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寫案例分析作業,有哪些具體的收獲?(思維方式、運營方法、運營知識)
2. 通過看其他同學的作業和點評,有哪些具體的收獲?(思維方式、運營方法、運營知識)
3. 在實際的工作中,已經開始有哪些具體的變化和運用?
前言
剛開學的時候,雄心壯志~ 每天(前七天……)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小小感受,看到周圍的同學互相鼓勵也互相學習。印證了船長的邏輯矯正,不是因為優秀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業,而是因為他們持續努力地用心寫好作業才一步步成為了優秀的人。 看到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有什么借口偷懶呢!?感謝G組所有小伙伴的并肩作戰,給堅持完完整課程的自己一個贊!借著七夕的節日氣息(和藍盆友的禮物,嬌羞臉~~),獎勵一下自己~ 不想刪除這些經歷和感受,不喜直接跳過吧~?
【Day 1】
10:05
昨晚見了小組群之后,其實聊過幾句和看看大家添加好友時的細節,能夠Feel到各自性格不同~?
爭當第一還真不是我的風格,也就是大學辯論賽的時候有這種想法?
回到“不能有裸辯的態度,但要有裸辯的能力”時代~ 加油吧!
20個Why,一下子還真沒那么容易寫出來。應該分幾個類型模塊,每個模塊寫幾個問題會比較清晰和容易一些。
23:01
沒有想象中的容易,可以說是一個個擠出來的…… 加油撕裂吧腦袋!
被選做G組的組長了~ 怎么每次都不知不覺的就變成這個角色?哈哈 讓我來提醒大家吧!
下次要提前一天寫作業,就可以早交了。
【Day 2】
10:18
開始寫30個優點啦~ Fighting?。ㄔ趺措[隱優點擔心工作日完不成作業啊……)
13:00
今天當了回早鳥~ 早早就交了作業??赡苁侵白霎a品運營的緣故(Maybe 本身也是比較喜歡去發現這些小細節?)今天的作業沒有很艱難,尤其在最后趕著13:00前教的時候,想法迸發啊~?
果然 Deadline是最佳生產力! 好嗨森!
【Day 3】
船長說,真正的差距從今天的作業開始拉開來。
淚目…… 今天開始要被拉開了么……
搜索了一下簡書,看到別人寫這個題目的篇幅和角度都十分完善。
作為一個運營人員,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卻沒有思考過這篇文章的爆紅原因。
感覺自己運營思維的角度不夠深入骨髓。
【Day 4】
開始有懶惰屬性出現,撕裂肌肉撕裂肌肉。
看到有些同學的優秀作業寫的非常詳細,(day 2的作業)相較于自己一點一行的篇幅,不經感受到能力和態度的差距。 更有兩篇作業是圖文并茂的!! 太牛了!
正如此次作業給自己的感想一般,素材的積累應該在于平時。
520和618的狂歡,你可以作為一個消費者,也可以作為一個學生,去收集信息去對比記錄和吸收。
【Day 5】
18:30
今天的作業有點沒有頭緒,不確定要如何組織大家進行討論。
組里有兩個人被老師表揚,很給力。和優秀的人一起真棒,要學習小伙伴的細致。加油加油。
【Day 6】
今天在外忙,回到家已經十點多了,回到家水都沒喝就開始坐下寫作業。
選了微信朋友圈的紅包照片為題來寫。
寫的過程中好似有一些想法,但寫的時候這些想法又模糊掉了……?
這是要誰來給我發個紅包才能清晰起來么。
分了兩個角度去寫,從發照片的角度和看照片的角度去寫,再拆解不同角度可能火爆的原因。
今天嘗試了整理筆記,J3同學做得很快很細很好!但我想著不重復勞動,所以就做了個思維導圖整理點評筆記,不得不說J3同學真的寫得很詳很棒?。。?!如果沒有他那篇筆記,我的整理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反復停語音。
思維導圖整理方法,實際上是邊聽課自己做筆記(紙筆)劃分一個框架,像高中讀書那樣。通篇聽完后再進行梳理編輯成思維導圖。個人不喜歡邊聽邊做思維導圖。
【Day 7】
找APP中5個優秀的banner并分析值得學習的原因。
一開始的思路是找5個不同類型的A PP中 各自最優秀的banner(電商類、視頻類、求職類等)
而后轉念一想,如果是要學習banner的優秀之處,或許從優秀banner要素去做一個劃分要更好。
所以想著從 文案、色彩、構圖、風格與產品、留白5個方面去寫
Q1. 通過寫案例分析作業,有哪些具體的收獲?(思維方式、運營方法、運營知識)
寫案例分析實際上有三個方面的轉變——靈敏觸覺挖掘身邊信息、轉動生銹的腦袋、調動筆頭記錄想法。
(1)叫醒自己的觸覺,挖掘身邊信息
原本認為自己是做產品出身的人,多少還是對互聯網產品保持著一顆敏感的心。但在這一個月的學習中漸漸發現自己原有的狂妄自大——印證了那句“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張banner從顏色、構圖、文案、排版、風格到活動主題、商品賣點等,這么多的維度可進行剖析對比學習和優化比一句“好看”“喜歡” 要實在得多。上班路上看地鐵廣告、玩APP看產品框架結構、玩游戲學習用戶激勵機制,所見未必所得,可見卻是可得,區別在于你是否用心看到它,而不僅僅用眼睛。
(2)轉動生銹的腦袋
收集到信息后,要如何分析鑒別質量,挖掘素材中的可取之處。這個思考的過程,在前五天和最后自由作業階段是最撕裂的。前期未進入思考的習慣,停留于依賴直覺/生物性地判定,把常見而理所當然的素材拆解成圖片/功能/排版/文字/文章結構,一個個具體的元素再逐一根據同類不同質量的元素進行對比分析優化。這是一個調動大腦的過程,如果你想火,你至少要知道人家為什么火,對吧?別偷懶喲!
(3)調動筆頭記錄想法
不要怕寫得爛!不要怕寫得爛!不要怕寫得爛!這是對自己的說的。從小就是個書面表達不優的人,學生時代也被各種調侃嘲笑和批評,更加不愿動筆。大多能用說的不用寫,能用關系圖的不用文章篇幅表達。 但現在的我不再害怕老師當眾讀我的爛文章了,也沒有人會給我打分了??嫉脿€比不去考要強,寫得爛就多寫。不求寫得比別人優秀和獲得轉發,但求寫得讓人愿意看下去,讓人愿意看完。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下筆你不知道自己想得是否足夠有條理足夠清晰,寫出來也是想法的整理過程。 (忽然想起自己離開辯論隊的時候,二辯專業戶忽然很遺憾自己沒寫過一篇一辯稿。)
Q2. 通過看其他同學的作業和點評,有哪些具體的收獲?
A:其實最最直接的感受是開拓思維角度、優秀可視化。
(1)開拓思維角度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學識、經驗,看待事物分析素材的角度不同。優秀的同學往往分析得全面而細致。 舉個栗子,船長傳授“對比法”,我慢慢應用這個方法也覺得很好用,對比不同APP的banner,對比同類型APP的活動等,開始有點沾沾自喜做到了學以致用~ 看了優秀作業對貓叔排版的縱向對比分析,當時就被啪啪打臉了! ?是呀,為什么我從未想過可以和過去的自己做一個對比? 這個案例對我的刺激很深刻,一直記在腦海里。 自認還做不到舉一反三,還在摸索靈活應用方法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別人的優秀吧。不怕咱差,就怕不知自己差~哈哈
(2)優秀可視化
這個詞是我杜撰出來的,意思是看得見的優秀。很多時候,我們在大號文章里/在公眾號里/在影視作品里/在別人家的產品里看到某某某(也不一定知道那個名字究竟是誰)很優秀很厲害,大概看完贊嘆完也就過去了。但在開刀營學習有一個互相刺激的過程,再次說到“對比法”,一比較就知道優劣了。隔壁同學的優秀是切實可見的文章/排版/豐富的素材等等,這樣的優秀是一個鮮活的人物在你身邊。你可能會佩服人家,可能會嫉妒人家,那是因為你感知到優秀的人離你很近,但你還沒擁有Ta那樣的優秀。 說實話,這對我來說是很有刺激的效果的。
Q3. 在實際的工作中,已經開始有哪些具體的變化和運用?
A:最最明顯的變化是不恐懼未知的任務和工作,擁抱這些新鮮的事物。
以前的自己,希望有人手把手教,有人當指路明燈。做不好覺得因為沒人帶我?。。?可是,我們不再是背書包手拉手交學費坐著聽老師講課的學生妹了,再也沒有人會將知識點拆了一點點教你了…… 如果遇到一個有本領的前輩,那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如果遇到的,是個有本領愿意教你的前輩,那應該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吧。
不過,現在的我不恐懼未知的任務。不懂就找別人的來看,找個4、5篇同類型的素材/文章看看,借鑒別人的框架,看看自己是否認同,是否能結合成適合自己產品的作品。沒做過數據埋點,沒做過注冊須知,找別人的來看唄~ 沒有做不來,只有做得不夠完美。不因為害怕完成得不好而止步不前,完成比完美重要。 不夠好?就慢慢做好。人和產品一樣,都需要一次次升級迭代,誰也不是一夜變成磚家的~ ? 我想,這是心態的成長吧! 和實際的技能相比,心態的平和穩定堅定也是一個自己很開心的成長。?
末了,再次感謝G組小伙伴,無論大家身在何方,很感謝大家一起度過這次學習,很謝謝大家沒有哪怕一次的未交作業,克服工作及時間上的難處。Thanks All Of You!
也感謝船長的無私分享,開刀營絕對是物有所值的一次活動。
Thank u,and Good Night .?
附:作業合集
【Day 3】G3 Leaf 淺析《致賤人》火爆朋友圈的原因
【Day 5】G3 Leaf 為什么“趙薇回應離婚傳聞”能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