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ger@泰格趣拼一、充耳不聞,二、沒有用心聽,三、或者聽了方法不對。學習英語語境固然重要,但是方法更加重要!首先是訓練、再到,最后到。輸入多少了。“只有音形對應,才能脫口而出”。
家長的疑惑一:為什么孩子從小磨耳朵,卻沒有預期的效果呢?
窗體頂端
Tyger回答:磨耳朵肯定有效果,只不過沒能達到那些專家說的效果。Tyger問你,孩子磨耳朵時,你在做什么?選項A啥也沒做;選項B自己忙自己的。AB選項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做法,因為這類家長不知道語言習得的本質在于互動。沒有互動的磨耳朵,孩子很可能就把磨耳朵的素材當做耳旁風,還有的孩子甚至可以自動屏蔽,這樣的磨耳朵有什么意義呢?Tyger的建議是,磨耳朵是一定有幫助的,越早越好,然而語言學習的本質在于互動,只是單純的磨耳朵,相當于一條腿走路,孩子越大越討厭,如果您能在磨耳朵的過程中和孩子互動,孩子大腦就能啟動多通道,圖文音模型就開始起作用了,圖文音是個有機整體,不可偏廢,多通道和單通道的區別,不是1和2的關系,而是數量級的差異。雙腳跑和單腳跳的差異有多大,多通道和單通道輸入效率的差異就有多大,所以請家長們和孩子互動著磨耳朵。孩子唱歌,家長跟著哼,孩子跳舞,家長拍著手。
家長的疑惑二:我孩子現在已經小學了,不像幼兒園階段有那么多時間,如何訓練聽力更高效呢?
Tyger回答:提問。提問不僅是重要方法,而且可以說是唯一方法。提問時,孩子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集中,回答正確,立馬有正反饋,回答錯誤,立馬修正,如何還能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那就再好不過了。咱們課程中的游戲軟件寓教于樂,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辨音能力。針對性的辨音游戲如下:
家長的疑惑三:孩子單詞總記不住,好不容易記住了,也總是忘記,有什么辦法嗎?
Tyger回答:單詞記不住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眼里只有單詞,卻沒有單詞結構。大家不一定懂單詞,但一定懂房子,咱們買房首先會看戶型是否合適,好的戶型住著才舒心。同一個小區,各家各戶裝修千差萬別,但戶型卻只有簡單幾種。Tyger在公開課中就反復強調,單詞構成乃音節,從音節的角度,單詞僅分為兩類: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單詞千千萬萬,結構卻只有兩種,你說您和您孩子是不是同樣犯了“只知有單詞,卻不知道單詞有結構”的錯誤啊。
家長的疑惑四:孩子粗心,總是多個字母少個字母,怎么改掉他粗心的毛病呢?
Tyger回答:有這個疑惑的家長,Tyger首先要為孩子們抱不平。在Tyger看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多個字母少個字母的粗心,孩子之所以犯錯誤,一定是基礎不過關,內容不熟練。就英語而言,準確度熟練度的問題都是天然存在的。Tyger公開課就說了,認知不升級,方法不升級,只知道死記硬背,一考就露餡,卻抱怨孩子,這是不公平的。現在大家升級了認知,怎么提升熟練度呢?Tyger同樣是通過設計游戲來寓教于樂。同樣以Cat on a Mat為例:
家長的疑惑五:老師,我聽了你的課,很認可您的方法,但是我們肯定不如您專業,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力所能及地幫助孩子,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Tyger回答:首先應該祝福你的孩子,有您這樣認真負責的好家長。Tyger的一貫理念是,家長不需要懂專業,但家長一定要懂孩子。您愿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孩子,說明您是一個懂孩子的家長,親子關系融洽。Tyger給到您的建議非常簡單,您只需要問孩子兩個問題:?單詞有幾個音節??重音在哪個音節?其他的專業問題,您通通不需要管。多大的孩子能夠開始呢?根據Tyger的經驗,3歲起就可以了,Tyger的大兒子就是從數音節開始啟蒙英語的,一個月的時間,他已經可以嫻熟的數音節,還能出題給Tyger和他媽媽。對于小學生,可以重點問第二個問題重音在哪個音節,不出一個月,您孩子對于單詞就有了親密感。
Tyger老師總結出的寶貴的財富,分享給大家?老師帶的問題及答案總是觀點鮮明,與眾不同、更勝一籌?選對老師簡直太重要了!
家長的疑惑六:老師,我聽了你的課,很認可您的方法,但是我們實在沒有時間,我和孩子他爸都是做生意的,完全不懂英語,能不能家長不介入呢?
Tyger回答:家長介不介入不是效果問題,而是效率問題。沒有家長介入,拼讀大概需要一年時間,開花結果。有家長介入,零基礎孩子兩個月后可以開始新概念的學習。Tyger不認為家長需要懂專業,所以家長不懂英語很正常。但家長相比老師有一個非常大的游戲,和孩子天天在一起,可以幫助孩子快速建立“音節”的認知,“重音”的認知。這些認知越早確立,越早生根,當然也就越早結果。其實各行各業的家長都忙,完全沒有時間是個其實偽命題(除非留守兒童,根本無法見面)如若不是,還是每天配合著問問這兩個問題吧。?單詞有幾個音節??重音在哪個音節?
家長的疑惑七:Tyger老師,孩子聽寫單詞十個單詞,只能對一兩個,我們費盡了心力,找了各種培訓班,結果都不理想,感覺Ta什么都學不會。你覺得Ta能學會拼讀嗎?
Tyger回答:家長你好,我猜你的孩子已經是小學高年級了。從一二年級滿心歡喜到到學校,到三四年級開始不喜歡英語成績下滑,到現如今討厭英語,逃避英語,消極對抗,到底發生了什么呢?站在你的角度,你可能看到的是態度問題、成績問題、孩子不努力,不上進。但是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呢?學英語=記單詞+背課文+毫無成就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換做是你,你能不消極怠工?說這些,是希望你對孩子要有信心,你的孩子并不比其他孩子笨。誠然,他基礎不好,耽誤甚至浪費了不少時間,但錯不在他。
接下來,我給您一個建議,學英語必須首先提升認知,不僅孩子的認知要提升,家長的認知也必須提升。我給您出一道題,測試一下你的認知水平。單詞由什么構成?如果您天真的認為,單詞是由字母構成,我大概知道您孩子目前現狀的原因了。所以Tyger請您好好聽聽Tyger的公開課,我相信您的孩子一定會喜歡的。因為從來沒有一個老師能夠從孩子的基礎認知來教英語。
如果您孩子聽完課開始愿意從頭開始學英語,說明您孩子還沒對英語死心,如果聽完了還是不愿意學英語,我建議您先開始學習,身教遠勝言傳,Tyger會一步步引導您走出英語誤區,您一旦能掌握拼讀,您的孩子的成功是鐵板釘釘的事情,還有比父母首先給孩子內心更震撼的事情嗎?
家長的疑惑八:自然拼讀廣告上說“見詞能讀、聽音能寫”,但是我們都知道英語中有各種不符合發音規則的情況,”見詞能讀,聽音能寫”是不是夸大其詞呢?
Tyger回答:家長您好,從您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來,您是一位行家媽媽。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廣告上的“見詞能讀,聽音能寫”一定需要加上一個限定條件,“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老師教過的單詞或者說自然拼讀教材上的單詞。所以家長們需要準確理解拼讀范圍和聽寫范圍。PS:您看到的不是Tyger的廣告,Tyger廣告上說的是“音形對應”,只有音形對應,才能脫口而出;只要音形對應,一定脫口而出。養成音形對應習慣才是一個學Tyger自然拼讀的孩子真正練就的本領。
家長的疑惑九:我家孩子學了好幾期自然拼讀,中教學過,外教也學過,教材換了好幾種,但是一直都達不到所謂“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效果,她學其他的都很好啊,想不明白?
Tyger回答:家長您好。英語不可能見詞能讀,更不可能聽音能寫。到目前為止,英語詞匯量已經突破100萬,試問有誰能有做到?結論是電腦能做到,人腦做不到。所以,您千萬不要為難孩子。作為一名自然拼讀的資深老師,Tyger可以負責任地說所謂“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給您和您的孩子產生了困擾,朝著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付出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確實非常遺憾。Tyger試想您參加自然拼讀的初中,應該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更輕松些,不要硬背單詞,對吧?最低要求:學校課本單詞應該可以自學的,對吧?
好的,Tyger現在回答您,Tyger的學生自學學校單詞沒問題,不過他們被訓練的過程并非“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而是幫助他們養成“音形對應”的習慣。音(發音)需要耳朵聽,形(拼寫)需要單詞辨,耳聰目明,單詞自學自然不在話下。
家長的疑惑十:Tyger老師,你說學校教材中的單詞記中文的方式不正確,該如何引導孩子記意思呢?
Tyger回答:背單詞記中文的方式是絕對錯誤的。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語言啟蒙階段。一般而言,建議英語思維的詞匯量是3000(聞名世界的《朗文詞典》就是用3000基礎詞解釋百萬詞)。Tyger的建議是3000詞之前,一定要多通過聽的方式輸入,建立聲音記憶,然后通過聲音和圖像的結合來理解意思,這不僅僅是英語思維的訓練方式,這是一切母語的習得方式,大家回想一下,中文啟蒙是不是也是這個道理。在拼讀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建立500基礎詞匯量“圖-文-音”對應,即看到圖就能條件反射般拼讀出單詞,聽到音可以條件反射般浮現圖像。如圖所示,咱們設計了600張單詞卡片。從Level1-Level10。按照跆拳道級別規則來呈現級別。新概念階段,咱們采用劉玲玲老師的《名師畫說新概念》,新二96課完整的用簡筆畫呈現,為的就是幫助孩子建立3000詞匯量的英語思維。一句話,英語思維一定要充分借助圖片,3000圖音關系一旦建立,英語思維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