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信息的高速流通,普通的運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青年男女的需求,他們希望參與一些難度更高的,更有挑戰一些的競技體育項目,比如說奧林匹克舉重。
? ? ? 通過觀看專業運動員的比賽,訓練視頻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個人學習手段,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有關奧舉的幾個誤區。這些問題有些曾經困擾過我,我相信也會有和我一樣舉重愛好者,發燒友正面臨這些問題,或即將遇到這些問題。希望下文的內容能幫到你。
誤區1.舉重是手臂舉上去的
? ? 大眾的認識舉重應該是用手臂的力量舉起杠鈴。這個問題估計接觸舉重后的朋友都會明白,舉重不是單靠手臂的力量完成的上舉,而是通過腿部和軀干的力量把杠鈴挺起,手臂只是順勢上舉然后進入支撐。主要的力量來源還是腿部。
誤區2.提鈴就爆發
? ? ? 無論是抓舉還是挺舉都要把杠鈴拉離地面,很多剛剛學習舉重的朋友喜歡提鈴就爆發,但實際上爆發是在引膝過后。這里我用爆發兩個字形象一點,如翻杠,高抓,都是發力-爆發-持續發力-接桿支撐的過程。很多運動員的在提鈴的時候表情很夸張,發力的時候反到變的很平靜,容易給觀看的人產生誤導,以為開始就使出了全力。所以開始使出7-8成功力即可,當引膝后請給杠鈴全力一擊!
誤區3.引膝往前跪
? ? ?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會接觸到引膝這個技術,(如果不明白引膝請看另一篇文章翻杠詳解)但請不要為了引膝而引膝,引膝是在提鈴至發力點的過程中一個很自然的膝關節彎曲,有的運動員引膝角度很?。ㄈ缫晾麃?伊琳),有的很大(如吳景彪)但是都是該運動員的最佳發力角度,所以要去尋找自己的最強發力角度(膝蓋和軀干和大腿的角度),不能在提鈴過膝后故意把膝蓋往前頂,這樣往往會撞到膝蓋,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杠鈴連續直線向上的方向,因為膝蓋往前跪的同時為了調整重心,手臂會往水平方向拉杠鈴,導致發力不充分。
誤區3.發力用髖頂
? ? 引膝后就是發力展體,此時在觀察運動員的慢動作時,會發現杠鈴似乎被髖關節彈起來了。于是有人猛練髖頂鈴技術,經常還會頂到私處,甚至有些國外的教學視頻還特意介紹了用髖頂一下這個動作。實際上杠鈴始終是沿垂直方向上升的,如果用髖頂的話會給杠鈴施加一個水平方向的力,任何水平方向的力都會破壞發力效果。那么為什么我們會看到運動員的身體離開了杠鈴呢?那是因為隨著杠鈴的重量增大,為了調整發力后的重心做出的調整,實際上髖部只是接觸到了杠鈴并沒有去頂杠鈴。
誤區4.翻杠用手拿?
? ? ? 什么是翻杠用手拿呢?看上圖不是說這種技術不對,只是能說不先進,我們都知道腕關節和整個胸腔比支撐力畢竟有限,而且手臂的穩定性和軀干胸腔也不能相提并論,如果用胸腔支撐力通過軀干由大腿傳導上來途中要比用手腕支撐經濟的多。也是目前所有舉重運動員所采用的翻杠后接杠的方式。還有在發力展體的瞬間用手拿杠,有些人試圖借助肱二頭肌的力量把杠鈴翻到肩上,這樣的翻杠有沒有?當然有,但也是不經濟的,還會損失很多腿傳導的力量。
誤區5.抓舉用手甩杠
? ? ? 看上圖是不是感覺杠鈴一下被甩了起來?這只是個錯覺,其實杠鈴是沿幾乎是垂直上升的,只是運動員身體的位置變動了,也是運動員在發力后為了調整重心。包括翻杠用手甩都是不對的,用手臂甩杠能發生在比較輕的重量,如果重量大了不僅會失敗,還容易受傷,甩杠也通常發生在用髖頂杠后,所以首先不能用髖頂杠,然后不能甩,只有向上提拉,發力后的順勢向上提拉杠鈴,至始至終力量都是全力向上的。
? ? ? 也許在學習和訓練中你還遇到過其他問題,歡迎寫下你的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 ? ? 我是楊樹夏祝你在力量訓練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抓舉技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