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本書都能整理出非常長一篇讀書筆記的。這本書短小精悍,邏輯清晰,通篇只說了一個道理:
天才是可習得的。
書的結構非常簡單明了。
Step 1:提出本書論點,天才=一萬小時的精深練習。
Step 2:在生理上證明一萬小時理論的科學性。此時請出“髓鞘質”。研究發現,反復精深練習可以促成髓鞘質生成并包裹在神經纖維上,使得脈沖電流可以更快更精準的將指令傳遞給肌肉,他精確地決定了每次肌肉收縮的強度和時間間隔,每個想法的形式和內容。
我們都是髓鞘質人,誰做的精深練習多,誰就能有更多的髓鞘質,那么他的動作更精確和迅速,因此成為天才。
Step 3:一萬小時精神練習來源于“熱情”。要如何堅持一萬小時,必定需要有一個點,可以點燃熱情,比如:
1、激情的言語。(鼓勵支持)
2、點燃明燈。(明確目標吧,榜樣力量)
Step 4:堅持一萬小時,還是精深練習,都是需要伯樂幫助的。伯樂分兩種,一種協助完成精深練習,他們自己有非常全面的知識,可以通過非常明確、簡潔的指令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達成精深練習。
第二種是啟蒙老師,在專業上雖然比不上第一種,但他們卻可以點燃學生初期的熱愛火花。幫助他們愛上練習,支持他們之后完成一萬小時的精深練習。
書里采用了大量的事實例子來佐證上面的這些論點。鼓勵所有人可以開啟自己的一萬小時天才練習。真正的是勵志!雞血!
看完這本書我的第一個瞬間,我想把這本書給寶貝湯團看,告訴他,你就是一個天才,只是還沒開始練習,我希望他可以對自己充滿信心,點燃他學習的熱情。可冷靜了一下,我卻產生了一絲懷疑。
KIPP,書里提到的一個典范學校。里面的學生都精深練習良好的舉止,并將進入大學作為目標,支持他們進行一萬小時的精深練習,考進大學。
然而,盡管這個KIPP項目中有80%的學生進入了大學,但作者也提出了,里面的孩子在舉止上彬彬有禮中帶有一點“虛偽的技巧”,比如“過于有力的握手,熱情地點頭同意,以及過度禮貌”。這種形象對我來說更像個書呆子,而不是一個富有創意,才華橫溢的天才。
而縱全書的舉例,大部分的成功案例在體育、藝術。而藝術也集中在樂器演奏,歌唱等原創性較低的領域。我不免產生一種疑惑,是不是這個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真的能適應與任何一個領域的天才?還是說,它僅僅只適合類似于“匠人”的領域范圍呢?
雖然我對本書的論點有一絲小懷疑。但是我依舊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湯團,就算不是每一種天才都能依靠一萬小時的練習達成,但無論什么領域,越早知道自己的所想,制定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努力,你就越越早有機會接近你的目標!
無論這個努力是一萬小時的練習,還是其他更有創意,更生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