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調神大論》云“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br>
今試解之:
夏天的生機特點在于“蕃秀”,蕃者,“艸”指草木,以草木為觀察標本;下部為“番”,分明之謂,如田地里禽獸的腳跡,一腳一個坑,只有萬物之間界限邊際分明,各個留足空間,才能盡其力氣、充分發展;秀者,上“禾”象株苗結實垂彎之貌,下“乃”象豐富的資源儲蓄。
夏天是陽退陰進之始,天地之氣相交;萬物生長進程由升發向斂裹、充實轉化。
人們作息應該晚睡早起,別怕太陽曬,要以總是曬不夠的心態去曬太陽,為啥呢?
為了"使志無怒"! 用白話說就是“別把想法憋肚子里,想干啥就干”,因為想法背后是一股使氣”(能量),要“使之得泄”(發揮作用)。
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
使“華英成秀”,即讓春夏升發之機在能量充分伸展之后自然垂下、回落,而在回落過程中要注意積極收集起多余、散逸的能量,尤其精華。
“華(升發的趨勢)英(大浪淘沙脫穎而出的精華)成(丁入于戊,充實)秀(上禾象垂頭之株苗,下乃象豐富之貯藏)”
總結一下,夏天養生的訣竅就像一男人很有錢,外面有個新歡,整天不著家的樣子(“若所愛在外”)。當然不是真的要棄舊愛覓新歡,只是從喻體中尋象。
這就是事物發展到羽翼豐滿、巽風陣陣的階段,要撒開了滿負荷運轉、粗放猛奔、實現跨越發展上臺階的節奏(養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