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毕肟创藭暮闷嫘脑从谶@句話所帶給我的震撼。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有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態度由選擇決定,人生由態度決定;你,是一切根源!
? ? 第一部分:在集中營的經歷
在惡名昭彰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人性的觀察與對生命意義的探索。為什么在同樣惡劣的環境下,有人表現像圣人?有人表現的像豬玀?其實,在人的內心里,這兩種可能都有;這些表現是自己所決定的結果,而不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改變外在命運的是你的內在力量。要想恢復一個人的內在力量;首先,讓他看到未來的某個目標;其次讓他意識到生命的意義,并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同樣在集中營,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幸免于難?是因為他們尋找到了生命意義的途徑:
(1)通過工作(做有意義的事);
(2)去愛(關愛他人);
(3)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唯有從工作中、在愛中尋找生命的價值,才能改變自己。
如果說生命有意義,那么遭受苦難也有意義;因為苦難、厄運、死亡是生活不可剝離的組成部分,沒有它們,生命就不完整。而人的偉大之處在于面對苦難卻依然積極樂觀,這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人應該具備的心態。活出生命的意義!什么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這種價值來自于生活的目的,來自于理想,來自于責任。
當我們把磨難當作是命運對自己的不公的時候,就是產生抱怨情緒,結果正如己愿,命運似乎最不眷顧的就是自己。如果換一種思維,把磨難當作是生活的反饋,并以此為動力,改變自己,超越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一念一世界!人生就是這樣,在一些人身上,哪怕“壞事兒”最終也會變成“好事兒”。
? ? 第二部分:意義療法
意義療法是一種在治療策略上著重于引導就診者尋找和發現生命的意義,樹立明確的生活目標,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和駕馭生活的心理治療方法。意義療法主要是對兩種心理障礙的治療:“存在之挫折”或“存在之虛無”。
在面對痛苦、內疚和死亡時如何保持樂觀?作者把這種樂觀稱之為:悲劇性的樂觀主義,即身處“三重悲?。ㄍ纯?、內疚、死亡)仍然并且一直保持樂觀的情緒。方法如下:
(1)將生活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或建設性的因素;
(2)從罪過中提煉改過自新的機會;
(3)從短暫的生命中獲取負責任的行動的動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樂觀需要理由,而非強迫。例如:當你不開心時,你一直告訴自己,你一定要開心,來來來,笑起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皮笑肉不笑,達不到實質性的療效;當你真正投入做一件事取得成果而開心時,這個時候的笑,才是發自內心的。
書中提到的“矛盾意向法”對緩解和治療心理恐懼有不錯的效果:(1)當恐懼導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現,怎么辦?這時可以用面對、逆轉、幽默的方法引導,直到他以相反的愿望取代原來的害怕。(2)對于因過度渴望使其希望的事情變得不可能,可以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失眠患者,建議不要對入睡過度關注,應以不睡覺替代,做與睡覺相反的事,這樣很快就能入睡了。
合上書,再一次為偉大的生命致敬。一本好書,不僅可以讓你收獲知識,也可以讓你收獲經驗;只有不斷的收獲,我們的人生才會越來越豐富,視野才會越來越開闊。過去已無法改變,唯有著手于現在,放眼于未來;從現在開始,努力積累,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才能更好的活出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