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個詞,等待,等待的解義又有兩種不同是意見。
一“等”是心里帶著某種遠景和期待的等待。
二“等”是我們不愿做某事,或許在某個行動和想法執行的拖延,不愿去執行。
今天晨讀分享的書《1分鐘能做什么?不可思議的“戰拖”心理學》,是美國著名時間管理專家、頭號效率專家杰夫·戴維森的經典之作。
之前的30秒的電梯演講,我想和這個一分鐘是有共同點的,一分鐘就有60秒了,每天早晨6點28的鬧鐘,立馬起床,之前都是調了6點21,6點23,6點25,6點28的鬧鈴,之后發現這樣每次都是錯過了晨讀留言時間,自己早起的時間也是超過了7點,所以就刪點了之前的好幾個只留了一個6點28的,經過一周的調整,現在鬧鐘一響就立馬起床關掉,打開手機微信的剽悍晨讀,偶爾會在6點30分推送,那么我就可以在6點30分之前刷洗一番,之后繼續聽晨讀,聽完晨讀,寫總結的留言,其實留言的內容也是自己每天寫晨讀的一些精簡內容,所以現在每天堅持留言就等于給自己的晨讀感悟總結了一些精簡的內容,那么等自己忙完其他了,就會根據晨讀的留言去思考,分析,以及自己利用碎片化時間看的其他小伙伴的晨讀感悟后,學習吸收一些好的語句,運用在自己的感悟當中,在瀏覽伙伴簡書感悟的時候,我都會順手去點贊評論,點贊是鼓勵,評論也相當于自己在此文中提取的精華。
自律給人自由,是的,之前看過一本書,里面說的是,“其實沒有自律一說,所謂的自律其實就是已經養成的習慣罷了”。
有時候,你會覺得一分鐘60秒不多,你的一天有多少個一分鐘呢?
不要在“等”一分鐘了,現在就做吧!
加油加油加油!
參考書目:《1分鐘能做什么?不可思議的“戰拖”心理學》[美] 杰夫·戴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