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精要
“垂直的需求曲線”
隨手畫一條垂直的需求曲線是容易的,但是在真實世界里面是什么含義 —— 無論多高的代價,需求量都不變。它代表的是一個人沒有本事尋找任何的替代方案。
人會尋找替代方案
當鹽的價格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就一定會想辦法尋找別的替代方式 - 最后,生病也是一種替代方式,甚至,死亡也是一種替代方式。
人性的特點,就在于它能夠尋找替代方案。隨著時間的變化,時間越長,它能找到的替代方案就越多。
“一瓶水洗澡” - 說明人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是會想出很多辦法來解決資源稀缺的問題的。
幾千幾萬年不變的人性規律
商人要決定的不是用水量的最小化,也不是運輸成本的最小化,而是所有生產總成本的最小化。
阿爾欽特別寫道:“雖然這些統計數據是1956年的,但是經濟學的規律,要比1956年古老得多,這就是人性的規律。”
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彈性會越來越高
出租車在傾盆大雨時加收3倍的價格,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沖擊。面對沖擊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但連續幾天大雨都加收3倍的價格,我們就會去想其他的替代方案。如果能預測這樣的情況,會一直發生下去的話,我們就會找各種對策來降低成本。
這種變化趨勢就是需求第二定律所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彈性會變得越來越高,也就是說替代品越來越多,對策越來越多。
心得思考
舉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例子。
- 政府的稅收政策總是在變,而大公司和有錢人總是能用各種辦法避稅,哪怕需要請最貴的會計師和律師,但總成本能降到最低,就達到目的了。
- 不管學生們如何努力,常青藤大學的入學標準總是不斷變化,以此來掌握學校對學生篩選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