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說,這個院門,15號那天塌了。
2017年7月15號,早上按計劃出門,帶侄子去北京天文館,剛到地方,就收到消息說外公過世了,內心沒有特別意外,因為外公93歲了,這個消息隨時會來,但也仍然有些意外,那個中氣十足、大嗓門的外公竟然走了……
于是迅速買好了票,按耐住情緒,陪孩子在天文館轉悠了一上午,終于在中午時分,飛奔回家取行李,然后趕上3點的高鐵,7個小時之后,回到老家,特別怕等到第二天,都來不及見外公最后一面。
上次見他,是2月21號上午,我上飛機前去小姨家看他,外公坐在門口曬太陽,因為貪吃幾口粽子所以去醫院住了幾天剛回家,那時候精神狀態比較一般,不像過年時節和我們在一起時的興奮,我說外公你要自己多注意不要再吃多了,他說肯定的,以后不會了,我囑咐他說要好好保重身體,他說好,我說等zk(我弟)結婚的時候我再回來,他說好,你去吧。沒想到,這就是我們最后的交流了。
我上中學之前,除了上學時間,基本都混跡在外公家及那個村子,還記得五六歲時,外公下河撒網捕魚,河有十來米寬,外公逆著水流往上走,我在岸上提著水桶跟著,因為岸上的桔樹,還不時需要繞一下,但眼睛一直離不開外公和網。不記得捕到多少魚,但是那個收網的身影始終在我腦海里,后來那個漁網用的越來越少,以致于最近幾年我在外公的老房子里已經沒再見到了。而我,直到外公90歲生日時才想起來,他下河網魚時也已經有花甲之年了。
外公比我大六十歲,我知道他年輕時當過兵,但記住更多的還是他的隨和以及像孩子王一樣的帶我們玩。比如為了幾個小孩而在水田里種下的荸薺,收割的時候,要放一把火,把上面的葉子都燒了,然后一個一個的挖出來……,我一直記得那是冬天的事,南方總是陰冷的天氣,但也擋不住外公下地的熱情。比如知了,還是小孩的我們,多熱都不怕,驕陽似火的大中午也會跟著表哥們出去爬樹釣魚釣青蛙抓知了,那時候常有人說小公主變成野小子,但外公從沒說過我,每次回家,掏出逮到的知了,外公外婆就會幫我烤了,香香的,飄滿了我的童年。
外公做飯很好吃,盡管我媽把我們教成右撇子還常常說左撇子多難看,但外公是不折不扣的左撇子。左撇子外公做出來的飯菜特別好吃,每次去外公家,從來不愁吃,總是可以想吃就吃,從來不擔心不夠,哪怕我二十多歲再去外公家,也常常都只是打下手,外公主廚。有一次,外公炒粉干給我們吃,我們吃的肚皮溜圓,還剩下些,外婆用開水洗過兩遍(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生病而禁了鹽等各種調料)還連連咂嘴夸好吃,然后一面又有點自責不該偷嘴。有時候,外公會突然提回來一捆讓人以為是木柴的粉條,然后可以把這個平時只能叫菜的東西當飯吃個飽?;蛘撸嗷貋淼氖窍憬?、葡萄、菱角等等好吃的,然后故意說“哎呀,這東西你吃嗎?”那個帶著笑聲的大嗓門,一直陪著我。
夏天,沒想到外公選擇在夏天離開了。以前的夏天是外公在竹躺椅上,我們在竹床上蹦跶和午睡,睡醒了就爬梯子去二樓翻箱倒柜,找出外公當兵的證件,或者小姨上學時買的連環畫,然后一直看到外公外婆喊我們洗澡吃完飯。外公洗澡一定要去河里洗,表弟們常常跟著外公下水,因為女孩身份而被爸媽禁止下水是我始終的遺憾,水里的美好時光,或許是表弟們和外公的特別記憶吧。
其實,外公一直身體都很好,尤其是他那宏亮的嗓門,真正的先聞其聲后見其人。中學以后再去外公家,不像小時候那樣長住了,總是當天去當天回,每次去也不用打招呼,去橋頭、麻將館、老年活動中心,總是能找到他。那個時候,外公已經早上出門散步到幾公里外的隔壁村或市集回來了。外公一直身體很健朗跟他的鍛煉也很有關系,這一點,我媽還有我這一輩都很贊同和驕傲。哪怕七八十歲時的外公早上散步然后坐個車去幾十里外的市里玩一圈再回家,或者跟大家說報名旅游團去哪里玩,大家也很少擔心,比如八十歲爬上八達嶺長城最高烽火臺,也更多的是讓我們自豪。事實上,外公從來沒有出過意外,直到86歲那年為了扶旁邊老太太而讓摩托車撞傷了腿,恢復之后,雖然仍然腿腳利索,但外公就不再外出旅游了,散步也不再走很遠了,常常就只在村里轉悠,慢慢的麻將館就去的多了。有一次自己爬樓梯修電燈摔了下來,雖然沒受傷,但對外公內心的打擊應該是有的,用我媽的話說“該服老了”,那時候,我第一次感覺到,什么都不在話下的外公,似乎有點年紀大了。
但我也還是不怎么承認外公年紀大的,他一直生活自理,一直還到處走走,一直還會去打麻將,我甚至從來沒想過他會離開。我的孩子出生時,外公還抱著她照相,然后再大一點,一歲多的悅小妞兒很怕他,因為他耳聾嗓門大,再大一點,兩歲多的悅小妞就很喜歡和太公玩了,過年那會兒,外公用面團給她捏了個小人兒,悅悅開心的只嚷嚷要跟著學。直到91歲那年冬天,特別冷的那個冬天,我們在悅小妞奶奶家過年,外公突然就進了ICU,還一直住在醫院過年,媽媽說外公被捆綁在床上時,大家都擔心他挺不過去,還好,外公足夠堅強,但同時醫生也明確表示,外公的各項器官都老化了。得到這個結論的時候,內心充滿無奈,那個無所不能的外公,難道真的老了,真的隨時就有可能要離開我們了?外公出院后,我再見到他說,雖然他還是能談笑風生的說自己的身體,但說起肺部基本全部老化時,他也明顯的停頓了一下,然后又繼續告訴我們,老了,總得有那么一天的……
我從來沒想過外公會在炎熱的夏天離開,總擔心的是南方寒冷的冬天。意料之外,外公去世那幾天,天氣一直特別熱,天天都是39-40度的高溫。炎熱的天氣里披麻戴孝確實相當不舒服,但每每想到這是對外公能盡的最后一點力,大家就都堅持了下來,按照習俗,重走著外公生前常走的那些路,我總在想,外公上一次走在這里是什么時候,那時候的他是不是仍然走路快的帶風,還是會走一段歇一會,這些年在外面,我已經沒有再陪外公走過這些路了,我們上一次一起,或許已經是十幾年前了…
我沒想到,我們最后一次在一起,居然是在火化場,看著外公被推進火化爐,眼淚就那么一直一直往下掉,真的再也見不到他了,悅小妞陪我跪著,眼巴巴的望著我,后來,再有人問她太公去哪里了,她會說“被燒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外公走的特別安詳,媽媽說外公1號就接到我們家了,因為肺積水,3號去醫院一直住到11號才回家,醫生說老人家很好了,一周后來復查就可以,奶奶說看外公回來后還開玩笑說這次回來要活到120歲了,14號晚上,爸爸媽媽、奶奶、外公還有說有笑的在聊天,媽媽幫助外公擦洗完才去屋里睡覺,沒想到早上起床發現外公已經安詳離去,就像平常睡著那樣,以至于媽媽最開始只是以為他要多睡會兒。
再聊起來,是外公出殯之后,大家忙完喪事坐下來,仍然唏噓感嘆,我想著,雖然沒有陪在外公身邊到最后一刻,但至少外公生前我們都盡量對他好,我每次回家都會去看他,帶點吃的帶點紅包,弟弟妹妹們也一樣,爸爸媽媽則是隔三差五就過去看他,外公到我們家住時,爸爸媽媽也是用心的安排飲食起居,或許爸爸媽媽最大的遺憾還是這次外公出院后忙于地里的莊稼而陪外公聊天的時間少了,我想,外公應該是放心和安心了,我想我們的付出應該可以彌補留下的小遺憾了,所以外公才選擇在大女兒家,在夜里,自己一個人安然離去。
那個中氣十足、笑聲朗朗的外公走了,那個八十歲來北京爬長城還不忘給我帶一大袋蜜桔的外公走了,那個做得一手好菜的左撇子外公走了,那個會到處逛游會在麻將館打麻將會坐在門口曬太陽的外公走了,那個我們都沒來得及說再見的外公走了……愿外公一路走好,愿外公外婆早日團聚,愿來生我們還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