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得到里聽了一本《習慣的力量》,其中提出了一個論點:
習慣只能被改變,不能被消滅
又美國人霍普金的廣告營銷中提出了習慣養成的三個步驟:暗示>習慣>獎賞
? 初中的時候看了一本書叫做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現在看來也是養成習慣的另一個入手點,書中說的每天早晚三次大聲閱讀和書中“洋蔥”的概念又給了暗示,在文字中就給了自我鼓勵,"海菲的成功,神的啟迪”構成了獎勵機制,而每天早中晚三次大聲朗讀,持續30天,閱讀中有暗示不做改變會繼續現狀,這一連串就構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回路,我感嘆:任何一本暢銷書的成功背后都有其可取之處。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這本書沒有談到習慣養成的原理,機制,和科學依據。但他書中方法卻行之有效,立竿見影,因為他的確是科學的,習慣的力量中提到 ?暗示>慣常行為>獎勵 ?是個人養成習慣的必由之路。
? ?我們很多人不能夠養成新的習慣,而且難以堅持,為什么呢?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壞習慣是如何一如既往堅持下來的,要改變總要知道為什么改不了,所以我們需要想一想,我保持現有的慣常行為原因是什么?
很難吧?沒關系,書中給了我們5個尋找慣常行為暗示的方向:
?1.時間,你是在什么時候做的這件事情,
?2.地點,你在什么地方做這件事情?
?3.身邊的人,你身邊的人會影響你會做什么事情,
?4.上一件事情,你的上一件做的事情,會影響你下一件事情做什么
?5.個人情緒,你的情緒會影響你做怎樣的事情
? ?找到了自我習慣的暗示我們就可以針對的 ,用獎賞機制把壞習慣改成好習慣,書中講到了這么一個例子:
? ?有個小女孩她有一個習慣,就是經常的咬手,時間長了,小女孩的手指甲都沒有了,而且手指頭都已經開始潰爛;于是小女孩的父母找來醫生尋求幫助,醫生沒有用繩子把她綁住,或者強行抓住她的手,醫生讓他寫下來什么情況會咬手,小女孩就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她一條一條的梳理,發現咬手是因為緊張……她的暗示是緊張
? 于是醫生給了她一個建議用蹭胳膊或者敲桌子的習慣代替咬手,咬手能讓她不緊張,我們要找一個相當的實質性反饋代替咬手;醫生又給了小女孩一張卡片,如果緊張時用咬手就在舊的行為下打勾,用新的新的行為就在另一邊打勾,剛開始小女孩每天左右各有十幾次,四周過后舊的行為已經不打勾了,她成功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
?所以養成習慣先要找到你的暗示,然后用更好的獎賞代替他,最后是一個更合理有效的計劃并一直堅持,書中的小女孩有醫生幫忙,尋找習慣,改變獎賞,制定計劃,可生活中的我們卻不是有一個“醫生”來監督幫助的,找暗示,改變獎賞,制定計劃,比如:
?1.暗示:起床
? 2.慣常行為:寫作半個小時
? 3.獎賞:寫完聽音樂,打游戲,否則繼續寫作半小時
? 我們的確可以制定一套確實可行的的養成計劃,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很難一直的堅持下去;比如說:我的工作時間不固定,有些時候緊迫,有些時候輕松一些;較為輕松的時候養成新習慣不是難事,但有事工作太早時間不夠,回來太晚,不想去做;于是我們面臨的情況是我們有可行的計劃但卻難以一直堅持………
? 于是我們需要不那么難的習慣養成,《微習慣》就是一個很好的技巧,此書的作者斯蒂芬?蓋斯本來是個宅男,大懶蟲,為了改變自己,他尋找了各種習慣養成策略,最后發現了十分強大的微習慣策略,他從2012年開始,每天之前做一個俯臥撐,兩年后他擁有了夢想中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四倍,讀過的書是過去的十倍,《微習慣》此書就是他用每天50字的習慣寫下來的,書中講了三個方面:
?一.什么是微習慣
?二.為什么微習慣會有作用?
?三.如何應用微習慣
?我們主要學習第三部分如何應用微習慣;之前,我們了解到暗示>慣常行為>獎勵是一個習慣養成的基本回路,微習慣沒有違背這個規律,則是講到了更加行之有效的微習慣養成策略。
? 微習慣為什么有效?因為它行為太小,新習慣為何難以養成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本能是抗拒改變的,我們的意志力,外在動力可能讓我們在短時能夠堅持,但很難持久……微習慣則不同,它饒過了習慣堅持的兩大阻力:
1.微習慣更容易開始,因為目標足夠小,小到不可思議,因此讓我們不會害怕開始。
2.微習慣更容易堅持,因為目標足夠小,所以只要多做一點點,就會超越了自己的預期目標,沒有堅持的壓力,也就反而能堅持下去。
?微習慣的螺旋狀激勵機制,會推動我們一點一點行動,增加堅持下去的慣性,提升習慣能力。
? 比如我,每天一個俯臥撐,每天50字,看起來很小,但確實有效,因為你很容易超過預期的目標,所以目標很小但不可能真的只做一個俯臥撐,我可以很輕易的做上50俯臥撐,50深蹲,50仰臥起坐,狀態好還會更多,每天50字,也不是真的只是50字,思路思路一旦打開就會一直寫下去,500字,700字……
?重要的是每天堅持,忙時也能睡覺前輕而易舉完成目標,翻個身就是一個俯臥撐,動動手隨便能編出50字, ?易行動,易堅持是微習慣的最大特點。
? 微習慣的八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微習慣,制定每天的計劃。
第二步,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即帶來的好處。
第三步,明確微習慣的時間安排。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微習慣達成以后用獎勵來提升自己堅持的動力。
第五步,記錄和追蹤完成的情況。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七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
? ?事實上我們按照這個表格做就可以了,行之有效,我們要注意微習慣的2個重點:
1.目標行為極小,能做十個,目標定一個,能寫500,目標定50字,只能寫100字目標定位10字,一定要讓目標行為能輕易的完成,只有小到不可思議,吃能讓大腦感到毫無威協,
2.替代獎勵,對于大腦有回報才能更好的堅持,所以設置一個獎勵機制是必須的……
?以上是習慣養成的心得,希望您能有所收獲。參考:得到app《習慣的力量》、《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