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整體性學習之概念
采用多途徑、多角度尋找知識間的關聯,創造知識網絡,并把知識變成自己的觀點達到真正理解。
2、整體性學習之結構
一系列緊密聯系的知識,就像一座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是井然有序并盡可能多的與其他知識聯系,理解程度就越高。適合一個一個想法地完成,直到量變達到質變。常見結構有感知結構、關系結構、基礎數學結構。
3、整體性學習之模型
為了壓縮信息,可建立一個模型,不僅是結構的簡化,更為簡單、更易儲存、更快速地學習新概念。
4、整體性學習之高速公路
即結構間的連接,尤其可用于跨領域學習時建立新的結構,更能激發創造力。
5、整體性學習之獲取階段
方式有閱讀、聽課、個人經歷等,目標是大膽刪除無用信息、之后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提高速度和效率。
6、整體性學習之理解階段
結合上下文,理解信息表面意思。
7、整體性學習之拓展階段
可應用模型來簡化和拓展信息結構,也可拓展對信息的理解,拓展方式有深度拓展(背景)、橫向拓展(找不同)、縱向拓展(不同中找相同)。
8、整體性學習之糾錯階段
屬于修剪工作,途徑是實踐,比如閱讀相反的觀點等,然后進行添加或刪減。
9、整體性學習之應用階段
創造新的途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得到更深入的理解,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10、整體性學習之測試階段
需要很強的自我意識,通過問自己不同的問題,發現薄弱環節(反饋),然后進行修補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