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七夕,給一個單身的女性朋友介紹對象。
男方條件還不錯,年齡、外貌、收入都優于女方,是個人品還不錯的技術男。
你現在還單身嗎?我問。
怎么啦?
想給你介紹個對象,不過關鍵還要看你的態度。
隨后我告知了男方的一些基本信息。
我喜歡高富帥,可是人家會喜歡我嗎?盡管距離并不遠,可是我不想離開南昌。
…………
許久,我淺淺的回了一行字:
你一直沒變。
她很是疑問,隨即告訴我她仍然和那個大她17歲的男的在一起。可是她并不喜歡他,只是沒有辦法。
我為她感到悲哀,沒有感情的生活只是因為沒有更好的個人選擇而一直將就。
在她的思維里幾年來一直延續著因為~所以的習慣性思維,而所有的源頭一直指向外部。
世界那么大,外界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語都能讓你根深蒂固,那我們自己到哪去了呢?
在朋友的習慣里,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暗示)而和一個并不喜歡的男人在一起(慣常行為)只是為了逃避孤獨和寂寞(獎賞)。
事實上,在現有條件下為了達成朋友的想法逃避孤獨和寂寞,她還是有很多選擇的,比如:
學習一項技能或愛好,舞蹈、茶藝、插花等;
參加形式多樣的團體組織,志愿者、俱樂部、暴走團等等;
朋友后來問我,怎樣才能改變?
我呵呵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