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以幾分之差考了個中專。在八九十年代,考上中專,對于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來說,是跳出農門最快捷的渠道。這不僅意味著從此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還成了所有農村人都羨慕地擁有城市戶口的鐵飯碗。
而幾分之差付出的代價是中?!拔嗌?。委培,顧名思義,委托培養。雖然其他條件都等同于正規的中專生,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委培生需要自己拿學費。就是這個條件,讓很多農村的孩子望而卻步。
父母謝絕了三番五次來我家要買走我名額的一個有錢人的要求,他認為父母不會拿出那么多錢讓我去念書。他們也未聽從“一個女孩子,花這么多錢讓她去上學,值得嗎?早晚還不得嫁人”的親朋好友的好言相勸。幾經商榷,幾個不眠之夜的熬煎,他們最終決定讓我去上學。在那個考上學是唯一改變孩子命運的年代,在父母眼里,能有一個孩子跳出農門,對他們來說也是自豪的。
父母拿出了全部積蓄,又不惜老臉在親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錢,才湊齊了我的學費。
看著父母為了我,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的現況,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雖然很想邁出農門,卻因為幾分之差讓父母付出了這么巨大的代價,我的內心充滿了自責。如果知道這幾分必須用金錢才能換回,我應該在考試前全力以赴啊!
開學后,第一次離開家門的我,沒有想象中的激動。我精打細算著每一份開支,覺得唯有節衣縮食,少花父母帶給我的零花錢,才對得起父母的付出。
同宿舍的幾個姐妹,有好幾個和我的情況差不多,但也有家境較好的。我們這些家境不好的孩子,每天就靠學校里發的饅頭票和菜票,去食堂里兩個人合伙打一份菜,就著饅頭白開水,吃下一頓頓飯。我們每天都定飯定量地去打飯菜,覺得多吃一點都是一種罪過。
有一個家境不錯的姐妹,除了每天的一日三餐外,總要添一種輔食。她每次挖上幾勺,用開水一沖,便攪拌成一碗香噴噴、甜絲絲的面糊,她說是用面粉做的,叫炒面。她說制作方法非常簡單,是她媽跟有在外地上學的孩子媽媽學得。把面粉放在鍋里微火炒熟后,加上少許白糖,帶來沖上開水就成。并且還易于存儲,不會變質。
開學兩周后,學校放假。由于第一次離家這么遠,這么久,受不了思家的苦,便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中。父母看著我面黃肌瘦的臉龐,知道我一定舍不得好好吃飯,心疼地噓寒問暖。我興高采烈地說著學校里那些認識的人,有趣的事,說著我們宿舍的姐妹們,也提到了那個姐妹帶的炒面,說喝起來可香了。
母親問我啥叫炒面???我就說把面放鍋里炒熟了,加上點白糖,用水沖開就成了一碗帶著麥香的面糊。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聽到母親就早早起床了。躺在家里熟悉的床上,我又睡了會懶覺。我起床時,只見母親在灶堂里忙活著。她的額頭上滿是細密的小汗珠,臉上白一塊黑一塊的,白的是面,黑的是灰。而她的面前,放著一碗黑乎乎的面粉??次移鸫擦耍f“沒掌握好火候,面糊了,我再試試?!蔽也胖?,母親因為我那幾句話,在研究炒面的做法呢!我的眼眶發熱,忙走進里屋。
過了好大一會兒,我聽見母親在灶堂里招呼我。“小偉,快過來試試,是這樣的味道嗎?”我跑過去,一看,鍋臺上一遛排開了好幾碗面粉,有黑乎乎的,有白刷刷的,還有焦黃的、嫩黃的……母親依次介紹著,這碗黑乎乎的炒過了,這碗白刷刷的火候不到,這碗焦黃的加了點油炒的,這碗嫩黃的加了點油后不停地微火翻炒……聽著母親的介紹,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我忙端了空碗,拿過開水依次試起來。一碗碗面糊被沖泡起來,有的帶著糊味,有的不熟,有的飄著一些油花……可我喝上去,卻都喝出了同樣的味道。那天,我們家的餐桌上每個人的面前都擺了一碗面糊,各個碗里的顏色和味道又有所不同。
再次返校時,我的行李里除了日用品外,帶得最多的就是食品,而最沉的則是炒面。
于是,我的每餐飯里也加了一碗香噴噴、熱乎乎的炒面,而且它陪了我整整四年的時間。讓我的胃在那個清苦的歲月里獲得了最大的飽食。
漸漸地,宿舍里的姐妹們也都從家里帶來了炒面。每到吃飯時,我們的宿舍里便會被一碗碗充滿麥香的面糊彌漫著。尤其是冬日的夜晚,下晚自習后頂著凜冽的寒風跑回宿舍,一碗熱乎乎的面糊便驅散了所有的寒意。
而母親更是在多次炒面后,把炒面做的越來越精致。她為了我的食材中能增加一點油水,將肉末剁得碎碎地炒熟了,摻在炒好的炒面里。于是我的炒面又被改良成了肉炒面。沖泡好了以后,一些肉丁便不時地沖擊我的味蕾,讓我常常喝的熱乎朝天又唇齒留香。
母親每次帶來的炒面,都有一些小小的變化。有時添加了芝麻,有時是花生碎,她總是盡她所能,添加一些輔料在炒面里,讓我喝起來每次都油而不膩,甜絲絲、香氣四溢。
中專四年,我的餐桌上幾乎天天都能看到炒面的蹤影。即使有時偶爾斷頓,過不了多久,母親便會托人給我帶來炒面。奇怪的是,炒面在餐桌上出現的如此頻繁,卻總是喝不夠。
四年的時間,我的人生觀、消費觀、價值觀都在慢慢地改變。那個出了校門不辨東西南北的女孩,漸漸褪去了農村女孩的青澀及木訥,變成了一個載著城市標簽的農村女孩。四年的求學經歷,讓很多東西都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唯獨母親的炒面,在經歷了四年的傳遞中,變得越來越沉。
現如今,上學的孩子們只要帶夠了錢,各種快餐、速食品便會隨時填飽肚子,也沒有人會帶著媽媽炒的炒面去上學。可炒面帶給我的卻是一輩子的記憶。每每想到那段炒面相伴的歲月,那份麥香滿溢的香氣還會繚繞我的鼻翼,還會刺激到我的我的味蕾,讓我久久回味。雖然母親如今和我天人相隔,但母親那份炒面里的愛卻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