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029 ? BY 劉璕
讀完這本古典老師潛修5年的大作,我竟一時寫不出讀書筆記,雖然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主要是談論了幾個重要話題:如何識別機會,自我定位?如何不重復低水平勤奮,巧妙地用社會杠桿放大個人努力?如何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高手?如何應對學不過來的知識焦慮?如何理解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如何保持內心的從容?如何面對復雜的陌生人社會?
而這本書的框架就是針對這些問題鋪開的:
超越個體努力,借助社會杠桿成長的高手戰略;
停止單機式學習,成為聯機式學習者的知識IPO法則;
跳出平面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系統思維;
擺脫農業思維,在當今時代成為幸福的高手的內在修煉。
第一章,主要是談到現今大熱的網絡、人工智能對于學習方式、思考方式的競爭力的改變,以及人類是如何通過“外包大腦”完成一次次的精華。在未來的時代,我們該抓住什么趨勢,又應該規避什么風險?
第二章,談到的是如何做好選擇,培養競爭力的高手戰略。現代社會是一個機會變多,但是成功概率變小的社會,在這個時代,該如何識別自己的機會?我們從一個統計學的底層邏輯——冪律法則入手,分析了為什么頭部會有重大的收益,該如何識別自己身邊的機會,以及有了機會以后,高手們是如何守住機會,保持不敗的。
第三章,解決的是關于學習的焦慮。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終身學習也學不過來的時代。這個時代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玩的學習內容?如何比自學更快地獲得知識?如何聯機更多大腦一起思考問題?如何保持自己的學習動力?如何讓知識變成價值?我們會向最優秀的學習者和思考高手學習技術。
第四章,談及的是如何看懂和理解世界的技術,也就是經常說的高手“破局”的能力。里面引入了一個重要的底層學科“復雜系統”,并且延伸出兩個方向——如何成為一個看得更遠和看得更透的思考高手?需要理解社會系統最重要的兩個思考工具——回路和層次,讓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升一個臺階。這章是最難的,按照古典老師建議的本書的讀法,我應該會在第二遍重點看這個章節。因為前幾章的思考都來自這一章的技術。
第五章,回到道上,談到了高手的內在修煉。僅僅有外在技巧是不夠的,所有高手的技巧都是逆人性的,所以高手需要大量的內在修煉。這一章談及了現代社會高手的7個心智關鍵詞:開放、專注、遲鈍、有趣、簡單、善良、可激怒。
老實說,酣暢淋漓地看完了本書,第一遍我吸收得最好的,可能也是自己目前做得較好的就是第二章如何做好選擇,以及第三章如何聯機學習,向別人要答案。厚顏無恥地說一句,自己如何做選擇可能天生有優勢,因為我是D特質目標導向很強的人,當資源豐富時,選擇的能力比執行更重要。讀書、識人、修煉不是重點,關鍵是讀哪些書?認識什么人?修煉什么能力?抓住哪個機會?曾經一度完美主義的我,什么都想要抓住,卻發現自己30+的年齡竟然成了別人口中“門門懂,樣樣瘟”的選手,僅憑努力已經不可窮盡,于是我需要像古典老師提及的深思熟慮后做選擇的戰略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投資人——早上拿到24小時的時間精力,晚上賬戶結算,所以我們要向投資高手學習人生定位和發展的個人戰略能力。
而如何聯機學習,雖然我不是學習高手,但因為自己是ESTJ型的性格特質,我喜歡向外吸收能量,我會和別人交換答案,甚至我自己在不同的專業模塊進行了結對子學習,固定時間段交換自己所學,buddy比我強的部分我找她講解要答案,我比她強的部分我講解給她聽,教是最好的學習。同時,遵照“5+2”原則,向這個領域至少比我先研究2年的人學習取經,他們是如何學習的。
跨界聯機學習,和行動學習的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遇到問題,找人:“誰最有可能知道這個答案,在這之前我要準備些什么?”然后準備溝通,提出高質量的問題。聯機社交學習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人類歷史上三次最著名的知識大爆炸都跨界聯機學習的直接成果。
這本書讀第一遍刷新了一些認知,掌握了50%,按照極其功利、學以致用的讀書法,我首先把這兩個章節運用起來,本周將進行第二遍的閱讀,力求把剩余三章掌握,也加以運用,相信有了《躍遷》這本書的轉化運用,定能加速度成長!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