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遷》是古典老師今年新出的一本書,我最近剛剛讀完,結合自己最近踐行時間管理,也引發了自己的一些疑惑和思考,今天首先與大家簡單分享此書,再拋出我的疑惑和思考,希望能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就這個話題進一步深入探討。
《躍遷》是一本關于講述個人如何在現在這個信息化泛濫的時代快速成長與提升的書,這本書的副標題就是“成為高手的技術”。古典現在本身就是知識界的大咖、一個高手,這本書是他對歷史上各個不同領域的眾多牛人、高手進行觀察、學習和實踐,總結得出的經驗分享。
一、高手的暗箱
他在書中開篇即揭示,其實這些不同領域的高手、牛人們其實在智力與能力上并不見得比普通人更厲害,兩者差距其實并不大,高手之所以成為高手,就在于他們在背后知曉和掌握了一些暗箱,懂得借力,使得他們在一些關鍵的決策時刻能做出不同于常人的、清晰正確的選擇與判斷,在關鍵時刻不斷找對方向,最終激發和完成了區別于他人的個人跨越式成長。
何謂暗箱呢?就是在這些不同事物和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下,存在著一些普遍的最底層規律。
掌握了這些底層規律,就使得這些高手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那么,我們要向這些高手學習,如何才能識別和掌握這些普遍的底層規律呢?
二、高手策略
書中接下來就揭示和講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個人認為的一個重點,古典提到的這個部分與我最近看到的萬維剛的書以及另一個啟智社群提到的觀點,是相同一致的。
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在生活學習中接觸到的和充斥于我們周圍的其實都是大量的三、四手知識,而高手一般都直接接觸知識的源頭,盡量去獲取知識源頭的信息(即一手和二手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學習整合之后,再結合個人的體驗加上講故事,將一手知識輸出變現成為明白易懂的三手知識傳播給普通大眾,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和實現了他們的知識變現。其實,古典所傳播給我們的,也是三手知識了
一手知識一般是各領域科學家們最新的實證研究成果,通常是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公布的,我們普通大眾往往并不留意關注這些;二手知識是各個領域的研究者或原作者基于研究成果而拓展延伸出來的;三手知識就是以上提到的一些人在吸收一二手的知識之后經過自己的內化整合,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把這些一二手的知識變為普通人易于理解明白的知識;四手知識實際上是這個社會上不同的商業機構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對以上知識和信息帶有自己目的和立場進行的局限化、局部化解讀。我們現在身邊隨處可見的微信公眾號或網絡上大量流行轉發的文章即是這些四手知識信息。近來非常流行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古典在書中有指出這個理論背后真實的來源及出處,以及當它不斷被“轉手”之后已經偏離了源頭作者最早的客觀結論。
為何普通大眾喜歡并毫無判斷地吸收身邊這些大量已被扭曲和偏離事實的碎片化三、四手知識和信息呢?最關鍵的原因除了他們不知道去哪里可以獲取一二手的知識、接近知識的源頭以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普遍存在的人性弱點和習性:趨易避難,人們往往不愿意花費更多腦力進行深度的思考,在以往成長和被教育的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習得這種能力,因此在面對紛繁泛濫的龐雜信息時,極容易喪失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所以,高手的煉成往往是逆人性的。我們應盡可能地多去接觸知識的源頭,獲取一、二手知識,再把它們進行吸收整合,內化實踐、為己所用。
高手的另一個策略是尋找高價值、高優勢的領域,集中于頭部,逐步占領山頭。
三、聯機學習
本書另一個對我幫助啟發很大的重點是:古典在書中提到的聯機學習的概念。
何謂聯機學習?簡單來說,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與人之間就構成了仿若一個個不同的小型局域網,彼此互為聯機、又各自獨立運作,這對于我們的學習成長有何借鑒與幫助呢?最大的好處在于每個人擅長的領域、優勢和專業不同,身處互聯網時代你不必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為一名全知全能的專家或為了解決難題而額外去學習陌生的領域,你在遇到問題時,你只需要找到擅長解決這個問題或相關知識領域的朋友、專家并且清楚地知道你在哪里能夠找到他們,向他們請教和尋求幫助,彼此合作互換和學習,就成為推動自己拓展不同行業和領域知識的一種最高效、便捷化的學習方式。這就是借腦式的聯機學習。
這種聯機學習,正體現了蕭伯納的一句名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
古典在書中也介紹了他自己在新東方任職時的不同的優秀老師之間的聯機學習,以及他自己因此創建和發起了一個基于聯機學習的成長社群。
所以在此,也順便拋出我自己這段時間在踐行時間管理時的一個反思和疑問,就是:我們來到這里,學習和踐行時間管理的目的其實并不只是為了單純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已,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借助時間管理這個工具,更好地成長和提升自己。
但我感覺到在踐行小組似乎只是成了一個早起打卡群,彼此聯機程度不大,并沒有充分利用我們每個人在不同行業各自擅長的領域和優勢,彼此互相學習、共同促進提升。我相信在我們的小組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部分,而且大家從事的是不同的職業和行業,一定是有自己的優勢和獨到之處的,譬如木河教練就在IT領域和時間管理的工具運用上非常專業和擅長,我們的杜琨班長前段時間在簡書的讀后感創作上實踐得很不錯,呂林妃我知道她在習慣領域上也有很多的學習和積累,還有黃盈的思維導圖做得特別好,以及伊琦以往自學英語的經歷,從小白一直堅持到能夠聽說并因為通過學英語實現了找到更好工作的機會,等等。
所以,當我看到《躍遷》這本書里提到這種聯機學習方式的時候,我就在思考:我們的踐行小組,能否像古典創建的聯機學習社群一樣,更多地通過大家的彼此互聯,向每個人各自擅長的不同領域去交換學習,或者是擬定某一個主題,鼓勵大家盡可能地表達各自不同的想法、角度和思考,幫助我們更好地去提升自己和成長,而不僅僅只是為了學習時間管理而學習時間管理。
四、破局思維
本書接下來提到的是破局思維,就是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思維,站在一個更高的視野和空間來看待和解決問題。
有時,往往我們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感到束手無策,不知如何解決。這是因為我們身陷其中被困住了,“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知廬山真面目”。如果這時能夠跳脫出問題本身,從更高一層的思維和視野來看待,問題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內在修煉
書的最后一部分講到一個高手通常的內在修煉。此處就不展開細述。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在閱讀完本書之后對我啟發和觸動最大的兩個重點,我提煉出來進行簡單分享。(這其實也已經是經過我個人的理解后再轉述,難免有我個人的主觀片面性理解,未必客觀全面,其實也是四手知識了。)本書其實還涉及、展開講述了更多其他細節,每個人在閱讀思考時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感悟和側重點,歡迎大家閱讀后一起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