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原本計劃準備好下周的賽課題目《大氣壓強》,今早八點多出門給自己的理由是去買實驗器材,“順便”去人人樂看看有沒有好看的衣服,因為明天要去小琦的咖啡廳參加何平老師的分享活動了,第一次見這么多陌生人總想留個好印象嘛。可事情的結果是,我在人人樂沒試到滿意的衣服便轉戰伊藤,再到萊蒙都會,回到家都快12點了。這段時間原來安排的計劃全給打亂了,還郁悶又擔憂的回家。
下午吃飯的時間老公打開電視選了一部電影,果不其然他就真的坐在電視面前耗費了2小時看完電影。名其曰一邊看電視一邊研究自己的東西,可是這樣有效果嗎?我們大家都很清楚。
這兩件事里看似耗費的是時間成本,可是這里面包含的機會成本卻是當前沒法察覺的。打個比方,賽課這件事花多少精力去準備拋開個人實力差異不談,最終課堂呈現的效果,我個人覺得和之前的努力會是最相關的。
我今天花了大量時間去準備,也許到時候就能給聽課的領導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順利晉級了學校“新苗杯”的比賽。如果我再花時間更努力的去準備,加上近期再去努力學習秋葉大叔的PPT教程,校賽課時還能在PPT上讓大家刮目相看,我相信,這也許就是我職業生涯里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上這些“也許”的事兒是潛在的機會成本。老實說我沒太去覬覦結果,因為這也是我的目標所在。不過現在我的思想方式轉變很大,我更加偏向于先把事情想到最糟糕的結果。如果這樣XXX糟糕的結果我也能承受,那我還怕什么呢。神奇的是,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反而更加淡定的并能不那么浮躁的去做事情了,因為“我不覬覦成果”也不那么“害怕失敗了”。不得不說這種釋然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事事要求完美,最終卻一事無成”。這應該是我們很多人的常態。對,以前的我每次都是這樣!所以,何不一開始就報著最壞的結果開始,然后一邊做一邊修正,永遠不去做,不犯錯,就永遠不知道正確的方向。所以就讓我們試著開始這篇史上最爛的人生小篇章吧!沒準它會給你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