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實體書店的轉型生存(2)
——101個商業思考之一
戰術
戰略定好了,戰術的制定就容易很多啦,反正戰術的制定全部圍繞著戰略來展開就對了,這樣吧,我們假想書店對面就有一家星巴克,嗯,事實上,永正圖書中心對面就有一家星巴克,來,想一想如何跟星巴克差異化競爭。
一、混業經營
混業經營,說白就是不能單單做書的生意,買書只有30%-40%的毛利,而銷售咖啡飲料的毛利卻可以去到60%-70%,再想想,一本書才三四十塊錢一本,是單次消費,而咖啡可以定價到二三十塊錢一杯,而且還是重復消費。
你說賣書還是賣咖啡飲料?
如何做?將賣計算機書籍的那個書架移一移,不是說我歧視程序員,其實是書店里計算機的書籍實在太舊了,簡直可以用來墊床底,將這些書移走,挪出一塊大約50平方的空地之后,就可以用來裝修用作咖啡區了。至于怎么裝修什么的,跑去星巴克看一看,或者去廣州的方所或者臺灣的誠品書店看看就知道了,咖啡臺,咖啡桌椅建議還是放在書店的中間,讓人一進來就被這書店的氛圍吸引。你想想,舒適的沙發,濃濃的咖啡香,還有富有人文氣息的圖書墻,逼格頓時比星巴克高出了幾個檔次。
還有,人家星巴克買咖啡滿十杯送一杯(我舉個例子,很少去星巴克,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書店買咖啡送書!送書還不夠,我們送暢銷書,而且還是店長寄語簽名版。
再來點狠的,我們送龍珠,送海賊王,送金庸全集,送古龍全集,魯迅全集,王小波全集,送我愛問連岳全集,從第一本送到最后一本!
二、活動空間
將書店打造成為一個社交場所,人來得越多越好,買書也好,喝東西也好,人聚集起來就啥都好辦,例如搞書籍,談話,影像分享會,通過創造獨特的文化體驗來喜歡讀者關注,停留和消費。
讀書分享會最正常的啦,一群人過來怎么也得辦個會員吧,辦個會員也得消費吧;桌游也可以放進來,大家花花時間聊聊天什么的,將他們留得時間越長越好,培養感情;留出一個角落來放投影,供學生,白領和創業者們搞什么地下項目,產品演說會,項目交流會等等,還有經典電影重播,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搞微電影試映會,儀式感搞得強一點,分分鐘就一炮而紅了。
妹子喜歡拍照,你就往書店左邊放一下哆啦A夢,hello kitty什么的,宅男喜歡動漫,你就往書店的右邊放一堆的海賊王,火影忍者什么的,書店不再是買書了,還要賣創意。賣創意周邊什么還有一堆可以說,這里就不說了。
做紅之后,也試試做深夜書店,做不了深夜書店,做深夜食堂。如果不知道什么叫深夜食堂的,趕緊去買一套《深夜食堂》放在書店里擺著。
總之,將書店營造成為一個文化的集散地,線下書店不再是賣書的地方,是交流和創造文化的地方。同時,要做就得做差異化,跟普通的星巴克拉開距離,將其他書店甩開幾條街,這個活動空間就得與其他的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