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開始講需求定律,需求定律是關于人性的定律。
經濟學最深刻地教訓,表面上看是關于人性的規律,但實際上是關于生物普世的規律。只有掌握了這個規律,才算掌握了經濟學思維的本質。
需求有兩個特點:
1,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
2,需求有一個層層遞進的規律。
029 個人主義的主觀價值論
個人估值Personal Worth定義:一個人對一件商品的個人估值,是他為了得到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數量。用英文說就是:Aperson’s personal worth of a good is the most of other goods the person wouldbe willing to pay to get that good.
含義:
1,只有個人才有行動能力
2,所有價值與估值都起源于個人
3,個人行動都是可觀察可記錄的(例子:什么是美,什么是舒適)
概念:
1,它是由個人決定的,集體不能決定,一定是個人的;
2,它是完全主觀的;
3,它是基于行動的,不是單純的愿望。外人也可以觀察和記錄,從而找到規律。
主觀價值論和客觀價值論的區別:
1,客觀價值論能解釋的,主觀價值論也能解釋;(例子:名貴跑車)
2,客觀價值論不能解釋的,主觀價值論,或者說個人估值這個概念能解釋;(例子:不同人拍礦泉水視頻;家庭老照片;鄧麗君)
3,主觀價值論能夠更好地指導生產。(計劃經濟體系和商品經濟體系的重要區別)
思考:你有哪件物品,市場上的價格很低,而你對它的個人估值卻很高?
----有紀念意義的私人物品,或者是能帶給你好處的東西等。
030 邊際革命
例子:鉆石和水
邊際的概念的重要性:實際上整個經濟學的思維都是關于邊際的。
邊際成本;邊際收入;邊際產量;邊際效用;
新增帶來的新增就叫邊際
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吃饅頭)
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是一個成對的概念
人們會朝著邊際平衡的方向邁進,邊際收益要盡量等于邊際成本。
每個人都是邊際平衡的高手
思考:“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這句話對不對?
----這句話有點道理,然而這種趨勢不會永遠繼續下去的。強者不會無止境地發展,因為使強者變強的那些因素,帶來的效益是會邊際遞減的。
031 需求第一定律1/2
需求定律的基本含義:無論何時何地,價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減少,價格降到一定的程度,需求量就會增加。
1,需求曲線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坐標軸的關系)
2,需求與需求量存在重要區別(例子:假發的需求)
3,需求曲線永遠向下傾斜
思考:假如你是種菜的菜農,市場上的菜價上升了,那么你對蔬菜的需求量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很簡單,菜價上升,消費者需求量下降,而菜農對菜的需求量增加,這是另外一條需求曲線。
032 需求第一定律2/2
供應曲線
需求和供給沒有黑白之分,它取決于市場價格。
價格上升,需求者可變成供給者
“消費者剩余”最好叫“交易者剩余”
思考:為什么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所謂的價格法,專門打擊商人定價過高的行為呢?
-----太多人包括許多政府官員,都誤解了價格形成的機制。他們沒明白,價格其實不是商人定的,而是需求者定的,是供需情況決定了最終產品的價格。記住:“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從來不展開競爭,競爭永遠是供應者和供應者之間展開的,是需求者和需求者之間展開的”。
033 需求第二定律1/3
需求第二定律是說:需求對價格的彈性,和價格變化之后流逝的時間長度成正比。也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對價格的彈性會增加。
什么是彈性?
彈性跟斜率不一樣,在一條需求曲線上面,斜率是處處相等的,但是在同樣一條需求曲線上面,彈性卻處處不等。
在價格比較高的部分,彈性大于1,也就是說一種商品具有彈性,代表這種商品是一種奢侈品;
在價格比較低的部分,彈性小于1,它代表的是,這種商品是一種必需品。
同樣一種商品,它究竟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沒有定數,取決于價格的高低。(例子:坐地鐵,水,打的)
思考:有沒有什么商品是無論價格多高,人的需求量都是一樣的?
----沒有這樣的商品。人是善于找替代品的,是善于妥協的,否則不可能生存。這個原理也適用于動植物。
034 需求第二定律2/3
“垂直的需求曲線”-----無論價格多高,它的需求量都不變。簡稱剛需。它代表的是一個人沒有本事尋找任何的替代方案。
而在真實世界里,人會尋找替代方案(例子:鹽,治病的藥),這是人性的特點。
幾千幾萬年不變的人性規律---人們是怎樣面對資源稀缺的困難,來尋找替代方案的。
理解了彈性的概念,理解了人性的基本特征,那就能理解需求第二定律了:隨著時間推移,需求彈性會越來越高,也就是替代品越來越多,對策越來越多。(例子:打車,石油)
思考:舉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例子?
----太多了,比如假離婚,抄作業,限購令等等,感覺生活就是貓捉老鼠的游戲~
035 需求第二定律3/3
房地產交易稅由誰承擔?-------稅負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
供應者與需求者,誰承擔更大的稅務?-----取決于他們雙方的相對彈性,誰的出彈性低,誰的需求更迫切,誰就付得多一點。與法律或風俗的規定沒有關系------法律無效定律
思考:舉一個身邊的例子,來說明稅負分攤的規律?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
036 需求第三定律
需求第三定律含義:每當消費者必須支付一筆附加費的時候,高品質的產品就相對低品質的產品變得便宜了,這筆附加費越高,高品質產品就變得越便宜。有時候這個定律叫做“好東西運到遠方去定律”
思考:舉例向那些不了解“需求第三定律”的人,說明它的含義。
-----越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越能買到各地的特優產品。
-----越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越能買到各地出產的特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