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調香師阿麗斯自認為是土生土長英國人,在倫敦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在一次偶遇預言師后她頻頻做噩夢。預言師說她是土耳其人,她須開始一段旅行,然后會遇見六個人再指引她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男人,伊斯坦布爾是他們的交匯地。阿麗斯并不相信預言師的話,但是一連串的噩夢讓她非常困擾,她的鄰居畫家戴德利鼓勵她并用自己得到的遺產來幫助她開始這段旅行。通過旅行阿麗斯尋找到了自己的根,身世的答案,失散的弟弟,香水的創作靈感,并且也找到預言師所講的第七個人——最重要的那個男人,竟然就是從一開始支持與陪伴她開始旅行的鄰居戴德利,而事實上兩人在一開始就互相暗生情愫。
這部小說被譽為令整個歐洲砰然心動的愛情療愈小說,在閱讀的時候的確可以隱約感受得到充滿異國情調的古都,感受得到書中最后主人公之間的書信往來字里行間的浪漫與甜蜜,故事中戴德利“緊相隨,常守候”的獨特愛人方式也是一大亮點,然而,我認為它還是一部關于尋找自己的小說,尋找真正的自己,通過親情、愛情、友情和我們的人生目標等。
都說,身體與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或讀萬卷書,或行萬里路。當下,我們很多人都愛旅行,然而旅行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借用前段時間看到的一段話“哪里沒有一角山水,半截樹枝呢?哪里沒有小橋流水,孤舟獨釣呢?哪里沒有春江秋月,風雨歸舟呢?山水有重人無重,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我認為旅行的意義并不是單純地到達一個地方看看那里的風景,也不是瘋狂地拍照留戀,而是在旅行中學會思考,將我們在旅行中看到的風景,將我們在旅行中遇見的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和我們的生活、工作結合起來思考,也許你會和阿麗斯一樣對自己的親情、愛情和友情有新的認識,甚至你也會同阿麗斯找到自己香水的創作靈感一樣尋得自己事業的激發點。同理,我想,閱讀也是同樣的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將我們自己和閱讀的內容結合起來,在閱讀中思考,而不僅僅只是追求量或者內容的新穎。
小說中,阿麗斯要找的那個人最后竟然就是一開始鼓勵她開始旅行幫助她去尋找那份愛情的鄰居,兜兜轉轉,才發現原來要找的那個人一開始就在身邊,但是,盡管如此,我們并不會覺得這一趟旅行就是不值得的,因為,通過這趟旅行,阿麗斯先找到了她自己,只有找到了自己,才能找到生命中另外的那個人,并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對方。
尋找自己,尋找內心深處那個真正的自己,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路上,愿你一路尋找,一路成長,一路歡笑,一路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