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助人者
感謝金燕老師把我領進千曉這個團隊,今天聽金燕老師講課,收獲很大,總結如下:
1站起來會講課,坐下來能咨詢
無論有沒有心理學的背景,只要有一顆有助人的心,只要走進千曉團隊,我們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能做雙料導師。
金燕老師談到自己由十年前的抑郁姐到十年后的樂樂姐,談到自己家的孩子由問題學生到現在拼搏進取的高三學子,談到自己由07年取得證書到現在資深的咨詢師,談到自己在千曉的浸泡,自己成長的密度專業度,她的成長經歷讓我感慨萬千。
金燕老師談到怎么讓自己好,讓自己更好,讓對面的人更好,那就是行動起來,學習心理學,耕種自己的福田。
2 做一名專業的助人者的原因
想要自助,陪伴生命,見證生命的蛻變;想要點亮別人,喚醒別人,影響身邊的人;想要收入無上限,收入更自由;想要職業生命長,不可被替代;想要潛能被激發,想要去分享愛傳播愛,想要我是愛,我是光,我是幸福的小信差;想要被世界溫柔對待,也溫柔待世界,那就做一名專業的助人者。
是的,我們都很忙,工作,家庭,生活,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我們的潛能能被無限激發的, 我們可以做到邊成長邊助人,愛別人愛自己,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星,我們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
3專業和業余的區別
簡快的標準是每一個細節嚴謹,做到最好;千曉的標準是嚴謹,專業,謙卑,尊重;職業的標準是按標準流程操作,流水線工作。
從小白成為專業的助人者,從專業助人者成長為資深助人者,我們先問問自己,接受多少分的輔導員?我們作為輔導員,我們是幫助還是禍害?金燕老師談到一個女大學生,接受男輔導后情況反而變得更糟了,失戀后接受的輔導,反而加深了對世界的不信任感。
其實我們不需要完美,做專業的助人者從成長自己開始,自助助人。
4助人者的地位
咨詢師不是上帝不是父母不是洗衣機,不改變外在人事物,不代表來訪者做決定,來訪者也不要把人生托付給咨詢師。
助人者是什么樣的地位呢?是幫助一個人自助,是一個過程(創設和維持一個安全的空間),必須建立具有療愈功能的關系,咨詢過程進行的先決條件是來訪者想不想改變(引導來訪者運用本人的力量)
金燕老師特別舉到了自己親人的一個案列,說到自己侄子是網癮少年,兩年多的時間不上學,一直處于逃避狀態,通過交談孩子說到五個孩子里只有他學習不好,他想用游戲證明自己,后改變后很拼,用一年的時間拼三年的內容,當狀態不好時候,會主動約姑姑咨詢,提升比較大,整個人變得更自信了,每天都成長了,所以,要啟動來訪者本人的力量,不求不助。
說到咨詢師是支持者,陪伴者時,金燕老師又舉到一個自己咨詢的案例,說一個男孩子不想上學,僅僅因為高中老師在批評時輕輕拍了他肩膀一下,就不去學了,后來才發現創傷是在小學時候形成的。
在小學一年級時他被老師踹了一腳,回家告訴父親,反而又被父親踹了一腳。原來孩子高中輟學,與當年孩子受傷的時候,父親沒有給與支持陪伴有關。
所以我們咨詢師要做陪伴者,支持者,引領者,見證者,看到孩子綻放自己的生命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喜悅的。
金燕老師說到段老師在做咨詢前挺累的,到后來看到做咨詢后段老師和孩子都容光煥發,精神百倍,內心都綻放了美麗的花朵。
5 警句分享
愛心不給助人者資格和能力(李中瑩)
幫助別人從接受自己不能幫助別人開始(羅秋蘭)
有所為,有所不為(段麗曉)
做個案結束后也有不開心的時候,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每個人要有能力欣賞太陽升起,也要欣賞太陽落下。
金燕老師說到上個月女孩子不愿見面,父母說到孩子很多情況,孩子處于抑郁的狀態,金燕老師給父母的建議是在考慮孩子學不學的前提下,先考慮孩子活不活的問題,強烈建議父母去看醫生,檢查后發現孩子是重度抑郁癥,馬上住院,是啊,對于學生來說,第一步先活著,第二部活好,第三部再學習。如果在咨詢中遇到一些自己無能為力的人,可轉介,可建議去醫院,不做超出能力范圍的事情。
金燕老師特別說到她媽媽說的一句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一句話:要救就救活!是的,陪伴留守兒童,要有愛,更要有能力,有方法。
5專業助人者自問五個問題
我想為他做這個輔導嗎,尊重自己,
對方真的想我為他做這次輔導嗎?
(對方不想,不求不助,效果不好。舉例主動去找侄子)
兩人之間有沒有和諧氣氛(狀態的調控決定效果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在開著車的時候是不可以和潛意識溝通的。
護航的孩子在周五,在學校學習一周,周五再進行訪談效果不好。)
我知道他需要什么,我有沒有把握提供給他
時間和環境合適嗎
6助人者需要四種能力
助人者要懂得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類型,性格特征,要知道來訪者問題卡在那個層面
能力
意愿 本人和對面的人的意愿度
金燕老師舉到一個案例,來訪者的妻子具有無力感,什么都干不了,覺得病離得近舒服,遠離反而不舒服,原來丈夫被提拔兩年后發現自己有糖尿病,內心有很大的一份不安全,如果自己好了,丈夫就不會天天回家了,金燕老師用孩子啟動妻子自己病好的意愿,讓她知道自己病好了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