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帶孩子在河北老家陪老人,兒子玩嗨了,大小7個小朋友,一起樂了4天,第二天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去小賣鋪的次數增多,第三天更是著了魔似的,幾個孩子為了一塊錢都可以主動要求打掃衛生、收拾屋子、洗碗等!
一塊錢可以做什么呢?可以買一種叫行動大禮包東西。
這里面是些什么東西呢?
有用的,如膠水、筆;有玩的,玩具、卡牌;還有戴的,如手環、發帶,等等。在孩子的眼里,一塊錢能買這么多東西,真是太值了。最最重要的是,在打開之前,你不知道你的包裝里是什么東西。
心理學上有個理念是:固定的獎勵很緩和,變動的獎勵很刺激,讓你瘋狂想知道明天會得到什么??勺兊拈g隔獎勵讓你的大腦充滿了多巴胺,這是人類進化而來的生理機制??赡茉谌祟愥鳙C的時候,知道最終會得到食物,但不知道什么時候,以及能夠狩獵到多少。只有對這種不確定性著迷的人才比確定獎勵的人更有動力去行動,所以我們都是更適應環境的后代。
讓人上癮的游戲中利用了很多刺激大腦的方式,獎勵的不確定性是其中重要的一條。
我們一方面追求行為上的確定性,這樣可以預測別人的行動,在這方面我們討厭不確定性,但是在確定有獎勵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卻更喜歡隨機的獎勵,這樣情況下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會更多。
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當你發了一條朋友圈時,一個不確定性的獎勵就會讓你不停的打開手機去看,有多少人給你點了贊,哪個人給你留了言,是留了什么言,你心里想的那個人,TA有沒有看到你這條分享呢……
如何利用類似的原理,讓自己更好地完成一些事呢?
比如007作業的點評。點評這事在007新規則之后不再強求,但是確實是一個好事,需要一個他律的環境讓我們堅持下去,所以這是個自發組織的。每次作業雨都有幾位同志點評的很認真,相信也有反饋,但是可能還差那么一點點。當然點評者收獲最大的,這個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再有互動會更好!有人點評,寫作的動力會有增加!
做為值月生,想提高點評率、互動率,利用這個不確定性的獎勵原理。
發起的這個活動叫“你若點評,我必回評”,具體內容見下圖。
主要利用了一些原理:
1.參加的人,先承諾一下,公開承諾的事我們一般會有動力完成。
2.互評的形式,一旦一件事我們和別人發生聯系,再有明確的時間節點,你會把它放入到日程,社會性會讓你主動去完成。具體原理可以參照上篇(區分日程和待辦——避免拖延提升效率的一個方法)
3.帶懲罰性的,沒有按時完成評論的人,要給已經評論自己的戰友17個OOT。
4.不確定性獎勵,你不知道你的文章會被誰點評,點評哪些內容?
5.他律的環境,同儕的壓力,這個群體玩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完成。
最后思考下,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不自覺地被別人“套路”,還有哪些可以用來讓自己和別人更容易做到呢?
怎么樣,一起來吧,請點評的戰友在評論區里留言。
未參加活動的戰友,點評完把鏈接留下,我也去給你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