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茶嗎?
劉斌的茶葉店經過裝修后,上周末重新開業,他打來電話邀請我一塊去熱鬧熱鬧。這幾年,這小子生意經營的相當不錯,三個月前把茶店隔壁的鋪面也租了下來,兩個鋪面打通,面積擴大了一倍。我應邀前往,到了地頭一看,差點認不出來,裝修那叫一個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入門往上一看,天花吊成四角寬面塔形,四邊用金粉溜著,頂上的中心位置是錦繡的鮮花圖案,絢爛多姿,延伸開來,快鋪滿了整個屋頂空間。入門左邊,依次排列過去是古香古色的傳統樂器,有古琴,古箏,琵琶等,掛在墻上。盡頭,對著門口豎立著一排定制的紅木茶葉展示柜,展示柜的每個邊角雕刻著鳳凰圖案作為修飾,木頭呈花梨顏色,深沉雍雅。入門右轉是茶臺,和供茶客坐著喝茶的椅子,用木紋細膩,顏色楓紅略帶飄花的紅木制成的。茶臺背后是大幅的“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山水畫。茶臺左邊放著大塊石頭雕刻而成的,造型和古代的鼎一樣的大缸,養著金魚和荷花。墻上安裝有幾排射燈,開起來,效果像沐浴在彩虹里,耀眼而迷幻。
我既羨慕又嫉妒的說:你哪里是賣茶,你這純粹是賣裝修。以后不用茶葉了,就讓人參觀,供人拍照曬朋友圈,每位收費10塊,估計賺的錢比賣茶葉還多。劉斌看穿了我的小情緒,有點得意的回答:收費太低了,起碼得50塊。星巴克不也一樣是給人拍照的,收費最少得一杯咖啡,最便宜也要32塊。按照我這里的級別,價格起碼得翻倍。
接下來,自然是大紅袍開泡。劉斌這幾年賣的茶主要就是大紅袍,每年自己跑武夷山收茶,有時候還在當地收些茶青,自己和師傅一起炒,練練手。他有上等的大紅袍,正巖產區,三坑兩澗地頭的。有了上好的茶青,找的師傅也夠經驗,制茶的功夫高明,焙好的茶葉,火猛,韻足,有霸氣。一開水沖下去,整個屋子都是香氣。光聞那香氣,就能把人陶醉了。
聊來聊去,還是脫不了茶葉那點事。我問他,現在的市場環境這么差,投入這么多錢裝修茶葉店,不怕賺不回來嗎?他說了一個觀點:線上的茶葉銷售靠價格競爭,走廉價路線,賣的是便宜貨,假貨也滿天飛。線下的茶葉銷售由于成本高,只能賣上檔次的茶,茶店裝修必須要好,客人才相信。再說,真正懂茶的客人沒有幾個,他們就看你的裝修,必須高大上,才能賣得了高檔貨。除此之外,還有一條路子,走格調路線,搞藝術范,賣小眾圈子。那樣,即使你的茶是垃圾,有情懷也賣的掉。其他的做法,在他看來,估計都不好使。
我曾和他探討過,能否通過開辦品茶培訓班,交流會之類的方式提高消費者的喝茶水平,提高消費者對茶葉的鑒別能力,走性價比路線,實實在在的賣茶。他認為太費勁,有興趣的人自己會學習,沒興趣的人也學不會。他說:你看,朋友圈里曬的XX茶室空間,XX茶器,XX插花,茶博會上評的最美茶藝師,這些和喝茶有毛關系。但是客人喜歡,市場需要,做生意就得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什么。
我不甘心的說,消費者也希望有能力判斷茶葉的質量等級吧,這樣的話,買茶時就不擔心被騙了。只要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建立判斷力,我們賣起茶葉來就比較簡單,不費勁,和快消品銷售差不多,也能夠賺到錢。劉斌回答說:從長遠來看,這樣做也不錯,不過你要做多長時間?沒有5年,10年,你看不到效果!你花5年,10年下去,你還不如干點別的,賺的錢更多!或者換種方式,你搞茶山眾籌,來錢快。
他的一番說話,讓我有點感到打擊。我一直以來的設想是給茶葉的口感設定評價標準,用評價標準給茶葉打分,然后根據這個評分來采購,銷售我的品牌茶葉。我還要不要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