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書的第二篇文章是林冬梅老師的《鄉村班主任的逐“光”之路》。對于林老師我依然清晰記得初見時,我們那深深地擁抱,我因為激動還踩到了她的腳。林老師在文中說錄制微課時,我給了她力量的支持,讓她不再感到孤單。其實對于我來說,林老師何嘗不是我專業發展路上的“重要他人”,她的榜樣力量一直支撐著我繼續前行。在我的心中她就是一束“光”,時刻影響著我,努力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向專業鄉村班主任靠近。她對鄉村教育的熱情,對鄉村孩子的喜愛,促使她不斷追求更專業的發展,她對教育的創新與探索,總是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思考。在成長的道路上,林老師從尋覓“光”,遇見“光”,追逐“光”,擁抱“光”四個方面向讀者闡述了自己專業發展的歷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每每讀到我們共同經歷的事件,腦海中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當時的畫面,仿佛是發生在昨天。正因為如此,所以會感同身受,也就更能理解林老師文章中所表達的那份激動、感動、幸福之情。
? ? ? ? 我們是在“鄉村班主任工作與發展研究”微信群中結緣,雖然是通過網絡平臺相識,但我們有著共同的追求。所以一見面就會感到很親切,如同老朋友一樣。閱讀她的文字時,也能深度理解其中的觀點。林老師在闡述自己的逐“光”之路后,用自己的經歷作為典例總結出鄉村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力量構成。“鄉村班主任的專業發展離不開自身內動力、學術支撐力、行政推動力,三力合一,使‘光’聚焦,才能形成鄉村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巨大能量,繼而促進鄉村班主任專業化發展。”【1】
? ? ? ? 首先,自身內動力,可以助推鄉村班主任吸引光源。這股力量的構成包括三方面:第一內在育人情懷,一顆堅守鄉村、扎根鄉村的赤子之心。第二外在的情感驅動力,淳樸善良的鄉村孩子對老師的尊重成為堅守的理由和專業發展的動力。第三持續的專業學習熱情,志同道合者的幫助與帶動促使學習熱情高漲、持續。在這三種力量的驅動下,不斷為自己充電,為吸引光源打下基礎。
? ? ? ? 其次,學術支撐力,是鄉村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燈塔。這里包括教育專家、研究團隊、志同道合者的鼓勵與激勵,讓鄉村班主任從內心深處體會幸福感,在發展的道路上充滿自信。因為我也是這個團隊一員,也是在這份精神的鼓勵下慢慢成長起來的。所以讀到這里我的內心激動不已,回想李教授、林教授對我的耐心指導,各位編輯的幫助,以及群里成員對我的影響,促使自己不斷地改變,對工作燃起了希望,有勇氣,有力量,有自信地享受自己的職業幸福感。但光有精神鼓勵還是無法取得專業的成長,必須要有專業的引領。我們從事的是培養人的職業,需要理論與方法的學習,需要我們不斷地吸取知識充實大腦,所以專業的閱讀十分重要。林老師的閱讀經歷讓我敬佩,那份堅持與執著時常感染者我跟著一起閱讀。鄉村班主任直接與教育專家對話的機會很少,只有從他們的專著中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并指導于自己的工作實踐,才能在慢慢探索中成長起來。學習需要輸入,也需要輸出。把自己的所得分享給他人,在分享的過程中,對自己來說,又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林老師參與了多次的現場學術對話,她在書中寫道:“在幾次的學術對話中,筆者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分享,也重新認識了自己工作實踐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2】有教育專家的指導,有系統的專業閱讀,有高品質的學術對話,構成為了鄉村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燈塔。
? ? ? ? 最后,行政推動力,是鄉村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加油站。鄉村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短板,但從近幾年國家對鄉村教育的投入,當地政府對鄉村教育的支持來看,鄉村教育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林老師所居地(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已出臺了關于鄉村教師的支持計劃,有了行政部分的支持,為鄉村班主任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看到這里,我從心底里羨慕起林老師,也許因為地域的不同,我所在地區的鄉村學校正在面臨撤并,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教師的人數相當于學生人數,浪費師資的同時,也不利學生的身心成長。鄉村學校消失,鄉村教師何去何從?全國這種小型的鄉村學校都在面臨怎樣的抉擇?
? ? ? ? 閱讀過后,內心激起波瀾。追隨林老師的逐光之路,讓我看到了希望之光。同時,也讓我擔憂起自己的未來,今后的鄉村班主任之路我將面臨怎樣的挑戰?不管怎樣,只有提升自己才能綻放光芒。
? ? ?
【1】【2】白蕓,李家成.扎根鄉村大地的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