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如何誕生的?
傳統(tǒng)觀點:在過去的150年間,我們一直都用達爾文提出的“基因與環(huán)境”(又稱“先天”和“后天”)這個模型來解釋。我們相信,基因賦予了一個人特殊的稟賦,而環(huán)境又提供特殊的機會發(fā)揮這些稟賦,兩者相結合就塑造了人才,就好像幾個幸運數(shù)字加在一起就產(chǎn)生一張中獎彩票一樣。此理論上的缺陷--斷絕了普通人的天才之路:無論是基因還是環(huán)境都是外界因素,是我們所無法控制的,內(nèi)心的主觀能動性在這個理論模型中毫無用處,我們努力還有用嗎?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中的觀點:達爾文的“基因與環(huán)境”模型更多的是強調(diào)外在因素的決定作用,那么“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就肯定了內(nèi)在動力的重要作用。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有三大要素:精深、激情和伯樂。融合這三大要素是掌握一項技能的關鍵,少了一項就會減慢這個過程。融合三者,哪怕只有6分鐘,可以達到一個月的練習效果。 這三大要素的具體詳情如下:
精深:精深練習×一萬小時=世界級技能
核心原則:任何領域的任何專家都需要經(jīng)過10000小時專心致志的練習,本書中“刻意練習”和“精深練習”基本上是一回事。該法則普遍的含義: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過同一套基本的生理機制獲得,并且該生理機制有生理極限,無人能幸免。 (切記:不是你什么時間開始“精深練習”并達到10000小時都可以,只能從合適的年齡,如文中提到網(wǎng)球運動員的應該從7歲開始練習)
精深練習是建立在一個悖論之上的:朝著正確的既定目標掙扎前進,挑戰(zhàn)自己的能力極限,然后不斷犯錯并加以改正。“我們一直在尋找可以不勞而獲的捷徑,這絕對是一種糟糕透頂?shù)膶W習方式。”
精深練習的竅門:設定一個稍稍超過自己現(xiàn)有能力的目標靶,盲目受挫毫無幫助,實現(xiàn)目標才能突破原有水平。
精深練習的三大秘訣:①組塊化:首先,技能學習者整體了解一項任務,花時間觀察你想學的技能,這一過程相當于在腦海中把技能具象化;其次,盡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礎的組塊;第三,花時間用慢動作練習,再加速,以了解其內(nèi)在的結構。(整個過程可以想象成學習舞蹈時候的情景:先看老師整體做一遍,然后老師分解每個舞蹈動作教授,然后我們慢動作練習,糾錯,慢慢地越來越快。重點是最后的慢動作練習部分,只有掌握了每個動作,最后整套舞蹈才能連貫。)②重復練習:精深練習并不是練習的時間越多越好,精深練習的前提是你必須處于最佳狀態(tài),效率極高,實際上每個人每天的精深練習時間一般在3—5小時左右。③嘗試體會:精深練習并不是簡單的掙扎,而是有目標的奮斗,選定目標、努力爭取、評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驟。不斷體會這種感覺,而且這種精深練習的感覺是可以習得的。
10000小時天才理論的生理基礎--髓鞘質(zhì)
才能密碼--髓鞘質(zhì)原理
1. 腦科學洞見第一條:所有的動作都是神經(jīng)纖維間溝通的結果。
2. 腦科學洞見第二條:技能線路鍛煉的越多,使用的越自如。大腦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種非常有說服力的幻覺:一旦掌握一項技能,就會感到收放自如,仿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3. “髓鞘質(zhì)是交流,閱讀,學習技能,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關鍵”。
4. 髓鞘質(zhì)的重要性:普遍性,通用性和無形性。
5.髓鞘質(zhì)給神經(jīng)回路包裹上絕緣體,髓鞘質(zhì)越厚,絕緣性越強,我們的動作和思維就越加精確和敏捷。
6. 復雜技能訓練中,沿著神經(jīng)回路產(chǎn)生精確的脈沖,發(fā)出信號把那條線路髓鞘質(zhì)化。訓練完成后就擁有了超強的線路。
7. 髓鞘質(zhì)無法逆轉,一旦技能回路包裹上了絕緣體,你就無法去除這層絕緣體,這就是為什么習慣很難打破。改變舊習慣的唯一辦法就是重復新動作以養(yǎng)成新習慣。
8. 髓鞘質(zhì)與年齡,髓鞘質(zhì)一直生長至30多歲,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輕松掌握新技能的關鍵時期。此后,髓鞘質(zhì)繼續(xù)生長,直至50歲,損失的速度將超過生長的速度,但人的一生都能夠髓鞘質(zhì)化。
激情:天才理論的動力燃料
根據(jù)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一個人只要一萬小時的精深練習就能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高手,為何只有少數(shù)人成為我們口中的天才?
答案:一萬小時的精深練習大多數(shù)人根本無法堅持。沒有對某件事情狂熱的激情,即使一個人具有強大的的毅力也很難堅持下去。
統(tǒng)治所有人的普遍原則:1)才能需要精深的練習。2)精深練習需要充分的能量。3)某些信號會觸發(fā)巨大能量的迸發(fā)。
激情一部分源自于你的內(nèi)心,另一部分源于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很多人都有偶像,在心中偶像常常激勵我們: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
書中給出了未來的歸屬感、安全感和稀缺性是激發(fā)熱情的原始信號,將來也可能有其他激發(fā)熱情的信號出現(xiàn)。未來歸屬感的激勵是我自身的一個例子:我小學到初中學習成績一直中等偏上。初二的某日班主任放學后突然單獨叫住我,告訴我我很聰明,只要我肯努力,一定會比我同村的其他三個女孩成績好,從此我開始努力,真的成為了我所在中學的傳奇人物。
伯樂:偉大的教練更像藝術,而非科學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凸顯了伯樂的重要。
在體育界,偉大的運動員一般是與偉大的教練聯(lián)系在一起的:郎平和中國女排,劉翔和孫海平,乒乓球與劉國梁……一匹好馬,必須要有伯樂來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人扮演著導師或者貴人的角色。我們熟知的體育界劉翔和孫海平,歌唱界的周杰倫和吳宗憲等。
導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兩個方面:1)為學生提供知識,糾正錯誤,提升技能,對應的是一萬小時人才理論中的精深練習的部分;2)利用情緒開關,調(diào)動學生的激情,在油箱中加滿愛與動機,對應的是天才理論中的激情部分。天才的教練應該同時具有以上兩種功能,但是這樣的伯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慚愧,自己做老師也是不合格的),事實上很多教練連其中的一條都沒能合格。所以,偉大的教練是藝術家,
教練有四大優(yōu)勢:1)知識矩陣,包括技術上的知識、策略、經(jīng)驗。這些深厚的知識并非與生俱來,也是隨著時間逐漸掌握的。2)洞察力,一個好的教練應該有鷹一般的視力,能夠洞察學生的內(nèi)心。3)簡明的指示,教練手中耳朵教鞭就像是魔術師手中的魔術棒,它可以將一個復雜的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步驟,最終達成目標。4)氣質(zhì)與誠信,一個偉大的教練應該是以德服人、以才服人,擁有強大的個人魅力并且能夠感染學生。
這本書告訴我們天才是可以后天習得的,除了自身的10000小時的精深練習、極大的熱情還有你的伯樂對你教導。如果我們能將這三者有機融合,我們也可以登上天才的寶座。
-----------------------------------------------------------------------------
【我在參加文魁大腦讀書會2016年閱讀年挑戰(zhàn)計劃,本年度我要閱讀書籍至少52本,目前閱讀第23本,請大家監(jiān)督。每周一本的基本任務沒有完成的,發(fā)微信紅包150元,一年沒有達標100本的,再發(fā)微信紅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