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喜歡簡單的東西,他有簡單的四條黃金法則去選擇股票。
公司是穩定并且容易理解的,因為這些股票是可以計算的,他可以預計這些公司未來的收益,他從來不會投資一些公司是他不能理解的。
公司有長遠的前景,他會投資一些公司可以運作10年20年的,公司的產品在未來也是人們所需要的。
公司有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著公司,有很多公司都會有很多的負債,一個好的領導者能夠把這個平衡的很好。
股票價格一定是被低估的,他永遠都不會買一些過高價格的股票,他會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如果股票內在價值是30元,他可能要20元才會選擇去買。
首先,先來說一下法則四,如何判斷價格是不是低估,從前三篇文章,我們學會了市場價格,凈利潤和股東權益。
珍珠奶茶店:
市場價格 ? 10元
凈利潤 ? ? ? ?2元
賬面價值 ? 0.7元
對以上數據不了解,或者忘記的,可以回顧一下之前的內容。
價值之父格雷厄姆就把以上三個因素綜合起來,
市盈率(p/e) = 10/2 = 5
回報率 = 20%
如果你自己去網址看一些公司的資料,你會看到市盈率,市盈率其實代表一下意思:
市盈率=25 回報率=4%
市盈率=15 回報率=6.6%
市盈率=10 回報率=10%
所以你看到珍珠奶茶店,市盈率是5,這個回報率是非常高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越低的市盈率你的安全邊際越高。
接下來再來看看賬面價值(股東權益),我們可以用市場價值和賬面價值算出市凈率。
市凈率(price-to-book value)可用于投資分析。每股凈資產是股票的賬面價值,它是用成本計量的,而每股市價是這些資產的現在價值,它是證券市場上交易的結果。市價高于賬面價值時企業資產的質量較好,有發展潛力,反之則資產質量差,沒有發展前景。優質股票的市價都超出每股凈資產許多,一般說來市凈率達到3可以樹立較好的公司形象。 市價低于每股凈資產的股票,就象售價低于成本的商品一樣,屬于"處理品"。當然,"處理品"也不是沒有購買價值,問題在于該公司今后是否有轉機,或者購入后經過資產重組能否提高獲利能力,是市價與每股凈資產之間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著風險越低。
市凈率 = 10/0.7 =14.3
這代表著如果你話14.3元買這家珍珠奶茶店的話,你的賬面價值可以獲得1元。這個情況并不是太好。這個數值也和市盈率一樣,數值越低,你的安全邊際越高。
來看各種數據代表:
市凈率= 5 安全系數=20%
市凈率=2 ?安全系數=50%
市凈率=1 ?安全系數=100%
市凈率=0.7 安全系數=143%
如果你買的公司市凈率是5,你投資100元去買這家公司,如果這家公司倒閉了,你最后可以拿回20%,就是20 元。假設珍珠奶茶店市凈率是1,你投資100,000元去買,如果你再馬上把他所有資產賣了,你也可以獲得100,000元。市凈率越低并不代表越好,如果市凈率過低,也有可能是因為是公司的獲利能力非常的差。市凈率和市盈率兩者之間需要平衡。
巴菲特會找一些公司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很低的公司,他一般會找公司的市盈率是低于15的,意味著回報率是大于6.6%的公司。接著是市凈率,他會找一些市凈率低于1.5,安全系數是67%的公司。
最后,巴菲特就干脆把這兩個數據相乘方便看,最后的出:
市盈率*市凈率
15*1.5 = 22.5
因此他要找的公司兩者相乘最好是小于22.5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快速找出一家公司價格會否合適,巴菲特以前有一本手冊里面綜合了很多公司的這些指標,他會直接從這本手冊挑出一些符合小于22.5的公司,然后再進一步分析。
再來看看小明的珍珠奶茶店:
5*14.3 = 71.5
小明的公司是不符合這個巴菲特這個標準的,價格是過高的,因為他沒有安全邊際。
最后,有些時候一些看起來很高回報率的投資,其實也意味著很高的風險。千萬不要想著買了一個股票過了一天就可以發財,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貪心而打破自己的選股原則,如果你每年能夠有15-20%的回報率,你已經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投資者了。
如果你的投資是建立于別人的意見上,你遲早會在股票市場吃虧的,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全世界可能都會建議你去買股票。金融海嘯發生之后,全世界都覺得世界經濟將會奔潰,股市不可能再恢復了,而如果你學會了我以上判斷公司的價值的方法,你就會發現,這個時候其實遍地都是黃金,卻沒有人敢撿。這些時候你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去判斷該不該買股票,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樣在股市上永遠都只是被宰割的那一個。
最后用巴菲特的一句話總結
“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開。”
阿貓提示
1.公司的市盈率是低于15的,市凈率低于1.5。
2.或者兩者相乘低于22.5
2. 聽說贊和分享會給人帶來好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