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房子》作者曹文軒,我和作者是本家。
? ? 讀《草房子》是我小侄女的寒假作業中的一個任務,也是一個必讀必做的,是語文老師留給他們班同學的寒假任務。
? ? 我小侄女已經上五年級了,是個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大家都一致認為她是個很稱職的小學生。每天早早起床,適合自力更生的孩子。其實從很小她就自己穿衣、穿襪子、穿鞋也包括系鞋帶;雖然現在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寶,但是我小侄女確是一個很獨立的小女孩。早晨起來迅速穿好衣物,迅速洗臉、刷牙、擦香香。然后就是準備好自己的書包,吃早餐,去上學。
? ? 這個寒假(2017年),老師留給了他們一個閱讀任務,就是將《草房子》讀完并寫上讀后感。
? ? 我是伴隨著每天聽著她讀、看,也就記住了一些情節,隨后我也就下定決心將這本小書讀完。
? ? 在讀的過程中,我徹底擁有了一種感覺,原來讀書、看書,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以前總是聽人家說:文字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包括特定環境下的語氣。但是文字在小說中,就不一樣了,文字給小說賦予的感情色彩很濃烈。如果你用心讀了,你會從中體會到作者或是屬于你自己的那種感情和感觸。
? ? 小說中的文字給予讀者想象的空間太大太廣太豐富。起初,我也就是抱著讀讀看的態度,就當是一種消磨時間的物件,但是在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的讀進去后,突然覺得我走進了這個故事中。有時候會回味,有時候會隨著自己的思路去想會發生哪些趣事、哪些感動的事、哪些所料未及的事。種種的吸引力簇擁著讓我讀下去,有時候想一下子就讀完。
? ? 不是只有看到畫面,你才會情緒波動,只要你看進去了,看到感動的字眼,你就會淚水在瞬間要涌出眼眶;看到搞笑的字眼,你的嘴角不自覺就上揚了起來。這些都是作者的寫作功底,能夠牽動讀者的情緒,這既是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的功力所為。真的是那種描寫景色時,你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那種場景,描寫人物時,你就會在腦中留下了印象,感覺下次見到時定能知道他是誰。其實不論是讀書還是看劇,只要看進去,就覺得很有意思,越來越有繼續探索下去的那股勁。
? ? 我算是個港劇迷,閑暇時間總是會找到一部來細細品味。也算是港星粉絲,也有幾個自己喜歡的港星,感覺他們的演技已經滲透到骨髓里,塑造的人物無可挑剔,可以說不是演出來的,而是靈魂深處就是這樣的。
? ? 成長的感覺大概就是對事物的辨別層層遞進,為人處世更近乎情理,不給他人帶去煩擾,懷揣一顆平常心,身心正,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