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有幸認識運營控,并參加了第三期開刀營訓練,我覺得我是幸運的。
為期40天,認識39位小伙伴,經歷35天作業,輸出20篇文章,碼了70000+的文字,收獲62個粉絲,得到“女神”的封號(捂臉),獲得船長的鼓勵“就是有更認真”,我特別開心,因為這都是我以前根本想不到的。
可以說,能夠在運營控學習是我職業生涯的又一個轉折點,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什么是“又”呢?下面,從我的故事講起,談談我在運營控經歷了哪些變化,對運營控學習進行畢業總結。
3年前我以校招生的身份進入一家傳統服飾零售公司工作,呆了2.5年,經歷2個城市,換了3個崗位。我周圍幾乎99%的人在這個時候都只會從事相關的工作,但是我毅然選擇跳出來。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希望接觸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渴望在一個更有發展空間的行業,然后跳槽到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
雖然我花了2.5年時間才找到目標工作,但是我每份崗位都是往我的目標更進一步,而且相關,所以我覺得我還算是幸運的。
這就是第一個轉折點—換行定崗。從此,我只需專注工作成長和積累。但是我發現,我的直屬領導比我小3歲,作為創業型公司很多工作都是大家摸索前進,也就是沒人教我。經歷半年的行業熟悉,慢慢地我發現我進步較慢,每天都在做重復工作,進步不大。
于是我開始在網上搜集學習方法。這是一天在簡書上搜運營,看到運營控的文章《如何寫好一份競品運營分析報告》,瞬間被點亮,覺得寫得太好了,于是加了微信,就有了后來參加線下課程和開刀營的經歷。
運營控文章:如何寫好一份競品運營分析報告?
我以前最信奉的一句話是“選擇遠遠大于努力”,經歷過這一個月的歷練以后,我現在更深信一句話“眼界決定世界”。
很多時候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知道。以前我以為我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在運營控我做到了;我以為我已經很上進了,但是同齡的飛魚船長能這么努力工作帶領這么多學員進步,我還遠遠不夠;當看到優秀作業的時候,你才知道原來可以用這個角度思考;我以前不知道剽悍一只貓,才知道原來堅持的力量有如此之大。
比你優秀的人還要比你努力,這句話真的很殘忍,但是必須面對,時刻警醒自己不斷汲取知識不斷進步。這是我在運營控最深刻的體會。
當然,學到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下面從學到的內容,借鑒學習優秀作業和對工作中的啟發三方面具體來談。
1個中心: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圍繞案例研究。我們周圍到處都是案例,但是不要只是個內容的消費者,而要做一個內容背后的研究者、思考著、設計者、評論者。
以前我總覺的自己文案寫不好,活動腦洞也不夠,卻不懂得研究案例,僅僅是看到優秀的案例僅僅Mark或贊同一下,然并卵沒有后續的動作。通過運營控學習,自己動著手分析以后,在分析案例中學習總結。只有通過大量的案列研究,并且深入挖掘,才能在變化萬千的運營工作中,找到共通點、類似場景,從而汲取精髓為自己所用。
2種思維:多問為什么和學習方法的方法
從開始,船長就強調不要盲目相信,敢于質疑,多問為什么。這是很基本但卻不簡單的道理。通過寫20個習以為常的現象并尋找答案和30個優點來訓練,讓我知道,原來這個“人性的弱點”是可以通過落到實地來改善的。因為這個意識,我慢慢開始對很多事情保持懷疑態度。
最近火熱的里約奧運會,就孫楊和霍頓的事件而幾經爭論。以前我的慣性思維是“就該道歉”,只有對錯。但是這一次,我很理性看待這件事情,一是對國人一邊倒的謾罵或是言論保留意見,二是對于文章的各種教唆或新聞的真實細節不盲從。
此外,無意跟一位學物理的朋友聊天,他說很多事情都是問為什么而得來的。于是我聽他講述了西游記背后深藏的故事,從花果山水簾洞的真正主人背后一系列的問題引發的推論。聽完以后,我頓時覺得活了26年都蒙在鼓里。不論這個故事的推論的真偽,但是我已經被“多問為什么”這個淺顯而深刻的道理震懾到,并且時刻以此提醒自己。
其次,學習方法的方法,即授之以漁之漁,我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方法,而是思考怎樣獲得這些方法的,這也是一種學習能力。了解了如何深入研究一個公眾號,以及使用數據工具包括清博指數、新榜等,學會了分析一個火爆文章的思路等等。
H組作業: H組 剽悍一只貓公眾號分析
這兩種思維,看起來都不難,但是真正認識并有意識的人,而且還努力去實踐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連這個意識都沒有。
3個階段:從基礎訓練到深入分析,從細節分析到全面分析,從簡單案例到整體思路,由點及面,由深入淺。
【階段一 】 前面有提到過,2次基礎訓練,觀察20處習以為常的現象并找到答案,如“為什么有人會臉盲”等,發現30個優點如餐廳的優惠券設置等等。因為之前是從事實體店工作,平時逛街等喜歡觀察其他優秀店鋪,久而久之養成對身邊事物都比較敏感,并且用微博記錄下來。所以這次作業都是平時的日常積累,由于短時間能夠寫出這么多案例受到廣泛好評,看來平時積累的關鍵時候起到作用了(嘿嘿)!
我的作業1:它的優點是什么呢?
我的作業2:這是為什么呢?
【階段二】 9次定向研究+2次優秀作業學習。9次作業包括爆文分析、熱點分析、活動分析、推送分析、文案分析、banner分析等等,內容涵蓋比較廣泛,主要選取一個點進行深入分析。從剛開始寫難以入題,慢慢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思路,這一階段寫得比較順利順暢。
每次提筆前,都會把想到的點寫上去,再匯總到一起,這個過程對思維的全局性有很大鍛煉。比如下圖,是分析朋友圈的模糊照火爆的整個思路筆記。在寫作之前先把自己所有能想到的點記下來,然后再做歸整。
有時候上班或者地鐵上突然想到一個點,或者寫著寫著又冒出一個點,或者看其他文章也會有新的想法。這個寫作過程,船長分享時也提到過。本來寫完了,但是看到船長的文章《上線24天就估值過億美金的分答做對了什么?》,開始把朋友圈和分答等其他平臺的模式進行對比。
這樣不停的思想碰撞,對自己來說有很大的收獲,也是一種喜悅。
運營控文章:上線24天就估值過億美金的分答做對了什么?
【階段三】 3次自由案例+3次小組作業。自由案例較定向研究難度又加一層,因為需要靠自己日常的積累和觀察優秀的案例,也就是回歸到階段一,考驗發現優點并積累素材,然后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思考。
這個階段寫起來有些乏力,發現思路有些固化,感覺寫來寫去都是一個套路。后來我明白了,我還是經驗缺乏,基礎知識,尤其是產品運營的一些基本概念、數據來源和分析,都較薄弱。但是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也慢慢積累了一些知識,包括寫產品體驗報告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上,有了解到“用戶體驗五要素”,基本了解寫一個產品分析報告的思路等。
其次,特別感謝小組組長李喜宏和其他小伙伴,三次作業配合默契,最主要是李同學在邏輯分析/數據運用等方面都很有優勢,總結能力強,相互能夠取長補短,小組配合目標一致共同完成作業是一次很棒的體驗。
我的作業:從產品角度解析百度外賣的用戶體驗
H組作業: H組 杜蕾斯傳播分析
4種方法:拆解法-為什么法-低起點法-排除尋因法
●拆解法-分析結構,觀察細節。e.g. 把優秀文章拆解為:結構/句法/修辭/用詞/邏輯/論述方法
●為什么法。e.g. 通過不斷提問來分析文章為什么達到幽默的效果
●低起點法。刻意的把起點拉低,把做出來的產品/文章和優秀的做比對,找到對方的優點
●排除尋因法。選擇了A,而不是B、C、D的原因是什么?從若干因素中找出導致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運用拆解法記憶最深的是L組同學拆解音頻節目組成部分,分為:idea、文字稿、音頻等,并且再進行拆解每個部分影響節目優劣的因素,如文字稿的篇幅、結構、語言等。因平時作業基本按照內容、活動等分析,拆解法主要是按照結構來進行的。其次拆解后可以再進行拆解,如下圖K3同學分析banner拆解排版后,又按照排版四大原則進行拆分。同時也是需要日常積累理論知識,比如這里四大原則就運用了一本書的內容《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
L組借鑒:H3 fruit 優秀作業借鑒
L組作業:L組 思答音頻平臺優秀節目指南
K3作業:看我這樣分析banner
同樣是在小組作業音頻制作的點評上,船長對我們組的點評:忽略了低起點對比法的使用。可以自己開始錄音,并跟優秀錄音對比,會發現很多細節。比如優秀的主播會少一些“嗯啊哦”的說詞,很少人能想到,但只要自己去錄音,很容易能觀察到。對于低起點法,就是我們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很多以為理所當然應該的而忽視的一些問題,所以通過對比來找到細節點,把用戶當小白也是一個很好學習點。
H組作業:H組 音頻APP優質內容創作指南
整體來說,這20次作業(以及看其他同學的作業),包含了很多方面,如新媒體運營研究公眾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用戶畫像)、電商文案分析、數據分析等等,課程點評過程中注重細節的把握,邏輯因果是否成立,是否是關鍵核心因素等分析,都是一次比較全面的能力提升過程。
群內熱點討論,是一場思想碰撞。
每次遇到刷屏或是熱點事件,都會被小伙伴拿來討論。比如杜蕾斯最新營銷文案柏拉圖一夜爆紅、網易云音樂的鬼畜笑招、Keep的地鐵廣告等待,都引起同學們的討論,在歡樂中收獲知識,也學會觀察熱點,樂于分享。
分享成長的喜悅,與優秀上進的人為伍。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小伙伴的意外收獲。比如L1同學、J5同學都通過面試獲得雙倍高薪的理想工作;J1同學的作業App推送分析和J組的音頻創作指南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和鳥哥轉載、L1同學的作業上簡書首頁。哇,他們都好棒,跟這些優秀而可愛的小伙伴一起成長,很棒!這些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希望也能樹立好榜樣。
J1作業:J1 Fannie App推送分析
優秀作業學習,是一次完善思路的過程。
3次學習優秀作業,看他們的好文章好思路,激發我們思考問題。比如借鑒J1同學app推送持續統計和時間研究法,比如L4同學分析電商文案時“從自己視角出發”“通感的修辭手法”等場景和修辭細節的注意;比如K3banner設計從主、輔、次“很直觀切人分析;比如H2用產品的角度來寫韓劇,角度很驚艷;再比如李喜宏同學的產品思維和很強的邏輯性,陳麗楠同學的排版和沉穩筆鋒等。懂得從他們身上借智,看更多的寫作思路,是一個打開思路的過程。
通過學習優秀作業,39個人有39個想法,好的想法為自己所用,不好或者錯誤的思路,我們改善,以此不斷完善自己。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輸出,就像大魚海棠12年前是一個夢,如今它呈現出來,得到了開花結果;我們分析了那么多文章,學了那么多技巧,最終目的是實現像咪蒙一樣能制造一篇火爆的文章,或是策劃一次有影響的活動等。我們有那么多這么多的不足,看那么多書,學別人都優點,研究案例,都是不斷吸取來完善自己的過程。所以,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下面,對這次學習經歷的總結,我想談三點。
-01- 因為互聯網公司人員經常調動,有一次公司調動很大,需要KPI考核,人資找每個人進行談話。談了一些我的工作和想法,人資表示很滿意。后面問了一個問題“你做了哪些工作讓你的業績提升?”,我當時支支吾吾。因為做的工作很細碎,每件細小的事我都做,但是真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還是沒有一個說服人的理由。于是我在思考,目標導向和數據導向,這個問題幾乎每個運營人都在談,但是做到也很不容易。我們只是在做運營這件事,但是沒能及時總結和深思。這就是我開頭講的感覺自己沒有進步。
運營水很深,為什么有些人做了那么多年還是個專員,為什么有些人能在幾年就做到總監?如船長所講的,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力,深入思考獲得加速進步。
具體的將運營控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目前還沒有。但是跟部門小伙伴,提議每人在工作基礎上,一人選擇一個模塊統籌和深挖,比如商品數據分析、頻道運營、營銷策劃、用戶服務板塊等,并且堅持學習其他優秀的app和分享好的案例,每個月輸出一份ppt或excel,互相學習進步。大家都比較贊同這一點。
持續不斷的學習和總結,以目標為導,用數據說話,提升核心能力,才有可能讓打雜的工作從量變到質變.也許你堅持的前5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并沒有變化,但是第6個月就有可能突破了!
-02-運營是個大雜燴,但是只有深諳其道,理順思路,才能運籌帷幄。經過運營控一個月學習,對自己的工作上的缺陷,也做了一個梳理,接下來有幾個板塊需要提高:
1.研究數據化運營,以淘寶后臺數據模板研究思路;
2.產品運營的的理論知識點和系統化思路;
3.活動策劃的思路,以淘寶、京東、唯品會各大主流app的活動進行研究;
4.行業動態觀察,從虎嗅、36Kr等網站學習了解,研究競品app等,以拔高提個高度看事情更清楚;
-03-總結一下我在運營控經歷了哪些變化:
【視野】從看東西淺嘗輒止,變成會深入研究案例;要多問為什么,尤其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打破常規思維,不停留在舒服區。
【擴寬運營知識】尤其是新媒體這一塊兒,熱點文章好的公眾號是如何做到的,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分析思路,以細節為切入點,借助網絡數據工具,拆分各個板塊研究,洞察深挖容易忽視的內容等。很多人說這些跟工作不太相關,但是運營是相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堅持輸出】畢業3年很少寫文章,現在短短一個月已經碼字6.6w。同時認識一批優秀的小伙伴堅持輸出,愿意跟他們一同進步,持續輸出。無論是對工作總結,閱讀一本優秀書籍也好,希望能記錄成長或是個人所想。
【自信】因為掌握了學習方法的方法,無論去到哪,利用所學的方法,就算對于陌生的領域、新的公司,還能有一套快速適應和提高的思路。
最后,借用船長的一句話:不要高估一天的進步,不要小看一個月的進步。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感謝閱讀,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找我交流哦~
my微信:fruit0223
my微博:要好好做運營運營的茹茹
【作業合集】
【DAY 10-12】 H組 H3 音頻APP優質內容創作指南
【Day 20&21】H3 fruit 優秀作業借鑒(Day8-19)
【Day 22&23】H3 fruit 從產品角度解析百度外賣的用戶體驗
【Day 24&25】H3 fruit 如何寫一期高水準的專題導購
【Day 26&27】H3 fruit 從三個熱門H5案例說起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