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北平遙,南黃姚”,這里的黃姚指的就是位于廣西賀州的黃姚古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興建于明朝萬歷年間,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間,由于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
古鎮有“六多”:山水巖洞多、亭臺樓閣多、寺觀廟祠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古鎮內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再加上清一色的石板街和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構成了古鎮獨特的風景。
溪流之上有序的凸起一方方石塊,形成一座既實用又有趣味的橋。河中流水淺綠,河邊竹影婆娑。溪流就是姚江,橋即為石跳橋,為人們進出古鎮必經之路,因此也是黃姚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與石跳橋相隔不遠的岸邊,有一棵濃蔭蔽日氣勢非凡的參天古榕,粗壯的榕須根根倒掛而下,其狀酷似龍爪,故這棵樹名字就叫龍爪榕。它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是賀州千年歷史的活見證人。
踏入古鎮,但見遠處山峰聳翠,山腳下阡陌縱橫,有人家有菜園,有青煙裊裊,如詩田園風光。感覺到古鎮處處滲透出千年古鎮的底蘊,從頭上的青瓦到腳下光滑的石板,滄桑刻印在上邊。
石板街依然是幾百年前的老樣子,沒有搬走的村民守著祖宗留下來的產業,默默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古鎮里隨處可見小狗還有雞。
當你閑逛時,走到沒有人流的小巷里,如果沒有地上的水管和天上的電線,還真的像是穿越到了幾百年前。
黃姚古鎮一早一晚最美的,一是游客少,二是原住居民也喜歡在這個時候按自己的節奏方式做事,所以建議在古鎮住上一晚。
相對于熱鬧的陽朔,黃姚古鎮卻是有不動聲色,藏在深閨的氣質。來這里旅游的人不多,如果不是碰上節假日,可以來到再慢慢挑心儀的客棧。
晚上的古巷民居別有風情,大紅燈籠高高掛,昏暗而熱鬧。其實黃姚不大,兩個小時不到就能走完,走累了,看到豆花又想吃,坐下來,再吃個糍粑也是極好的。
空氣中彌漫著豆醬酒香,嘈雜沸騰的街角隨著夜幕的降臨慢慢平靜下來。心情也從白天的各種雜物中解脫出來。讓心靜下來、靜下來、再靜下來,拋開冷漠,卸去雜念,看淡名利,你才能夠發現萬家燈火中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