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團隊討論中,大家各說各話,話題越扯越遠,幾個小時過去,不僅沒達成共識,還讓人疲憊不堪;
或者在面對復雜問題時,自己絞盡腦汁,卻始終理不清頭緒,找不到解決辦法。
其實,這些困境都有一個共同的“解藥”——ORID模型。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幫你打開高效溝通與深度思考的大門,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揭秘一番。
ORID模型是什么
ORID,全稱是Objective - Reflective - Interpretive - Decisional,也就是焦點呈現法。它由四個層層遞進的層次構成,每一層都承載著獨特的作用,共同搭建起一座從事實通往行動的堅固橋梁。
1、客觀事實:
陳述發生的事件,關注那些能被直接觀察、聽到、觸摸到的客觀信息,不作任何的評價和解讀。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基于共同的客觀事實,后續的討論和分析才有意義,避免了因對事實認知不一致而產生的誤解和混亂。
2、主觀感受
對客觀事實有了清晰的認識后,分享自己對這些客觀事實的情緒反應、直觀感受。
主觀感受的表達,可以讓團隊成員的情感得以宣泄,同時也為管理者洞察團隊士氣和氛圍提供了重要線索,有助于后續決策更具人性化。
3、意義詮釋
這一層次關注對事實的理解和反思,尋找意義、價值及重要性,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層含義、價值以及影響??梢宰屛覀兩钊氡举|,找到問題根源,為制定解決方案指明方向。
4、行動決策
我們要明確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包括具體的任務分工、時間節點以及預期目標。行動決策將思考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步驟,讓整個討論有了實際的落地價值,推動事情朝著目標不斷前進。
ORID模型的作用
1、在團隊會議上,促使我們告別混亂,高效決策
在傳統的團隊會議中,常常出現討論無序、偏離主題的情況,導致會議效率低下,難以達成有效決策。而ORID模型就像給會議裝上了一個“導航儀”,讓討論變得有序而高效。
會議開始時,主持人引導大家陳述客觀事實,如項目進展、市場動態等;接著分享主觀感受,了解團隊成員對工作的情緒和看法;然后共同探討問題的意義和影響,分析問題根源;最后聚焦行動決策,明確后續工作方向。這樣一來,會議不僅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而且決策質量更高,團隊成員的參與度也大大提升。
2、在培訓與學習中,讓我們深化理解,加速成長
培訓和學習結束后,培訓師可以運用ORID引導學員回顧所學內容(客觀事實),分享學習過程中的感受(主觀感受),思考所學知識對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價值與應用(意義詮釋),并制定將新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計劃(行動決策)。
通過這種方式,學員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將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真正實現知識的轉化和個人能力的提升。
3、在個人反思方面,讓我們洞察自我,持續進步
對于個人而言,ORID模型是進行深度自我反思的絕佳工具。每天晚上睡覺前,或者每周抽出一定時間,運用ORID回顧當天或當周經歷的重要事件(客觀事實),梳理自己在這些事件中的情緒反應(主觀感受),思考從這些經歷中獲得的經驗教訓以及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意義詮釋),進而制定下階段的改進計劃和行動目標(行動決策)。
長期堅持這樣的自我反思,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行為方式,實現個人的持續成長和進步。
ORID模型的注意事項
1、在運用ORID模型進行對話時,營造安全、開放、包容的氛圍,尊重每一個人的觀點,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2、精心設計引導問題,要簡潔明了、具有針對性,能夠引導參與者逐步深入思考。這樣能夠激發參與者的思維,讓他們更好地在每個層次進行思考和表達,確保對話沿著既定方向深入展開。
3、合理把控時間節奏,實際靈活調,確保參與者有時間表達,又能高效地完成整個對話。
ORID模型作為一種強大的思維和溝通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在各種場景中實現高效溝通、深度思考和有效決策。無論是在工作中提升團隊協作效率,還是在學習中促進知識吸收應用,亦或是在個人成長中不斷反思進步,ORID模型都能為我們提供有力的支持。現在,就趕緊嘗試運用ORID模型,開啟你高效溝通與深度思考的新篇章吧!相信你一定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