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心靈治愈系書籍,這是一本讓可以讓我們找回自己的書籍。
一、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后就不孤單,我們并不孤單。
我們讀書,是因為我們內心孤單,想去書中找到點陪伴,或者一段短暫心靈棲息,而我們讀書,在跟大師跟優秀的人在文字里溝通,這種溝通跨越時間跨越空間,但我們并不孤單,那里或許找到了困惑的答案,或許得到了大師的指點,更或者一個同樣處境的伙伴。
書里的故事是別人的,但太多的經歷太多的場景是相似的,讀書讓我們變得內心強大,讀書讓我們不再孤單。
二、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要么至少,一個人無法自稱最理想的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他與這個社會有著或多或的少或大或小的牽絆,也許逃離熟悉的環境,去一個陌生的城市,重新開始,但在那里終究還是有建立新的關系,新的羈絆,這個“孤島”也不是最理想的。
2019年3月份,上班后我發現坐在我邊上的同事,是我2007年大學實習時的同事,只是那個時候大家不是很熟悉。記得那年五月份回學校的時候,我從沒想過與那個單位有任何聯系,因為最后離職前,因為自己粗心,找一份資料的時候沒有認真看文件筐,只是匆匆一看,我還跟同事說,肯定沒有。但最后文件還是在那個文件筐里找到了。當時真的覺得臉刷的就紅了,我不想把這段經歷帶到我畢業后的經歷上,所以逃也是的離開這個單位的。沒想到離開十二年后,我又遇到了前同事。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句話,我會想起那段經歷,我首先想到的是,每一段經歷都好好的經歷吧,不知道那天就有了牽連,尤其是律師圈子這么小,走好每一步,別有任何僥幸心理。
我們可以逃離一個圈子,即便是全新的圈子,也不會是完全的孤島,慶幸當時犯的錯不是那么嚴重,但也給了自己一個警戒。
三、生活中每一幢糟糕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樣好事,都是恰到好處的結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會遇到糟糕的事情,也會遇到好事,這是運氣,更多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二者因素缺一,我們可能遭遇的是糟糕,而三者相互成就就是最好的結果。
最近參加演講比賽,我寫了2012年到2019年的經歷,李笑來說七年就是一輩子,我不確定,但是我知道這些年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有好有壞,但我們都熬過來了。就像是AJ費克里一樣,經歷了那么多都過來了,最后是美好的,即便是最后沒留住生命,但是阿米莉亞和瑪雅給他足夠多的愛和理解,也是生命最后時刻值得珍惜的。
四、獨自生活的難處,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樣子的爛攤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
獨處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即便是爛攤子也需要自己清理,但是我們還是喜歡獨處,至少爛攤子形成的過程是我們親身經歷的,知道如何去收拾如何去清理,總比清理一個意想不到的爛攤子要好一些,不是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喜歡自己的事情都給家里人說了,有害怕他們擔心,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處理,他們沒有經歷我們的生活,真正給到的幫助也是有限的,告訴他們只能徒增他們的煩惱不是嗎?所以我們愿意自己去承擔,但是我們在心理上還是跟家里是有牽絆的,也許一個人遠離家鄉千里之外,我們獨處獨自一個人生活,但是我們并不孤單,只要知道還有人在我們背后支持我們,就足夠了。
五、無人無孤島,一書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書一世界。
沒有人是一座孤單,但是每一本書可以成為一個獨自的世界。在每本書里,主人公都有自己的命運,或悲慘,或喜悅,那是他們的世界,也是我們跟著主人公經歷的世界,成為們生活的一部分。讀過的書會被遺忘,就像在那個世界走過之后,已經忘了什么模樣,但是其實已經就想吃過的飯走過的路一樣融入了我們的身體。
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