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咪咪0-6歲培養計劃
說完胎教,再來說說早教,即小咪咪0-6歲的培養計劃。
在說這部分內容之前,我覺得有必要重提一下文章開頭說過的“才能遞減理論”。這個理論最早由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提出。他認為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么他們的命運就決定于其稟賦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比如說稟賦為80的,可能只發揮出了40;稟賦為60的,可能只發揮出了30。比如說生來具備100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給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為具有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為具備6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10歲開始,可能只會成為具備20度能力的成人;日本的七田真的智力發展說,遞減更快,他說的遞減猶如一個等腰三角形,在0歲時發展最快,就是三角形的底,8歲時到了三角形頂端,智力再也不明顯提高,那以后,人只會增長知識和技能了。
我從杜曼和七田真的書里都看到了這一理論植根的影子,甚至《卡爾維特的教育》一書里,老卡爾維特全程根據這個理論來教育自己的兒子,造就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
以下這段摘自杜曼的《如何讓寶寶更聰明》:“我們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卻常常無法正確理解孩子行為的意義。其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學習和受教育混為一談……學習通常是指一個人取得知識的過程,而受教育則指在老師或學校的引導下的學習過程。由于正規的學校教育從六歲開始,我們也認為六歲以后才開始真正重要的學習過程。其實不然,事實上,早在出生之前,就開始學習了。”
“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父母有計劃地給孩子學習的機會,包括數學、外語、閱讀、體育,不斷地激勵,大多有很好的成果。這些孩子不但自信、快樂、身心健全,智商也高于一般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孩子并非天資優異,也并未接受特殊的教育,而是父母讓他們從幼年開始,不斷地接觸大量的訊息。”
“從出生到四歲之間,吸收咨詢的能力最強。這一段學習的黃金時光一去不返,我們卻讓孩子整天干干凈凈、安全無虞,學習則一片空白……諷刺的是,等到孩子年齡漸長,對天文學、無力、生物都沒有興趣時,父母才不斷地強調學習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指責孩子不求上進。”
所以在看以下文字之前,請仍保持著傳統觀念——即學習是上學之后的事,是老師的事——的爸媽們先改變一下思路,不要以為給剛出生眼睛都沒睜開的小孩子聽古典音樂是對牛彈琴,也不要以為對著一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寶寶讀經是浪費時間……如果每位父母都能明白,在寶寶0-6歲這一啟蒙階段,他們對學習一事的態度將決定孩子一生的發展,我想每位父母都會行動起來,而不至于浪費了孩子這段最黃金的學習期。
本著這樣的思想,我給小咪咪制定的0-6歲學習計劃可以用一張簡表來概括:
下面我來一一講解這張表所包含的內容:
1.語文
1)識字
出生三個月開始上杜曼中文卡,順序:單詞-片語-短句-自制書-看書
準備一面墻,貼上磁性白板紙,將杜曼閃卡貼在墻上,以便于小咪咪隨時記憶
2)引導小咪咪開始寫字,培養他寫日記的習慣
3)看了什么書,可以引導他自己編故事、寫劇本、演劇本
4)4歲之后,朗誦、即興演講、辯論都是培養的目標。要經常本著平等、實事求是的原則和他討論問題,只要是他經過思考之后的觀點都應接納。另外,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意見的行為是絕對需要鼓勵的。
參考資料:
《杜曼-如何教寶寶識字》
杜曼中文卡
2.外語
1)識字
出生七個月開始杜曼英文卡(具體要看中文閃卡的情況,然后決定到幾個月開始上英文卡),操作順序:單詞-片語-短句-自制書-看書
2)抓緊0-7個月的語感培養黃金期,聽英語語感啟蒙和法語兒歌,稍大一些,可以給小咪咪聽大量繪本音頻、英語Radio
3)每周帶他逛英語角,或者去有英語翻譯的教堂
4)等小咪咪具備一定閱讀能力后,鼓勵他看原版書,并適當引導他用英語寫周記
5)和國外朋友通信
6)盡力培養小咪咪的英語思維,若他對英語的接受度有了顯著提高,可以考慮讓他開始學法語或西班牙語。
參考資料:
《愛冒險的朵拉》MP3自制
杜曼中英文卡
3.數學
1)出生五個月開始杜曼圓點卡,操作順序:圓點-數字-運算。四則運算是基礎,之后會根據小咪咪的接受程度,將數學的難度加大。
2)數學趣味題,在生活中多指出一些數學問題給小咪咪思考和解答
3)多講一些數學界的有趣故事給小咪咪聽
參考書籍:
《杜曼-如何教寶寶學數學》
口算教學網:http://www.gztrain.com/1/list.asp
《生活中的魔法數學》
4.親子閱讀
1)中文親子閱讀
2)英文親子閱讀
每天固定時間(比如上床前)或者只要小咪咪想聽故事,就拿故事書讀給他聽,故事書的內容可以是:繪本、童話、寓言、科普、神話書,不一而足。內容盡量廣泛。但是如果小咪咪要求一本書反復讀,則應該全然滿足他的要求。目的是培養他對各類書籍的興趣,可以將書籍作為終身的朋友,以及盡早自行閱讀的能力。
參考書籍:
小咪咪的書單: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bc65e70100ydh3.html
汪培珽《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安妮英文圖書館:http://shanghai.anniekids.org/default.asp
葉沙《子夜書社》《月光書房》
5.百科知識
1)通過逛公園、旅游、參觀各類展館等方式,培養小咪咪對大自然的感覺,并在期間引導他對植物、動物、天氣變化等事物的興趣。
2)經常給孩子念科普讀物
3)外出散步時討論這些科學問題,并以游戲、比賽等形式來鼓勵他的發散性思維。
4)對生活中力所能及的方面,盡量培養小咪咪自己探究知識的能力
參考書籍:
科學松鼠會出的書籍:《冷浪漫》、《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
科學松鼠會主頁:http://songshuhui.net/
《希爾斯講地理》
《希爾斯講藝術》
《卡爾維特的教育》
《杜曼-如何教寶寶百科知識》
6.生存技能
1)財商培養
第一步:錢的累積:將硬幣作為計數工具,用以計算讀了幾遍經,聽了幾本故事
第二步:玩交易游戲:讓孩子學會錢的實際用途
第三步:銀行開賬戶:建立儲蓄觀念
第四步:學習錢生錢的辦法:投資理財的渠道
第五步:培養對財富的正確認識(節儉、懂得開源節流、知道儲蓄的目標)
參考書籍:
《富爸爸窮爸爸》
《小寶小貝理財記》(紅巴倫上)
2)認路
第一步:外出時經常告知方位
第二步:去過一次的地方讓孩子帶路
第三步:會畫家周邊詳細地圖
第四步:培養對地圖的愛好,收集地圖
第五步:外出旅游能自繪地圖
3)家務能力
第一步:穿衣、吃飯、排泄自理
第二步:能做簡單的家務(揀菜、擦灰、收拾房間、洗衣服)
第三步:能做簡單的飯菜(買菜、燒簡單的飯菜)
第四步:修理家電(知道家里的煤氣管道、電線布局、會修理小家電)
4)生活安排能力
第一步:會按照天氣變化自動增減衣物
第二步:懂得簡單的養生之道(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視力、身體器官等)
第三步:對四季食品有概念,對自己的吃有一定規劃
參考書籍:
《吃的真相1、2》
《健康留言終結者》
5)安全知識
第一步:懂得各種自我保護措施,不規避社會上的陰暗面,該如實告知小咪咪的情況要如實告知。
第二步:知道如何運用社會資源進行自我保護
參考書籍:
黃全愈《生存教育在美國》
7.音樂
1)出生后-2歲:床鈴、敲擊小樂器,培養聽音能力、百部古典音樂培養計劃、阿爾法腦波音樂、拿樂器當玩具玩、finger play、模仿簡單的節奏、聽兒歌、唱兒歌、會用樂器打節拍
2)2-3歲 學習奧爾夫音樂、有機會帶他去聽各種音樂會、培養他對某種樂器的關注、講音樂家的故事、唱兒歌,跳舞
3)4歲以上 識譜、開始學樂器、培養唱歌能力
4)可以隨意哼寫旋律
目標:不想把小咪咪培養成莫扎特,如果他沒有在某一種樂器上表現出特殊的天分,可以不用強求他必須在樂器上學有所成,但是我希望他的生命中至少有一件樂器為伴,是可以盡他發泄,并引領他走進音樂殿堂的。
參考書籍:
《古典音樂CD百科全書》100張CD:電驢上下載
《奧爾夫音樂教材》
《音樂漂流瓶》
《在音樂中成長》
8.美術
1)出生后-2個月:給小咪咪看黑白卡,以此鍛煉他的視覺能力
2)2個月后,欣賞各種圖片(雜志照片),或經常帶小咪咪在家里貼的名畫前轉悠
3)熟悉畫家的故事和主要作品
4)稍大一點后,可以經常帶小咪咪參觀各類畫展
5)畫畫:手指畫、炭筆畫、毛筆畫、蠟筆畫、鉛筆畫。鼓勵小咪咪在各種材質上畫畫
6)會涂鴉:看到實物,能簡筆畫出
7)主題畫:針對某個主題能隨心所欲地畫
目標:不想把小咪咪培養成畢加索,如果他沒有在繪畫上表現出特殊的天分,可以不用強求他必須在繪畫上學有所成,但是我希望他掌握基本涂鴉的能力,可以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興趣和情感,而不是一個只會“寫字”的文人。
參考資料:
《經典名畫50幅》淘寶上買
9.讀經
1)育心堂讀經計劃
第一步:出生開始,每天讀《易經》、《弟子規》、《論語》等經典給孩子聽
第二步:孩子學會講話后,引導他自己開始讀經
第三步:參加上海地區讀經會
2)等小咪咪表現出對書籍的愛好后,可以給他聽評書
參考資料:
收集評書
一場價值百萬的兒童教育演講
http://www.dayis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
賴國全博客:http://blog.sina.com.cn/laiguoquan
《兒童應該讀經》——南懷瑾全集之《原本大學微言》第九章
10.健體
1)從出生開始做杜曼健體訓練
2)注意在生活習慣上培養他耐旱耐饑的能力,如少穿衣服,冷水洗臉,洗手,每頓不要吃得太飽等。
3)三歲開始學游泳
4)四歲開始學溜冰
5)有意培養小咪咪學會靜坐,靜心,玩不許動游戲
6)四歲開始,培養小咪咪每天晨鍛的習慣(打球,跑步)
參考書籍:
《杜曼-如何教寶寶強身健體》
以上就是十項“科目”所包含的具體內容。這是小咪咪進學校前的家庭培育計劃,看著挺復雜,其實只要做父母的有心,且不帶功利之心,誰說這些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很多家長有了孩子后,多多少少都知道早教的作用,平時也會放個英語,念個故事給孩子聽什么的,但他們欠缺的是系統的規劃。而根據才能遞減理論,這種規劃自然做得越早越好,當孩子出生后,才不會無端浪費他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大家會發現,這一部分內容我寫得還是相對簡略。原因是雖然此時我腦子里有一個表格式的龐大構想,但真要下筆,到底不如已經施行過的“胎教計劃”來得詳細。所以早教這一部分,我就在此先寫個輪廓,等施行一段時間之后,再詳細記述和總結吧。
當然,沒人能預言接下來的6年時間里會發生什么變化,以及小咪咪對這些東西接受程度的強弱,所以所有的計劃都是可調整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為什么做這些事有堅定的概念,無論怎么調整,總是萬變不離其宗。
為了在小咪咪出生之后不至于手忙腳亂,我列了一下小咪咪出生0-2月的早教計劃:
1)距離小咪咪眼睛20CM處,做出豐富的表情,讓他熟悉媽媽和爸爸的臉
2)每天可以給小咪咪接觸一下書,讀一個故事
3)喝奶的時候讀《易經》
4)給小咪咪看黑白卡,在他面前晃
5)一周聽一部古典音樂,每天反復放
6)家長學兩首兒歌,中英文皆可,隨時可以逗小咪咪
7)多給小咪咪玩玩小搖鈴
(五)最后的話
絮絮叨叨說了那么多,不過是我對孕期學習心得的一點總結。最后的最后,有幾個問題我想再嘮叨一下。
1)堅持與休息
“胎教有用嗎?早教有用嗎?”有一次,一個同事很直白地問我這個問題。我想了想,回答他:“有沒有用,關鍵在于‘堅持’。”閃卡或許是個很好的識字辦法,閃了一個月就放棄,自然不會有什么效果;讀經是陶冶孩子情操的好方法,但是讀了一個星期就不讀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一般在教育過程中,孩子往往比大人更容易放棄,所以如果連大人都無法堅持,沒有付出的耐心,那無論胎教還是早教,花頭再多,也不過蜻蜓點水,一晃而過。
但是我想說的是,大人也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好像一天沒完成任務,就產生負罪感,這完全不必。我在胎教的過程中也有因心情不好,或者身體情況而中斷一兩天和小咪咪的各項交流,我覺得也挺正常。只要大方向是明確的,等阻礙的因素都排除了,一切自然能回到正軌,甚至比原本做的更積極了。
2)和家人的交流
現在的孩子,很難一個人帶。等我生完回去工作崗位,白天的時間小咪咪必然要交給雙方爸媽來帶,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我覺得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點:只要是不同的人帶孩子,就有不同的想法和標準,很難統一。因此矛盾的產生也是自然的,無需反應過激。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乘孕期空閑,盡量和爸媽多做些思想上的溝通,聊天的時候多和他們說說最近看的育兒書,有了哪些想法,也聽聽他們談談自己的育兒經驗。包括我寫這篇文章,目的之一也是希望讓你們知道我做過一些什么,以及將來想做什么。有很多事情,你不交流,你就不知道別人是怎么想的,或許我們的父母想得比我們更完善,更值得借鑒也說不定,我們千萬不要先入為主,覺得老人帶孩子就是溺愛,或者思想落后,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家里有了一個孩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像一個團隊,要統一目標,統一協作,多溝通,多交流,才是上策。
3)保持清醒的頭腦
有一次去朋友家玩,朋友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現在男孩3歲,女孩2歲,都是最好動最可愛的年紀。朋友和我說,在生之前,她也看了好多育兒書,覺得自己將來絕對是個super mammy,但是等孩子生下來了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最終,她說,如果你是到我這里來學習的,那真抱歉,我家是完全“放羊”式教育的。
姑且不論她的放羊式教育將來對孩子有什么影響,我覺得她倒是給我提了個醒:別以為現在看了很多書,有了一套又一套的想法,將來自己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媽媽。育兒這件事,說到底還是要靠實踐。不是有人說,其實最危險的就是像我這種“滿腹經綸,毫無經驗”的準家長,寶寶出生后遇到一點狀況,總是先想曾經看過的書上是怎么說的,然后患得患失不知如何是好,糾結得很。倒還不如那些什么書都沒看過,憑著本能反而能解決很多問題的家長。
而且帶孩子,很多事情往往還不取決于孩子的狀況,而在于父母自己。爸媽要脾氣暴躁,諸多抱怨,素質低下,就是有再多育兒理論,只怕給孩子帶來的仍是負面作用。所以我們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探索什么教育對孩子最好之前,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把自己做好了,絕對抵得上一千套育兒理論。
4)批判眼光看待事物
在胎教和早教路上接觸了不少東西,但是我覺得在思考和比較之后再決定采用哪些舍棄哪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說杜曼閃卡,我就覺得百科知識不該是以閃卡形式來教的,遂棄之;比如讀經一事,我自己對讀經的理念完全接受,也覺得育心的教材編得不錯。但是混在育心YY群的日子里,每天看賴國全和那些遍布全國的代理商媽媽們的發言,簡直就像一臺臺古言宣講機,滿嘴之乎者也的大道理,熱情堪比讀毛選,我著實謝敬不敏。有時候拿一些真正讀經上的問題去請教,得到的答案卻往往不讓人滿意。給人的感覺,這似乎是一個不容人質疑的群體。所以我退了群,不希望讓這些言論影響自己讀經的心情。再比如,我從網上各種渠道獲得的英語童謠資源越來越多,多到我覺得不能再收集下去了,否則我都不知道到時候該給小咪咪先聽哪個后聽哪個。其實教材不貴多,貴精,你要只有一套教材,只要是好的,就該踏踏實實讓孩子先學完,再換別的,這樣既不浪費,也比較系統,媽媽也省心。
5)對自己的幫助
有人說:父母就是跟著孩子重生的。我覺得這話說的太對了。年過而立,我們的人生已過小半輪,現在為了孩子,很多東西又要重頭學起,這是一件好事!懷孕十個月,我看的書和資料,發散的思維,比之前多得多。若非為了小咪咪,我也不會想去讀經,看名畫,聽古典,閱讀心理學類書籍,重新思考和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們應該感謝孩子的誕生,賦予了我們再學習的契機。真心希望每一位準媽媽準爸爸,都能抓緊這個機會充實自己,別讓這段黃金時間白白浪費。
最后最后的最后,想在這里簡單列幾條總結事項:
1)和孩子說話時盡量采用規范的語言,而非嬰兒語。
小咪咪從出生第一天開始,他一片空白的大腦就開始以計算機硬盤的方式大批量存儲周圍的信息了。同樣是記錄,我希望他獲得的東西是純正的規范的語言,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嬰兒語,這樣才有利于他最大限度地學習我們的語言。比如我胎教時說的那些話,什么小咪咪吃飯飯啦;看,這里有只狗狗啊之類的,都是嬰兒語,認真說來語法上都不可取。我平時也要注意少說這類話。當然,這并不是說不能在家里說上海話,小咪咪作為上海人,學上海話是必要的。所以這一點尤其需要提醒自己的爸媽們,在面對小咪咪時,說普通話和上海話都可以,就是盡量避免說嬰兒語。
2)不要打擾孩子正在關注的事情
為什么很多孩子長大后注意力都不集中?這是因為當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培養注意力的關鍵時段里,大人總是以自己的步調打斷他的注意力,讓他跟著自己的計劃走。比如小孩子在專心玩個玩具,或者看本書,大人卻馬上要他停下來去吃飯;比如孩子蹲在地上看螞蟻,大人卻因為不耐煩,拉著他就走。其實飯放在桌上,冷五分鐘不會耽誤什么,大人如果沒有耐心,又何必帶孩子出門?所以希望爸媽們注意這一點,如果要孩子干什么,最好事先和他說一聲:還有5分鐘要開飯了;或者再看2分鐘我們就走好不好?給孩子一個緩沖的時間,對他控制自己的行為往往更加有利。
另外,很多事情我們要分清主次,什么事情對小咪咪的培養來說是重要的,什么不重要。所以,請不要因為怕弄臟衣服而不讓他在地上爬;不要因為會弄壞墻面而不讓小咪咪在墻上畫(當然,事先我會在墻上貼上白磁貼);不要怕他摔跤而非牽著他走。
總之一句話,請給小咪咪最大限度的自由,不要妨礙他按照自己的生長規律自由地成長。
3)少吃、少穿,多動
小孩子,無論是嬰兒時期,還是幼兒時期,吃太飽,穿太多都不利于他的健康發育。吃得太飽,全身的血液都去供胃消化,大腦就顯得遲鈍;穿得太多,手腳動起來就不方便,不利于他四肢協調能力的發展。我發覺這些道理大人都懂,可實際操作起來都像不懂,就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吃了還要吃,穿了還要穿。小咪咪還不能用語言抗議的時候真是一點辦法沒有,除了被我們這樣那樣安排外,還能如何呢?如果大人能接受一些新思想,比如允許新生兒俯睡,比如用常溫水泡奶粉,比如每天用冷水擦擦小咪咪的腳底心……就更好了。
4)讓孩子自己動手
等小咪咪長大一點后,請千萬千萬不要事無巨細什么都為他做。相反,有些該大人做的,也要邀請他來幫忙做。穿衣服、穿鞋、洗手洗臉、噓噓巴巴,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只要在他能力所及范圍之內,就該鍛煉他自己做。只有開好這個頭,后面才能順理成章地升級,培養他更多的生活自理能力。這又是一個我們道理都懂,實際做起來完全不是這么回事的事。有人說隔代家長比家長本身更溺愛孩子,往往就在這一點上,所以事先和自己的爸媽溝通好,適當的時候讓大人們都“懶”一點,不是壞事!
5)注意平時的言行
還是那句話,別以為小咪咪剛出生,連話都不會講,就什么都不懂。其實他什么都懂!所以我們在有小孩子的場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出門在外,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亂吐痰,上地鐵請別搶位子,該排隊的時候請排隊,謝謝!
另外請注意,大人對孩子隨意的一句評價,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今天小咪咪有什么事情沒做好,比如考試成績不好,請不要說那些定性的語言,什么你數學就是學不好之類的。他沒做好的事情應該先分析問題,并且肯定他做好了的部分。我們不需要不切實際的表揚,但是經常性的鼓勵非常必要。一個好孩子不是罵出來的,是鼓勵出來的!所以我們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都要三思而后行,收起可能會有的暴躁脾氣和言論。我不想小咪咪長大成人后由于從小家庭環境的影響,而成為一個有心理陰影的孩子。
還有,體罰在我家是徹底禁止的,無論什么情況下!!
謝謝
(完結)
寫于2011/11/5-2011/11/12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