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畢業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為日本京瓷株式會社。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為KDDI,目前在日本是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這兩個企業集團曾都入圍世界500強。1983年創辦“盛和塾”,致力于向企業家塾生義務傳授經營哲學,現已經服務超過萬人。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創設“京都獎”,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
值得一提的事,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僅一年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并創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這個利潤也是全世界航空企業中的最高利潤。在這期間,他是“零工資”,更是把錢全給了員工。“只有把員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大家團結一心,經營者與員工的心靈產生共鳴,企業才能走出困境,才能獲得健康發展。”在他65歲時,選擇了在圓福寺剃度出家,把他所創企業的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選擇去提煉心智。這兩點都表現出了他的“純粹心靈”。
純粹心靈,是他認為成功的必要特性。“在排除一切雜念,專注于一項研究的時候,我感覺某種人生觀在心里萌動,并以此為基礎開始建立自己的哲學。我隱隱約約地意識到,這樣的人生觀或者說哲學是極其重要的東西。”這也指出了,他的另一個成功理念――經營哲學。他是人類企業經營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用哲學來經營企業的企業經營者。
稻盛和夫出身是科學家,出名是企業家,但本質上,是一位哲學家。不管是剛工作專門研究陶瓷的實習生,還是后來這么多成功的身份,他的人生的經營哲學都是從身邊的事迸發出來的靈感。
比如他的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熱情)*能力。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具備作為人應該有的正確的思維方式。
比如,人生的意義在于磨練靈魂。其中有個比較獨特的問答,是“你為何來到這世上”“是為了在人生謝幕之時的靈魂,比開幕之初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比如,熱愛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作為經營者,他有著名的《經營十二條》。明確事業的目的意義;設立具體目標,(像是王健林的小目標);胸中懷有強烈的愿望;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學會核算,預算等會計條例);定價即經營(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潤);堅強的意志;燃燒的斗魂;臨事有勇(具備真正的勇氣,對突發狀況的冷靜判斷,在充分了解風險的基礎上采取行動,能把信念貫徹始終);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勇于創新,敢于嘗試新領域);以關懷之心誠實處事(全員經營,全員參與);保持樂觀的態度,抱著夢想和希望,以坦誠之心處事(更多的對于創業者而言)。
除了這些,稻盛和夫還有他的《六項精進》,要謙虛,不要驕傲;每天反省;或者,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的著作有:《人為什么活著》、《稻盛和夫自傳》、《企業家成功之道》、《活法》1,2,3,4
稻盛和夫與中國也有交涉。1985年初,給當時的國務委員張勁夫介紹了他企業所研究的太陽能電池,并贈送了一套京瓷生產的太陽能發電設備。2001年創立了“稻盛京瓷西部開發獎學基金”,為西部地區有代表性的12所大學的品學兼優,生活貧困的學生提供獎學金。
以上,就是我認識的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