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一萬小時天才理論》-Daniel Coyle

“推翻你對天才的一切想象”。

看到書單的第一眼,萬分期待著這一本書的任務時間,而事實證明,我與天才的距離遙不可及,為啥這么滅自己志氣,因為有監督有計劃的情況下的一周一本書的讀書筆記,沒能如期完成。這是第二周的,我推到了第三周來寫。那么問題來了,第一周的《拖延心理學》白讀了么?

言歸正傳,《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是一本探討如何有效地努力直至成功的書。與普通的成功學作品完全不同,他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科學地進行精深練習,而練習的本質是促進大腦里髓鞘質的生長,他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開啟激情的大門,讓自己始終能夠積極展開、積極練習,他還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清楚地識別優質伯樂,以便更好的引領我們進行技能訓練,并獲得深刻感悟。

作者將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分為三大要項:精深、激情、伯樂。如何融合這三項便是掌握技能的關鍵。在書中,作者穿插了很多有趣的真實案例,用這些案例印證了一萬小時天才理論。

關于精深練習,作者舉了幾個典型的例子。如巴西足球人才扎堆出現的原因;美國林克的“藍盒子”模擬器;俄羅斯網球名將俱樂部等等,都論證了專注精深練習,大量訓練的結果。只有通過精深練習,深入地練習,才能培養出許多專業化的人才,精深練習是通向成功的鑰匙。

為什么專注的精深的大量的練習是通向成功的鑰匙,得解釋一個交髓鞘質的東西---一個讓神經學教授們驚嘆不已的物質。作者告訴大家,人沒做一個動作都是依靠腦海里的神經回路,就像電流一樣,而髓鞘質就是包裹在這電流外的絕緣體。這些絕緣體越厚,神經回路就會越精準、越快速地將信息傳達給肌肉,偉大的技能者就誕生了。而髓鞘質的厚度與練習的精深程度有直接的關系,這就是髓鞘質的作用,也闡釋了髓鞘質和“專注”技能的關系。

查爾斯*達爾文說我一直認為,除了傻子,人的智力上差別不大,不同的只是熱情和努力。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花兩個小時去專注的練習一件事,一年就是730小時,十年7300小時,也就是說以這樣的標準十多年我們都可以成為天才???其實天才我倒是不敢說,但是如果真的十多年專注在一個領域一件事情上,不是天才也是專家。

認識了髓鞘質這個關鍵的因素,知道專注精深練習的作用,作者還給出了如何專注、大量練習的方法。

第一式:組塊化。它又分為三個步驟;整體吸收,分拆組塊和放慢練習。

第二式是重復練習。

第三式嘗試體會。

好了,精深練習和精深練習的方法都有了,那要如何讓我們有力量堅持這種練習呢?作者給出了答案:激情。環境,語言都能點燃激情。不做贅述。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的出現,本身就是對平凡的我們的一種激勵。不奢望人人都能成為天才,但從本書中深刻認識到髓鞘質這種東西,和它的作用,自己在某一個領域或者技能上想要有所突破,至少是有機會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