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買《好好學習》這本書也是機緣巧合:登登老師分享了這本書,迎刃老師在他的公眾號推薦了這本書,再加上自己貌似也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然后就買了。上周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看完《好好學習》并做輸出,于是這篇文章就出現了…
? ? ?
? 下面說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1.關于知識管理與臨界知識
? ? 知識管理:
之前一直不懂知識管理是什么?這次知道了:知識管理其實就是通過對外界信息的加工,來改變我們的行動或者認知的速度。是的,我們不是孩子了,我們的一切學習都得是為了改變我們的行為,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學習了,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認知,那確實是你只是覺得你學習了,其實根本對你沒有任何的用處,雖然我也不想承認這個事實…
? 臨界知識:
? 臨界知識就是能夠更廣泛、更普遍地指導我們行為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在剛開始看書時一直以為就是找到問題核心,本質,看到最后才發現:原來我們上學學的學科知識(比如:數學? 物理)里面的一些基本原理也是臨界知識,甚至這更是我們要學習的通用知識。
2.提升學習能力
?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強了,會獲得無法想象的成功。《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劉媛媛從農村考上北京大學,從演講小白最后逆襲成為總冠軍,這些都歸功于她強大的學習能力。
?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呢?
這里有三個方法? 、三個技巧。
三個方法:
1.反思
? ? 反思確實是我們必須修煉的一個本領,它可以讓我們避免犯同樣的錯誤甚至是促進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我之前就知道反思的重要性,為此還讀了《復盤》一本書,做完一件事,我們可以從 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反思原因,總結規律這幾步入手,也可以借鑒下成甲老師經驗:
? 每天結束一天的工作,我們都應該靜下來問問自己:今天,有什么事情,讓我開心?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沒有處理好?為什么?假如我沒有這么做會怎么樣?我還能有其他做法嗎?
? 訓練反思能力:? 從小事入手深入思考? ? 生活案例化處理? 堅持寫反思日記。
? 向外求,不如向內求。只有不斷反思自己,改變自己行為,才不會出現“懂得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樣的悲哀。
2.以教為學
? 都知道會的最高標準是會教。是的,當你需要教給別人時,你就會為了教好別人,逼著自己下功夫學習,讓自己的內容站的住腳,這也會使你不斷輸入,思考,加工信息,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3.刻意練習
任何一項技能的修煉都需要不斷重復練習,在不斷練習中精進。這時候你需要設好目標,找對方法,專注,制造反饋,不斷重復直到你會了,熟練了為止。
三個技巧
? ? 1.記錄
記錄時間,記錄事情經過,記錄你的思考
? 2.定期回顧
? 周/月回顧:
本周或本月的目標與期望是什么
實際情況如何,比預期好還是不好
為什么這樣
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或者改進
年度回顧
五年以上回顧
1.審視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況
? 讓我們現在驕傲的事情是什么?
? 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 遇到的困難與障礙是什么?
2.用三條線索記錄過去幾年的關鍵事件
?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家庭、公司、? 國家上? 的重要事件
3 看看這些事件有什么關系,他們如何影響? ? ? 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回顧過去,可以讓我們了解之前的什么事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從中總結一些規律
? 3.付費購買
? 付費購買高質量知識以及時間,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提高效率
3.用基本原理來指導我們的生活
? 二八原則
將80%的時間花在20%有價值的事上,這是這是我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個點。之前為了不浪費時間,總是會“速戰速決”看完書不舍得花時間做加工整理,可是看似節省了時間,實則浪費了時間,因為你沒弄懂,沒吸收,那你之前花費的時間不就是浪費的嗎 、沒有一點價值的嗎?
快即時是慢,成甲老師為了弄懂“知識圖譜”這四個字,花了兩個多小時,做了幾千字的讀書筆記,看著浪費了時間,可是它卻為他解決了很多問題,這也許就是臨界知識? 底層規律的意義所在,這也是提倡主題學習的意義所在。
黃金思維圈
? 看這本書,我最佩服成甲老師的一點就是他的思考很深入,遇到一個問題他總是會思考到我們所沒有想到的地方,總是能夠找到問題本質,找到核心,發現規律,然后想這個規律還可以應用到哪些地方,這也是為什么他的學習能力很強的原因吧,發現越多臨界知識,學習起來就會越輕松。我想他也是不斷訓練才達到這種水平的。而想訓練這種能力,我們完全可以運用黃金圈思維,從why開始直指要害,目的,用why來指導我們如何做,這樣的效果可能比我們從表象上來分析做出的效果要好的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