還是存在忌憚的。秦王稍稍使了個離間計,就讓人把信陵君給替了。信陵君從此一蹶不振,整天飲酒作樂,四年后醉酒而死。魏王對信陵君的忌憚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從竊符救趙時才開始的,早在之前,有一次魏王和信陵君下棋,前方烽火傳來,報告說趙王帶兵向我國發來,把魏王緊張得不得了,信陵君卻不擔心,說沒事,趙王打獵而已,不是侵略。后來發現果然是打獵,魏王問信陵君說你咋知道的?信陵君說趙王身邊有我的親信,趙王干什么他都告訴我??梢韵胂笪和醍敃r是倒吸一口涼氣啊,好嘛,連趙王身邊都有你親信,那我身邊還安全得了嗎?

信陵君的粉絲也是四君子里最多的,其中還包括漢高祖劉邦,劉邦甚至還專門修建了信陵君的祠堂并命人守護。

四、春申君:山寨版的呂不韋

春申君在戰國四公子中也是比較尷尬的,他的傳記的豐富程度也不及其他三位,整篇《春申君列傳》幾乎只講了兩件事。

那么是哪兩件事可以概括春申君的一生呢?

第一,就是游說秦國。當時楚國可謂是元氣大傷,楚懷王客死秦國,秦國又聯合韓魏攻楚,所以,春申君要前去說服秦國退兵。

春申君的主要論點在于,秦國打楚國弊大于利。為什么呢?春申君認為(至少對秦昭王是這么說的),秦國的心腹之患是韓、魏,越過韓魏來攻打楚國,對秦國來說很危險,并舉了智伯晉陽之戰的例子,那場戰爭正是韓、魏在背后捅刀子才導致智伯的失敗,所以秦國應該和楚國同盟,共同防御韓魏。秦昭王接受了這個說法,并同楚國結盟了。

這個說法能否成立存在很大問題。首先,韓國和魏國那是出了名的膽小怕事,只懂得“割地以賂秦”,邯鄲之圍時魏國本來要派兵救援,卻僅僅被秦王一句話給嚇得不敢前進,逼得信陵君干出竊符救趙的事來。秦國和他們聯合伐楚,對他們來講是天大的榮幸,說他們敢再背后捅秦國的刀子,那是借他們倆膽也干不出的。而且,除了秦國外,楚國就是當時最大的諸侯國了,天下是非秦即楚的,秦國和楚國結成的聯盟有多大的牢固性,是很值得懷疑的。但是不管怎么說,秦昭王是同意了這種說法,我認為真正打動秦昭王的是春申君一開始說的“物至則反,致至則?!?,秦國不但占了楚國許多土地,而且楚懷王也客死秦國,秦國是想見好就收了。

于是,為了秦楚同盟,春申君和楚太子完入質秦國。幾年后春申君又去見當時的秦國丞相范雎,楚王病了,讓他幫忙把楚王的太子送回國去探病。春申君的說法是,楚王怕是不行了,你放太子回去了,太子肯定對你好,對你和秦國都有利;要是不放太子回去,肯定會重立太子,那秦國的太子也就沒用了,楚國就不和秦國好了,對秦國是不利的。這是非常無賴的說法,想想也能明白,不放太子回去對秦國固然不利,但是同樣對春申君本人也是不利的,因為他也是人質之一,楚太子沒用了春申君當然也不會有價值。春申君雖然表面上說得很平和,但是潛臺詞是“你放便罷,不放的話咱都別想有好日子過。”秦王也很聰明,說先讓太子的老師去看看楚王的病情,等他回來看情況再說吧。春申君見前面的無賴之言沒起作用,干脆干一件更無賴的事,偷偷讓太子換了衣服讓他逃出去,然后去見秦王說,太子已經跑了,我干的,我該死,殺了我吧。把秦王氣得,差點真要賜死春申君,多虧范雎勸說,秦王才饒了他,并且把他送回楚國去了。楚頃襄王死后,楚太子完即位,即楚考烈王,春申君也當了相國。

接下來就是春申君干的第二件大事了。那就是李園之亂。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也很著急,到處找能生孩子的女子進獻給楚王,但始終沒有兒子(現在看來這應該是楚王的問題吧)。趙國人李園就打起了主意,想辦法把妹妹獻給了春申君,等到李園妹妹懷孕后,李園又慫恿春申君把她獻給了楚王。

這簡直就是呂不韋事件的提前預演,甚至連倆君王都曾經是人質這一點都驚人相似。但是呂不韋身邊沒有李園這樣的人,所以呂不韋幾乎是成功了。但春申君就不同了。呂不韋的計劃可以說沒有知情人,但是春申君此舉卻有李園知道。事成之后春申君依然是相國,而李園成了國舅。春申君的門客朱英就曾告誡春申君,一定要防備李園,這人不帶兵打仗卻豢養一群不怕死的武士,這肯定是要對您不利。春申君卻說李園這人沒什么本事,我又待他不薄,他干嘛殺我呢!

結果,楚考烈王死后,李園立刻派人埋伏,殺死了春申君。春申君是四君子中唯一一個死于非命的。司馬遷在評價春申君時用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句話,不僅是責備,也是惋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
    雪蓉閱讀 860評論 0 1
  • 再次糾正一個錯誤,上一篇提到魏昭王的父親是魏惠王,這個是錯的。按照史記的順序應該是:魏惠王,魏襄王,魏哀王,魏昭王...
    東東歷史閱讀 1,265評論 0 0
  • 黃歇受約回楚,楚國派遣黃歇和太子完(楚考烈王)去秦國做人質。楚頃襄王病,太子不能回到楚國,太子完和應侯范雎關系很好...
    楓離秋閱讀 1,194評論 0 0
  • 上節講的田文終于上位成了孟嘗君。稱為孟嘗君以后繼續招攬門客的事業。孟嘗君在薛地,招攬各個諸侯的賓客以及逃亡有罪之人...
    楓離秋閱讀 891評論 0 3
  • 《資治通鑒》里關于“戰國四君子”的敘述不多,更多詳細的資料要看《史記》,或者至少搜索引擎搜一下。 但因為是《通鑒筆...
    學為圣人閱讀 71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