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國藩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家庭里,家里有兄弟姐妹九人,父親曾麟書只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所得的薪水僅僅夠一家人糊口之用。他自己也沒有過人的天賦,資質平庸,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笨小孩”,而就是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他卻能名揚天下,最后成為清朝中興第一名臣、一代大儒。
? ? 是什么讓他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呢?我個人認為是兩點,一是讀書,二是自省。
? ? 關于讀書,他在晚年的日記中曾說:我這一輩最值得夸耀的就是這一生沒有一日不讀書。事實上他確實也做到了。不管在平時操持公務還是行軍打仗,亦或是身患重病、彌留之際,他都能堅持讀書,無一日荒廢。這是何等的堅持,何等的熱愛,何等的可貴啊!恐怕光是這一點古今中外就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而且,不光是讀書,他更是筆耕不輟,為書籍做摘抄,做札記,并且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悟,給出自己的評價和見解,這也正是他的可貴之處――不死讀書,他善于將書本中的內容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并融會貫通,自成體系。
? ? ? 關于自省,他更是做到了極致。古今中外能自律到他這種程度的人絕對鳳毛麟角。他年輕的時候和普通人一樣,也會犯許多毛病,也有許多不良嗜好,比如喜歡女色,小心眼,心浮氣躁等。但是,他都能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只是自省停留在想的層面,他會針對自己身上的問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規劃或標準,堅定不移的執行,最終,克服了一個個不良習慣,戒掉了一個又一個不良嗜好,逆襲人生,終成大器。
? ? ? 也許,他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們普通人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是,他熱愛讀書、勤于思考的習慣,以及對知識的渴望孜孜不倦的追求的品格卻是我輩可以學習的。他對自己的嚴苛要求我們也許做不到,但是,他善于反思,勇于改正的自我修煉的精神卻是我輩可以借鑒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