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上期的朗讀者,是經別人介紹而找到這個節目,同時因為自己特別特別喜歡董卿,特別有文化底蘊的女子,很是敬佩。當許先生出來了后,讓我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經過時間打磨過的人生現在就在這里,他代表著時代的印記,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承力,老先生已經到了鮐背之年,95歲高齡,卻依然保持對世界的那份熱情,當談及自己的翻譯工作時,老先生是那往的激動,他顫顫危危言語中折射著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和他那不服輸不服老的精神狀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值得我們新世紀現代人學習的,一位老人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當談及他摯愛的工作時,是那樣的動容,讓人甚是敬佩。
他在70幾歲時被判定為直腸癌,醫生說他不過就有7年的時間,而他呢?并沒有因為被下發的死亡通告而退縮,而是一步步一步步的超著自己的夢想走去,每天保持著樂觀的心態,想著活一天就要過好這一天,不知不覺7年過去了,老師不僅沒有被病魔纏倒,而是在這一年獲得了翻譯史上的最好殊榮。為自己的事業奮斗到如今,老人說自己經常為了工作到凌晨幾點才休息,白天的時間不夠就擠時間,延長工作時間,直至工作到深夜。許先生在這樣的歲月里都如此的珍愛時間,而今天的我們條件如此之好,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利用自己的時光呢?有些青少年荒廢學業打游戲,整天無所事事,時間對于我們就這樣不值錢嗎?不知道今天荒廢學業荒廢時間的我們,到了人生暮年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看到老人燦爛的笑容,心理默默的動容,看著老師眼淚止不住往下流,為時代出現這樣的翻譯奇才而開心。一個人能一輩子堅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付出終生,確實是令人動容,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在許先生身上看到了時代的印記,看到了年輕的心靈,真的是身老心不老,很是敬佩。當老人談到自己印象較深的翻譯句子時,他激動的熱淚盈眶,講述著那份愛情,他在翻譯時也被詩句所感動,當場落淚,激動的顫顫巍巍張著嘴巴說著那段動容的愛情故事,向大家分享了當時和妻子的戀愛故事,臺下的觀眾們也被這位偉大的翻譯家所感染,淚流滿面。老人的累詮釋著這個時代的印記,時代在老人身上深深地體現了出來,當時的愛情多么珍貴與專一,在那個牽了手就是一輩子的年代,最簡單的愛情最珍貴。讓人想起今天上了床都沒有結果的時代反差有多大?我們可以思考下,這種變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是什么變了?人心還是社會?
我想說的是不論什么時候,都要保持一顆愛心,愛事業,愛家人,愛祖國,無論什么時間都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看待事物要樂觀向上,認真的過好每一天~不枉此生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