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帶孩子們去吃早餐,大女兒先下樓,留我和小寶走在后面慢慢走。就剩幾個臺階時,鄰居從后面抱起了小寶,抱到了樓下。鄰居覺得她幫了小寶的忙,可小寶卻不領情,卻堅持哭鬧著再走一遍。
原來,小寶覺得她可以勝任自己下樓梯這件事,這件事讓她對自己有了能力感和成就感,而鄰居的幫忙卻破壞了這種能力感和成就感,她當然不干。我順了她的意,讓她再走一遍,這下就沒事了。
小寶愛吃魚,我特地去菜場給她買新鮮的鱸魚。為了避免小寶亂跑,我向她求助:“媽媽不記得哪里賣魚了,你能帶我去嗎?”小寶很樂意地牽著我的手,把我領到了我們常去的那個攤位前。買好了魚,小寶堅持要自己拎,一直幫我拎上了車。
今天的天氣不是太好,天空中烏云翻滾,還起了大風。我引導小寶望向天空,告訴她:“烏云!”,小寶也跟著我說“烏云”。我告訴她要下大雨了,不一會兒,雨就下了起來。
我和她回憶起動畫片《小豬佩奇》里下暴雨的場景。我告訴她:“下大雨時最好待在屋里,如果在外面,一定要穿上雨衣,雨鞋,戴上雨帽。”小寶補充了一句:“可以打著傘。”
我們還回憶起了豬爸爸和豬媽媽帶領孩子判斷雷聲越來越遠的辦法,那就是數數。如果雷聲和閃電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這說明雷雨正在離開。
所以,當我和小寶聽到雷聲時,小寶沒有一丁點兒的害怕,她感覺很興奮,她終于認識了什么是雷聲,并且親耳聽到了它。
吃晚飯時,女兒急著和同學下樓玩,匆匆扒啦幾口就走了。小寶急著追姐姐,也沒好好吃飯。
到了睡覺時間,小寶卻要吃飯,還要我陪著。當時我的能量已經嚴重不足了,我說:“你自己吃,媽媽要睡覺。”小寶大哭不已。我那時不知怎的,卻試圖跟小寶講道理,說了一些諸如吃飯時要好好吃飯,睡覺前吃飯影響睡眠,還影響消化之類的話。
我忘了小寶聽不懂我說的話,而且平常都是我告訴其他父母不要給孩子講道理,而自己卻犯了這樣的錯誤。小寶也只是想讓媽媽陪著而已。
小寶右手緊緊抓著我的手,左手拿筷子吃飯,可能是太餓了,吃了好多的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