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說一個人成年以后的性格會是怎樣,從他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其實這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的。因為一個人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會造就他成年以后的性格。
一個人的習慣會決定他以后的很多東西。讓我們從《習慣的力量》這本書里面了解習慣,了解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如何通過改變習慣而改變我們自己的人生。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習慣。這是告訴我們要了解什么是習慣,就要找出習慣的回路。
回路,從物理學上來講,就是物質的運行過程。習慣也是一樣,要找出習慣的運行過程。
習慣的運行過程包括三個方面: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
『找出習慣回路』
習慣回路就是習慣的運行過程,它包括三個部分: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暗示是引發(fā)習慣的條件,如時間、地點、情緒等一些特定的外在因素,慣常行為是具體行動,獎賞則是習慣形成的動機。
比如說有的人不開心的時候就喜歡購物、花錢。在這個習慣回路里不開心就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夠不花錢,則是自己的習慣行為,獎賞就是發(fā)泄心情。
找到了這個習慣回路以后,我們就要想如何改變這個習慣。
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不開心就會去購物,通過購物、花錢來發(fā)泄心情以后。我們就可以通過自己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要改變習慣的回路。
比如說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心情不好,又不想改變獎賞自己的時候,可以通過改變行為而達到放松心情的目的。比如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去看一場電影,去和朋友們一起打一場球。這樣就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當這樣嘗試之后如果你能發(fā)現(xiàn)用不同的行為方式也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就可以對自己重建新習慣。
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就做一些小小的運動,讓自己的身體及精神集中在運動上面,自己的注意力。就能慢慢的養(yǎng)成一種新的習慣,對舊習慣進行替換。
總之,習慣不是一天就能養(yǎng)成的。不好的習慣可以通過找到習慣回路改變習慣行為而改變。通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改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