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問與子恭曰:“夫子之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的呢,還是人家君主主動給他的呢?”子恭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
子禽問與子恭曰:“夫子之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的呢,還是人家君主主動給他的呢?”子恭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