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后人稱他
如果非要給戰國四公子排個名的話,那么信陵君是當之無愧的四大公子之首,比他善辯的,比不上他的愛國,比他愛國的,比不上他會打仗,是四個人中綜合實力最強的。
信陵君,名魏無忌,其父親是魏昭王。魏昭王去世之后,他的哥哥魏圉繼承王位,是為魏安?王,把他封於信,因而稱為信陵君。
有一次,信陵君正跟魏王下棋,而北邊邊境傳來警報,說是趙國發兵進犯,將進入邊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魏無忌勸阻魏王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庇纸又和跸缕?,仿佛無事一般??墒俏和躞@恐,全無心思下棋。又過了一會兒,又從北邊傳來消息說:“是趙王打獵,不是進犯邊境?!?/p>
魏王聽后很驚訝,問道:“公子是怎樣知道的?”魏無忌答道“:我的食客中有個人能深入底里探到趙王的秘密,趙王有什么行動,他就會立即報告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從此以后,魏王因害怕魏無忌賢能,不敢任用其處理國事。
《史記 信陵君列傳》記載:公子與魏王博,人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欲召大臣謀。公子止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睆筒┤绻?。居頃,復從傳言曰:“趙王獵耳”。魏王大驚:“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臣以此知之?!?/p>
有一句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可見古今都對士的作用很認同。 信陵君深諳此道,不僅禮賢下士,而且識人很準,他養的門客,在日后都為他立了大功。
當時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是個守門小吏,信陵君聽說他很有才華,帶著車馬以及隨從人員,空出車上的左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他,侯嬴也不推辭,信陵君態度很是恭敬,侯嬴又對魏無忌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場,望能委屈一下公子的車馬載我去拜訪他。”信陵君立即駕車前往街市,侯嬴下車去見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瞇縫著眼觀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暗地觀察公子臉色。魏無忌的面色更加和悅。
這個時候酒席上魏國的將軍、丞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貴賓坐滿堂上,正等著魏無忌舉杯開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魏無忌手握韁繩替侯嬴駕車。到家后,魏無忌領著侯嬴坐到上席,并向全體賓客恭敬地介紹侯嬴,滿堂賓客都十分驚異,大家酒興正濃時,魏無忌站起來,走到侯嬴面前舉杯向他祝壽。
侯嬴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為難公子也夠了,借拜訪朋友來試探公子,結果公子愈加謙恭。街市上的人都認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
在這次宴會散了后,侯嬴便成了魏無忌的上客。侯嬴對魏無忌說“:我所拜訪的屠夫朱亥,是賢能之士,只是人們都不了解他,所以隱沒在屠夫中罷了。”魏無忌曾多次前往拜訪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謝,魏無忌覺得他是個怪人。
《史記 信陵君列傳》記載:魏有隱士曰侯嬴,公子從車騎,親迎侯生。侯生直上上坐。又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車騎過之。"公子引車入?,侯生見其客朱亥,公子顏色愈和。?人皆觀公子執轡。酒酣,公子為壽侯生前。侯生曰:"?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
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趙國平原君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請求魏國救援,但魏安?王害怕秦國,把軍隊留在鄴城扎營駐守,名義上是救趙國,實際上是采取兩面倒的策略來觀望形勢的發展。
信陵君為這件事十分焦慮,既擔心姐姐的安危,又害怕和趙國的關系就此破裂,屢次請求魏王趕快出兵,可魏王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他的主張。信陵君于是請來賓客,湊齊戰車一百多輛,打算帶著賓客趕到戰場上去同秦軍決一死戰,與趙國人共赴死難。
信陵君率領車隊經過東門時,向侯嬴訣別準備啟程,行前侯嬴說:“公子努力干吧,老臣不能隨行。”信陵君走出幾里路,心里很不高興。于是又乘車返回。侯嬴一見公子就笑著說“公子對我情義深厚,您前往我卻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惱恨我,會返回來的?!蔽簾o忌連著兩次向侯先生行拜禮,進而問對策。侯嬴就除了竊符救趙的計謀。并說您行至晉鄙軍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邊自刎,以答謝公子的知遇之恩。信陵君到達鄴地之后,侯嬴果然自殺而死。
魏王惱怒信陵君盜出了兵符、假傳君令殺死了晉鄙,信陵君對此也是非常清楚的。已經打退秦軍挽救了趙國后,他讓手下的將軍帶著他的軍隊返回魏國,自己與門客留在了趙國。信陵君在趙國居住了十幾年不回去。恢復了元氣的秦國乘著他在趙國,日夜不停地進攻魏國,魏王為此就派使者去請信陵君回國。
魏安?王任命信陵君為上將軍,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信陵君的聲威震動了天下,各諸侯的賓客都向他進獻兵法,魏無忌編寫成書,后世稱為《魏公子兵法》。
秦王忌憚信陵君,因此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魏王和信陵君的關系,同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信陵君登上王位,因此魏王更加懷疑信陵君,于是派其他人代替信陵君執掌魏國兵權,五國攻秦計劃失敗。 信陵君從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國之后,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四年之后去世。從此魏國失去最后支撐的頂梁柱,18年后,魏國被滅。
信陵君算得上是真名士,禮賢下士,竊符救趙,橫掃秦軍,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但功高震主,最終不容于魏王 ,郁郁而終成語典故: 毛遂自薦
出處: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釋義: 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朝歌淵源: 毛遂為衛國人。曾在趙國平原君門下為食客,自薦使楚救趙,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相傳,毛遂在朝歌云夢山從師于鬼谷子先生,云夢山鬼谷祠旁,有毛遂廟,為游覽瞻拜之勝地。
毛遂自薦:
毛遂戰國晚期人,曾在趙國平原君門下為食客,趙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圍趙都邯鄲,平原君急赴楚國求救援兵,在門客中挑選二十名文武具備的隨行人員。左挑右選得十九人,毛遂以囊錐自喻,說讓自己處于囊中,早已脫穎而出了,并自薦同往。十九人謂其傻皆譏笑之。至楚國后,平原君與楚王談判,日出而言,日終不決。眾人無奈,毛遂展露才華,按劍而上,陳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應派兵救趙,同意馬上發兵救趙,并立即鍤血為盟。眾皆佩服至極,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懊壬缰?,強于百萬之師”,遂待毛遂為上客。
毛遂出身貧寒,非官非宦,二千年來傳頌至今,且被神話,實乃自薦愛國所致也。
毛遂為衛國人,故里在今新鄉市原陽縣西路莊村,現有毛遂自薦亭和石碑多通。相傳,毛遂在云夢山從師于鬼谷子先生,淇縣云夢山鬼谷祠旁,有毛遂廟,為游覽瞻拜之勝地。
“毛遂自薦”這個成語即由此產生,用來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
不能預測的、意外的災禍。
故事 :
??戰國時期,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將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獻給楚王,但終究不能生子。趙國人李園想把妹妹獻給楚王,但聽說楚王不能生育,擔心她日久在宮里會失寵,便用黨詐的手段,誘使春申君收納其妹為妾。后來與春申君有了身孕,兄妹密商以后,李園之妹對春申君說:“楚王寵信您,超過了他的兄弟,如今您為相二十多年,面楚王又無子,他死后,其兄弟繼位,他們各有所親、您怎能住久保持你的榮華富貴呢?而且,您掌權時間很長,在與楚王的兄弟們相處的過程中,失禮與得罪他們的地方很多,那時,恐怕就會大禍臨頭!還怎能保住相位和您的封地呢?”這個女人恫嚇(dòng xià)了春申君一陣子以后,接著神秘兮兮地說道:“現在妾已懷有身孕,如能憑著您跟楚王的親密關系,趁此時您將妾獻給楚王,妾托老天的福,將來若生下個男童,那就是您的兒子,也就是未來的楚王,這樣,比起受別人管轄,時刻擔心會有不測的禍患,不是要強得多嗎?”春申君認為她說得很有道理,便借機將這女子獻給了楚王,果然生下個男孩,被立為太子,李園的妹妹立為皇后,李園也因此受到楚王重用,手握大權??剂艺疾?。有個叫朱英的人,對春申君說:“世人有不測之福,又有無妄之禍(又有不測的災禍),如今您處在不測的世道中,服事不測的君王,那么,你周圍哪能沒有不測之人呢?”春申君問?!笆裁唇胁粶y之福?”“您做楚相已經二十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相國,實際就是楚王。如今楚王病危,太子幼小,楚王一旦歸天,您輔佐幼小的君主,就像古時的周公一樣?;蛘撸约寒斖?,慶遠擁有楚國。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測之福?!薄笆裁唇胁粶y的災禍?”“當前,李園雖然還沒有執政,但他是王舅;他不擔任領兵的將軍,但很久以來,他卻私下養了一批為他舍死效忠的軍土。楚王一目去世,李園必然搶先入宮,假托楚王的遺旨,執掌大權,任意專斷,軌殺您來滅口,這就是所說的不測之災。”“什么叫不測之人?”“您現在就搶先任命我為郎中(在宮內充侍衛的官名),待到楚王去世后,李園如果真的搶先進宮,我就幫您殺掉他,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測之人?!贝荷昃龘u搖頭,說:“先生,算了罷!不要再說了。李園是一個懦弱的人,我待他又很好,他怎能干出那種事來呢?”朱英見春申君聽不進他的告誡,怕將來受到牽連,便逃走了。17天后,考烈王病死,李園果然搶先進宮,埋伏下殺手,待春申來到時,刺殺了他,并割下他的頭扔到宮門外。然后命令殺掉了春申君的全家。李園妹妹跟春申君而懷孕生下的那個男孩,后來被立為楚幽王。
正確答案:孟嘗君,是戰國四君子
孟嘗君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
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
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秦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
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他害怕秦王反悔,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
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怎么還沒睡蹭實就雞叫了呢?但也只得按照規定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離開秦國,逃回了齊國。
成語里的“戰國四公子”
作者:林 越
來源:《學生天地·小學中高年級》2009年第03期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其他諸侯國為了對付秦國,竭力網羅人才,因此養“士”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后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他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有不少成語都是從有關他們的故事中演化而來的。
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準備了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有個叫馮諼的人投奔了孟嘗君,他住了很長時間,卻什么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熱情招待著馮諼。
終于有一次,馮諼主動要求替孟嘗君到他的封地薛地去討債。但是,馮諼到薛地后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心里充滿感激。后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了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知道馮諼的才能。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說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你現在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我愿意再為你安排兩個安全的藏身之處。”于是,馮諼又用自己的智慧為孟嘗君做了兩件大事。之后,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你有三個安身之地了,從此以后,你就可以安心睡大覺了。
” 雞鳴狗盜
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想讓他留下當相國??汕貒拇蟪紕袂赝跽f:“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齊國王族,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下令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關起來,想找個借口殺掉。
孟嘗君得知后,派人去求秦昭王的寵妃。寵妃要孟嘗君將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給她做報酬??擅蠂L君已經把那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便將狐白裘偷出來送給了寵妃。于是,寵妃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備過兩天送他回齊國。孟嘗君可不敢再等,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逃走了。到了函谷關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外的雄雞都開始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人追趕。可孟嘗君早已到達齊國的地界了。
毛遂自薦
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去做某項工作。
秦軍在長平大勝趙軍,并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了平原君一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大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于楚國的道理做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幾天后,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就撤退了。
天下無雙
形容出類拔萃,獨一無二。
長平一戰后,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信陵君的姐姐是趙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向魏國求救,可魏王卻持觀望的態度,讓軍隊停留在鄴城安營。于是,信陵君設法從魏王那里偷出了調兵的虎符,挑選精兵八萬,進攻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信陵君竊符救趙后,怕魏王追究,便留在了趙國。他終日尋訪和結交有才華的賢士,有時,甚至去酒肆和賭場去結識一些能人。
平原君知道后,說:“以前聽說信陵君為人天下無雙,今天看來他行為荒唐,徒有虛名!”信陵君說:“平原君原來不是真心禮賢下士的人??!我親自去那些地方請賢士,尚且怕他們不肯見我,而平原君卻認為這是羞恥的事??磥?,我該離開這兒了。”于是,投奔信陵君的賢士更多了。
后來,信陵君回到魏國,率齊、魏等六國兵將,大破秦軍。他威震天下,被譽為“天下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