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創建簡書onenote專題以來,將近一個多月時間,居然無人投稿。雖然關注的人數在不斷增加,但沒有新內容產生。。難過之余也證明這個專題存在巨大的增長潛力,同時亟需一批教程被創作出來,豐富版面。
第一、創建onenote專輯的原因
Office自帶的筆記軟件onenote是如此的好用,功能如此的強大,還免費無限容量。僅僅由于不能聯網同步,導致其價值被嚴重低估,使用人數寥寥。就跟股市中一只非常有潛力但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股票一樣,股價爆發是遲早的事情,onenote爆發也是遲早的事情。
雖然百度上也有一些教程,但大都零散碎片,抄襲嚴重,自然無法滿足大家的使用需求。為了讓這個軟件為更多的人熟知,自己將會寫一批onenote專輯,系統的介紹onenote相關的使用教程。也希望作為一個引子,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簡書伙伴們踴躍投稿。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還是沒法做到的。
onenote專輯的內容來源有兩方面,一個是自己使用過程中積累的技巧和心得總結,另外一個是youtube、google等英文優秀教程資料。特輯時間跨度可能會比較長,慢慢寫吧,有好的東西就搬過來。當然搬不是抄襲,而是吸收試錯之后再分享給大家。
可以預知,待onenote服務器像印象筆記一樣在大陸布局時,同步問題得到真正解決,onenote將會迅速的為眾人所熟知。免費、無限容量、外加及時同步,光這三點就能讓它擁有王者的光環。當然這也是所有國產筆記軟件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第二、印象筆記自身的短板
在使用onenote之前,已使用印象筆記長達三年半時間,現在也還在使用。最開始印象筆記解決了如何把紙質筆記數字化的痛點。五年過去了,由于架構原因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始終困擾著我。(ps:印象筆記和onenote都未使用過的小伙伴,建議先到各自官網了解下)
印象筆記存在的幾個問題:
1.筆記變得臃腫
隨著筆記數量的增加,三個層級目錄再也無法有效管理筆記內容了,筆記變得無比的臃腫。自己將近幾千條筆記,能利用起來的可能就只有幾百條了,也想過花個幾天時間好好梳理下,可實在沒那個勇氣和毅力。
2.編輯功能過于死板
從開始使用印象筆記就期待它能把編輯功能豐富起來,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是只能簡單的加粗排序外加幾個小編輯功能。想要編輯表格,這更是槽點,為了一個簡單的框框加個底紋都得摸索好幾天,還不一定成功。
另外跟office的兼容度為0,只能作為附件形式來保存。想要編輯和引用表格的小伙伴還是洗洗睡吧。
3.無法系統管理筆記內容
這也是我把主戰場轉移到onenote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印象筆記目錄只有三個層級:筆記本組,筆記本,筆記。就跟我們上學時的紙質筆記本一樣,每個筆記本封面名字分別是數學、語文、英語等,每個筆記本下面記錄了相對應的課堂筆記。所有筆記本放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學期的筆記成果,也就是筆記本組。隨著年級的提高,筆記本組會不斷的增加。
初期這種模式沒什么毛病,可久而久之就會發現,它無法解決一個問題:不同筆記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所有的筆記并不是孤立片面的。
例如,這章的筆記是從上章基礎上推導而來的;數學中某個科學家名字在英語和語文的文章中都有涉及;課本上的東西和實際生活有關聯等
這種種關聯正是知識的魅力所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跟其他事物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系。神奇的“記憶宮殿”也正是把記憶之間建立了某種聯系,方便記憶和提取。
雖然印象筆記也有超鏈接功能,可還是比較雞肋。自己用了快一年的超鏈接功能,還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因為涉及到印象筆記最原始的架構問題,印象公司不可能去大改的。
第三、onenote專輯內容目錄
oneonte的優點非常多,無法一篇文章中全講完。下面是第一批將要更新的文章目錄,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