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覺得該買新書了,但看著書架上還有好幾本未讀甚至有好多本讀過但卻絲毫想不起內(nèi)容的書籍,心想這個計劃還是暫時擱淺為妙。琢磨著一味地買書卻不落實到實處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腳踏實地是作為成年人的自己該有的修行。趁著有時間,興致也還不錯,那就挑一本心儀的書淺讀一下吧。
看著眼前的書籍,掃過書名及配色,雖悅目但挑選起來卻不那么地容易。摸摸這本,又瞅瞅那本,抽出來又放進去,糾結得不行。雖說快刀斬亂麻,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你看光是決定讀哪本書就浪費了好長一段時間,這算內(nèi)耗嗎?果然選擇太多了也是一種負累。
最終確定了接下來所讀書目為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長篇小說《生死疲勞》。之前之所以買了這本小說,跟我的一個好朋友緊密相關,她愛讀書并且買了好幾本莫言的小說并且有好幾次看到她閱讀。好奇夾雜著其它的一些原因,這本書便被自己收入了囊中。從此我的書架上便也有了它的身影,這也是自己購買并閱讀的莫言的第一本小說。
每次開始讀一本小說,都會先翻閱一下書籍,看一下書中是否夾有書簽。若是有便用書簽來作分割,以便下次繼續(xù);若是沒有,那朋友送給自己的唯一的精美金屬書簽便派上了用場。拿著這本書,感覺有些厚,心中驚嘆不虧是長篇小說,這份量真夠足的,心想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寫夠這么多字呀。雖然書中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模模糊糊,只記得似乎與投胎轉世有關,不同的是轉換而來的不是人而是各種動物。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閱讀時就被作者奇特的寫作風格深深吸引了。
算起來這是自己第二次閱讀這本小說,距離上一次已經(jīng)相隔許久。同樣地,迅速且粗糙地檢查一番書中是否夾有書簽。第一遍尚未發(fā)現(xiàn),第二次幅度稍微大了一些,驚現(xiàn)一片落葉。看上去枯黃易碎,除了莖脈,仿佛一碰就碎。所以得小心呵護,每次盡量只觸碰它最堅挺的部位。
看著置于書頁上的葉片,最先想到的是《最后一片樹葉》。那是一本有關希望和信念的書,雖然尚未讀過,但早就聽說過書名。有好幾次逛書店時都有意購買,但尚未見到它的身影。心想似乎是緣分未到,那就再等等吧,時機到了自然能買到。
當然,我眼前的黃葉與信念無關,只是過去不經(jīng)意間置于書中的一片葉子罷了,如今卻成了別樣的書簽。落葉做書簽,感覺還不錯,好像也是第一次。心想人生中又多了一個第一次,也算是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吧。
印象中把樹葉置于書本卻不是第一次,記得小學時,有一段時間將各種樹葉放置于抄有歌詞的筆記本中倒成了班級的潮流。將剛摘的柳葉或是花瓣夾在沒有文字的筆記本中,一段時間后,不但可以看到優(yōu)美的枯葉,還能在書頁上留下精美的圖案。
還有一種新型的玩法,便是將摘來的奇形怪狀的樹葉上圖上適量的紅、藍、黑各種墨水,然后將它放在白色的筆記本的書頁上,將其夾在兩個頁面之間,輕輕按壓,然后將樹葉輕輕拉離頁面,便在筆記本上留下了不同的圖案。現(xiàn)在回想起來,不得不驚嘆原來樹葉也曾給我?guī)砹艘欢慰鞓返臅r光,給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