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魏思溫對李敬業說:“明公以匡復為辭,應該率大眾鼓行而進,直指洛陽,則天下人都知道您志在勤王,四面響應。”薛仲璋說:“金陵有王氣,而且有長江天險,足以為固,不如先取常州、潤州,為定霸之基,然后北向以圖中原,進無不利,退有所歸,這才是良策!”魏思溫說:“山東豪杰以武氏專制,憤惋不平,聽到您舉事的消息,都自蒸麥飯為糧食,拿起鋤頭為兵器,等待南軍抵達。不乘此勢以立大功,卻反而退縮以蓄積,為自己謀一個巢穴,遠近之人聽聞,人心馬上解體!”李敬業不聽,派唐之奇鎮守江都,自己率軍渡江攻打潤州。魏思溫對杜求仁說:“兵勢合則強,分則弱,李敬業不并力渡過淮河,收山東之眾以取洛陽,他的失敗,就在眼中了!”
壬辰(九月無此日),李敬業攻陷潤州,生擒刺史李思文,以李宗臣替代他。李思文,是李敬業的叔父,知道李敬業的陰謀,先派使者走小道向朝廷報告事變,被李敬業攻打,拒守很久,力屈而陷。魏思溫請將他斬首示眾,李敬業不許,對李思文:“叔叔黨附武氏,應該改姓武?!睗欀菟抉R劉延嗣不降,李敬業要將他斬首,魏思溫出言相救,得以免死,與李思文一起囚于獄中。劉延嗣,是劉審禮的堂弟。曲阿縣令、河間人尹元貞引兵救潤州,戰敗,被李敬業生擒,刀架在脖子上,不屈而死。
華杉曰:
魏思溫說李敬業“敗在眼中矣”,他敗在哪里?敗在自己的私心。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李敬業起兵,名正言順,但是,他心不正,不是誠意正心要匡復唐室,而是要討武則天為借口,以金陵王氣為定霸之基,自己奪取天下。他要勤的王在洛陽,金陵有什么王氣呢?野心就這么一句話暴露了。而此時天下安定,只是統治階層奪權斗爭,沒有鬧革命的群眾基礎。
薛仲璋說拿下金陵則進無不利,退有所歸。干這種事怎么能想退路!一定是義無反顧,死而后已,才有一點點成功的可能。而且成功全靠速度,要大膽,大膽,再大膽;迅速,迅速,再迅速;沒有什么“良策”,全靠奮力一搏的勇氣和運氣。
27、
丙申(九月無此日),斬裴炎于洛陽都亭。裴炎將死,回頭對兄弟們說:“你們的官都是靠自己本事當上的,我沒有出分毫之力,如今卻因為我被流放,不亦悲乎!”抄沒他的家產,清貧到沒有一點儲蓄。
劉景先貶為普州刺史,又貶為辰州刺史,胡元范流放瓊州而死。
裴炎的侄子、太仆寺丞裴伷先,年十七歲,上呈親啟密奏,請求覲見言事。太后召見,詰問他說:“你的伯父謀反,你還有什么話說?”裴伷先說:“臣不過是來為陛下策劃罷了,怎敢訴冤!陛下為李氏之婦,先帝棄天下而去,陛下就獨攬朝政,變易嗣子,疏遠斥逐李氏,而給諸武氏加官進爵。臣的伯父忠于社稷,陛下誣陷他以罪名,戮及子孫。陛下的所作所為如此,臣實在感到痛惜!陛下應該早日恢復先帝兒子的帝位,自己高枕深居,則武氏宗族還可保全;不然,天下一變,不可復救矣!”太后怒道:“胡言亂語,小子敢發此言!”下令把他拉出去。裴伷先回頭說:“今天聽臣的話,還為時未晚!”如此三次。太后下令就在朝堂打他一百棍,流放瀼州(廣西上思縣)。
裴炎下獄時,郎將姜嗣宗出使到長安,劉仁軌問他東都的事,姜嗣宗說:“我早就覺得裴炎不正常了?!眲⑷受墕枺骸澳悴煊X到了?”姜嗣宗說:“是的?!眲⑷受壵f:“我有一份奏章,麻煩您給我帶回去?!苯米谡f:“諾?!钡诙?,帶著劉仁軌的奏章回洛陽,奏章上說:“姜嗣宗知道裴炎謀反,但是沒有報告?!碧罂戳?,下令把姜嗣宗拉出殿外,在都亭絞死。
28、
丁酉(九月無此日),追削李敬業祖考官爵,挖開墳墓,砍斷棺木,剝奪賜姓李氏,復姓徐氏。(李敬業此后稱徐敬業。)
29、
李景諶被免職,任命為司賓少卿,以右史、武康人沈君諒、著作郎崔詧為正諫大夫、同平章事。
30、
徐敬業聽聞李孝逸將至,從潤州回軍拒戰,屯駐在高郵的下阿溪;派徐敬猷進逼淮陰,別將韋超、尉遲昭屯駐都梁山。
李孝逸軍抵達臨淮,偏將雷仁智與徐敬業交戰,不利,李孝逸懼怕,按兵不進。監軍、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對李孝逸說:“天下安危,在此一舉。四方承平日久,忽然聽聞有狂狡之徒發動戰爭,全心關注,豎著耳朵聽消息,就等著他趕快被誅殺。如今大軍久留不進,遠近失望,萬一朝廷更命其他將領來替代將軍,將軍拿什么話來解釋自己逗留不進之罪呢!”李孝逸于是引軍向前。壬寅(九月無此日),馬敬臣擊斬尉遲昭于都梁山。
十一月四日,任命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大總管,討伐徐敬業。
韋超擁軍據守都梁山,官軍諸將都說:“韋超憑險自固,戰士無法施展他們的勇敢,戰馬無法伸展他們的馬蹄;況且與窮寇死戰,如果進攻,一定有很大犧牲,不如分兵監守,大軍直撲江都,傾覆他們的巢穴?!敝Ф仁寡藰嬚f:“韋超雖然占據險要地形,但他的兵并不多。如果留兵牽制他,留多了則前鋒兵力不足,留少了呢,又牽制不住他,反為后患,不如先攻打都梁山,必定能夠攻下,攻下都梁山,則淮陰、高郵都望風瓦解了。”魏元忠則建議先攻打徐敬猷,諸將說:“那不如先攻徐敬業,徐敬業一敗,則徐敬猷不戰自擒。如果打徐敬猷,則徐敬業引兵救援,我軍反而腹背受敵?!蔽涸艺f:“不對。賊軍精兵,都在下阿,烏合而來,利在一戰決勝,萬一失利,大事去矣!徐敬猷出身是一個賭徒,不懂軍事,兵力單弱,軍心容易搖動,朝廷大軍一到,立馬可以把他攻克。徐敬業就算是要來救,計算一下路程,他一定趕不及。我軍攻克徐敬猷,乘勝而進,就算他有韓信、白起一樣的大將,也擋不住我軍兵鋒了。如今不先取弱者,而去攻強敵,不是好計策。”李孝逸聽從,引兵攻擊韋超,韋超連夜逃遁;官軍進擊徐敬猷,徐敬猷也脫身逃走。(這一段討論,讀者可以回顧我們之前關于戰略重心的講解,任何一個戰局都有其重心,找到這個重心,投入兵力解決這個重心,其他地方的敵人就不戰自潰。)
十一月十三日,徐敬業勒兵以下阿溪為屏障拒守,后軍總管蘇孝祥夜里率軍五千人,以小舟渡溪,先發動攻擊,兵敗,蘇孝祥戰死,士卒落入溪中溺死者過半。左豹韜衛果毅、漁陽人成三朗為徐敬業所擒。唐之奇騙他的部眾說:“這是李孝逸!”要將他斬首,成三朗大聲呼喊說:“我是果毅成三朗,不是李將軍也。朝廷大軍已到,你們的失敗,就在朝夕。我死,妻子兒女都是光榮烈屬,你們死了,妻子兒女都要籍沒為奴,你們始終不如我!”于是將他斬首。
李孝逸等諸軍陸續抵達,數次作戰不利。李孝逸懼怕,想要撤退,魏元忠與行軍管記劉知柔對李孝逸說:“風是順風,荻草也干燥,正是火攻之利。”堅決請求決戰。徐敬業軍列陣既久,士卒多疲倦,回頭張望,陣形不能嚴整;李孝逸進擊,順風縱火,徐敬業大敗,斬首七千級,溺死者不可勝計。徐敬業等輕騎走入江都,帶上妻子兒女,再逃奔潤州,準備入海逃往高麗;李孝逸進軍屯駐江都,分派諸將追擊。
十一月十八日,徐敬業到了海陵邊界,遇上逆風無法出海,其部將王那相斬徐敬業、徐敬猷及駱賓王首級,向官軍投降。余黨唐之奇、魏思溫都被抓獲,首級送到洛陽,揚州、潤州、楚州三州全部平定。
陳岳論曰:
徐敬業如果能用魏思溫的計策,直指洛陽,專以匡復為事,就算軍敗身戮,忠義也還在在。而妄希金陵王氣,是真為叛逆,不敗何待!
31、
徐敬業起兵時,命徐敬猷將兵五千,沿著長江西上,攻打和州。前弘文館直學士、歷陽人高子貢率鄉里數百人拒擋,讓徐敬猷不能西進。以功拜為朝散大夫、成均(國子監)助教。
32、
十一月二十日,郭待舉被貶為左庶子;任命鸞臺侍郎韋方質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韋方質,是韋云起的孫子。
33、
十二月,劉景先再貶為吉州員外長史,郭待舉貶為岳州刺史。
當初,裴炎下獄,單于道安撫大使、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上密表為裴炎申冤,由此忤逆太后旨意。程務挺一向與唐之奇、杜求仁關系友善,有人誣陷他說:“程務挺與裴炎、徐敬業通謀?!笔露眨勺篾棑P將軍裴紹業到軍中,將程務挺斬首,籍沒其家。突厥人聽說程務挺死了,宴飲相慶;又為程務挺立祠,每次出師,必定到祠前禱告。
太后認為夏州都督王方翼與程務挺職務相連,一向關系親善,而且還是廢后(王皇后)親屬,征召他回京,下獄,流放崖州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