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賣書:線下實體書店的轉型生存(1)

線下實體書店的轉型生存(1)

——101個商業思考之一

現狀與困境

最近和朋友路過東莞永正圖書中心,東莞永正圖書中心是東莞市比較大的圖書經營場所,有點相當于廣州的天河購書中心。作為一個愛書之人,我還沒有去過,所以,我跟朋友說,我還沒有去過這個圖書中心呢。于是我們就上去逛了一下,發覺這個圖書中心死氣沉沉,整整整一層樓的賣書的地方居然沒有幾個人在逛,僅有的幾個員工在閑逛懶坐著。

我們在里面逛了一圈出來,嚴重發覺這個圖書中心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如果按照如此的經營模式繼續下去,關門是遲早的事情。

同時,我也想到,各城市實體書店確實面臨著一個困境:面對線上商店如京東,亞馬遜和當當等的價格和物流服務沖擊,線下書店在價格和位置便利已經不再具有優勢,那么線下實體店應該如何反擊?

要選好戰略

先給書店的定個位,以前的書店是以賣書為主,產品單一,但是現在書這種產品滿大街都是,手機下單,明日到貨,價格實惠,現在的去書店買書的人除了是不懂網絡購書的就是那些愛書愛到死一定要在線下買支持書店的憤青青年。

所以,現在的線下實體書店不能再賣書了,這樣說有點絕對了,或者換個說法吧,線下書體書店不能再以賣書來謀生了。

不賣書賣什么?賣體驗,賣服務。

從戰略上看所有的東西,都要一眼看到終局。怎么將已經搖搖欲墜的航空母艦扭轉方向,就要從扭轉舵向開始,這個不扭轉,一切都是扯淡。

星巴克大家知道吧,大家都喜歡在里面聊天裝逼,為什么?不僅僅是星巴克賣咖啡,更因為星巴克是一個社交場所。

如果我第一次約女朋友看電影之后,看完電影之后怎么辦?第一次當然不能去別人家或自己家,如果想坐下來聊聊人生,聊聊理想什么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星巴克,注意,現在我們的目的并不是想喝咖啡,咖啡只是星巴克提供的附加價值,我想要的就是妹子聊天。

再發散地想一想,一些類似咖啡館總是喜歡在書店擺一些書什么,一是擺設,那多都以為自書放在加上可以顯示這個咖啡館有格調,不讀書的人進去坐一坐都會以為自己讀過書;二就是用來增加談資,如果你和妹子進去沒話聊了,突然看到一本《靈魂和身體必須要有一個在路上》,一邊拿起書,一邊在扯淡你的旅行夢想,妹子一時興起也來個許一個環球旅行的愿,那么就一拍即合了。

說到這里,你可能以為我扯遠了,其實沒有,我一直在說線下實體書店的戰略。那么,這個戰略到底是什么?

答案就是將書店做成類星巴克式的社交化經營場所。

所以你看,我已經將標題寫成這樣了:《線下實體書店的轉型生存》,不叫《線下實體書店的絕地反擊》,也不叫《線下實體書店的唯一出路》,更不叫《線下實體書店的瘋狂逆襲》。

為什么?活都活不下去了,還搞什么逆襲反擊,生存才最重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