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計劃完成情況
個人
1、閱讀完《高效演講》
30%完成
2、參加點評孵化營開營儀式
100%
家庭
1、制作星雨的成長檔案——春天在哪里
80% 剩下部分照片未粘貼
2、陪伴星雨閱讀、英語打卡不至少3天
100%
新增
1、參加一次磨課學院點評復盤會?
2、單位加班4天
3、周六上午一家人逛公園
4、周六下午新家家具進場
5、周日星雨發熱,去了兩趟醫院
【反思&總結】
1、反思工作
當面對一個艱巨的任務,感到焦慮時,該怎么辦呢?從這周處理焦慮過程中我有三點感悟:
1)實事求是 對 “可以做到什么,努力一下可以做到什么 做不到什么”進行客觀評價
2)積極主動 ?接受現狀不是消極,而是在現有條件下爭取最好的結果
3)勇于承擔 ?自己選擇達到或者能夠達到的最好結果,可能不是別人最好的預期,為此產生的結果和影響要勇敢地承擔
當我在下班時接到一個在15小時后就要制定出工作方案并組織上會研究的任務后,我是感到萬分焦慮的:
1)不知道怎么做,有對未知的恐懼
2)沒有時間去做,有時間不足的焦急
3)不能高質量地完成,有對失敗及影響的擔憂
仔細審視自己的情緒,我發現從根本上說我焦慮的是害怕他人對我的負面評價以及造成的影響。
在客觀評價了自己的能力以及愿意付出的時間之后,我意識到在15小時內我不可能做到所有要求做到的事情,我決定本著實事求是以及要事第一的原則做出取舍:
1)做完一部分最重要和緊迫的工作
2)忽略一部分不太重要的工作,包括:不為主持人寫主持稿;領導發言稿不做進一步修改
不得不說,這個決定讓我感到不安。
不安的是:這不是領導想要的最理想的結果。我害怕因為沒有達到領導期待的結果而受到指責。
但另一方面,我也為自己敢于做出實事求是的決定而感到驕傲。我的焦慮感也隨之減輕了許多。
第二天開會的結果事實上是有些尷尬的:領導拿著我的發言稿前前后后翻看了數遍,最終他放下了稿子,開始了他的即興發言。面對這樣的尷尬,我暗下給自己打氣:忍住尷尬,下次繼續努力。
在后面具體實施方案的過程中,我還遇到一開始想到或者沒有想到的各種困難:
1、做了方案,但具體操作方法仍然不明確,怎么辦?
2、我做的先期工作不夠精準,增加了各組伙伴的工作量,怎么調整?
3、各組的任務和進度不均衡,怎么處理?
4、有的伙伴沒有數字證書/數字證書不可用,影響工作,怎么辦?
5、各組的排查結果描述不一,需要統一標準,怎么統一?
但是我發現我已經能夠較好地處理我的焦慮感了,讓我慢慢淡定地下來最主要的兩點是:一、自己心態的調整:實事求是、積極主動、勇于承擔;二、得到支持——來自領導和伙伴們支持,我不明白的地方,我跟他們討論,征求他們的意見;我分配到每組的任務,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地完成。
這個過程中,我還有另一個領悟:成長其實不需要在特定的地方和事情里,而在任何經歷里。我以往更多地把工作當作掙錢的方式,而去參加各種活動,上各種課程才算是學習、成長,這一次我發現在做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學會妥善地安排工作和生活、學會與同事們溝通合作,就是學習,就是成長。
2、關于演講的反思
一、學習了很多演講的知識,卻還是不會演講,怎么辦?
比如,如果我想把這周工作經歷變成一篇演講,該如何設計呢?
思考梳理階段:
第一、這周的工作經歷,我的收獲是什么?/如果有1234點,那么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 ? ? ? ? ?這個收獲解決了我的什么問題?
第二、聽眾感興趣的是什么?
? ? ? ? ? ?聽眾是誰?聽眾在什么場景下會遇到什么想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我想要給到聽眾的收獲具體是什么?
組織表達階段
兩種方式:
一是以聽眾為主角,演講者作為引導者
聽眾是誰?在什么具體的場景下?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二是將聽眾帶入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故事啟迪聽眾
自己在什么具體的場景下?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的?
組織表達時應該時刻去檢視:
跟聽眾有什么關系?
聽眾聽得懂嗎?
聽眾記得住嗎?
聽眾帶得走嗎?
具體如何做到?
1)開場、正文、結尾
開場——1)從聽眾熟悉的場景、事物、問題切入;2)讓聽眾產生一個疑問/目標或者說讓聽眾跟隨演講者一起產生一個疑問/目標
正文——1)金字塔結構:一個主題、三個要點;2)故事結構
結尾——1)激勵行動;2)主題升華;3)頭尾呼應
2)運用手法
聯系、講故事、說服、解釋、展示等
3)注意措辭
多用你/我們,少用“我”
4)共創演講
帶入場景、互動
二、如何點評一個演講?
聽眾角度:
1、 我對這個演講感興趣嗎?
2、我聽懂他的演講了嗎?
3、他講得我信服嗎?
4、我從他的演講從中收獲了什么?
5、對我會產生了什么影響?聽完我有什么決定/改變?
點評人角度:
1、聽眾對這演講不感興趣,可能是什么原因?
1)跟聽眾無關——演講者沒有考慮聽眾是誰?聽眾想要解決什么問題?
2)只有干貨、沒有例子
2、聽眾聽不懂演講,可能是什么原因?
1)點多且無中心思想
2)有中心思想,但沒有明確點出
3)邏輯不清晰
4)專業詞匯難懂
3、聽眾不信服演講,可能是什么原因?
1)有中心思想,但理由、依據、事例不能支持到
4、聽眾不能從演講中收獲,可能是什么原因?
1)演講者給到的思想不明確
2)演講者給到的內容是泛泛而談、老生常談
5、聽完聽眾沒有想要作出改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以上這些沒有做到
2)缺乏情感、情緒的感染
總結一下,點評者可以做的事情:
1、是否與聽眾有關?
幫助演講者具化聽眾和聽眾的需求點
2、有無明確的中心思想?
演講者提煉概括出一句話思想
3、單一中心思想還是多個思想?
幫助演講者聚焦一個具體的中心思想
4、理由、依據是否支持到中心思想?
幫助演講者理順邏輯
5、有無不好理解的內容?
幫助演講者選擇合適的方式進一步澄清
6、中心思想可否進一步深挖提煉?
幫助演講提煉更有價值且新意的中心思想
7、情緒感染是否強烈?
幫助演講者改善細節描述
以上作為我努力的方向。
【下周計劃】
個人
1、4月18日-5月2日 AACTP點評孵化營教練 ?每天1至2小時
家庭
1、照顧星雨感冒
工作
1、爭取不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