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看到的是我的連載文章《Scalers:我的英語學習成長之路》。歷史文章點擊下方文章標題可閱讀。
[4]Scalers:中考前抄歌詞的初三·我的英語學習成長之路
[6]Scalers:逆境生長的高二·我的英語學習成長之路|連載(6)
自從我開始寫作以來,我就想過要寫一下李陽。這個人物在前兩年因為家庭暴力事件出現在輿論中心,那個時候我感覺不是寫作的切入時機,但是放在我個人英語學習的成長框架下,我覺得可以去探討一下。
李陽這個人我沒有見過,我的寫作視角來自于我在2003-2007這五年間我個人的體驗。這些經歷主要來自于對他的出版物和一些網絡的關注。這個經歷可以分成兩部分,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因為這個題目是穿插在高中階段里的,所以主要寫中學階段部分。我想在大學階段里面寫一下按照目前的理解,我對于李陽的認識。
李陽最開始接觸是在高一的時候,坐在我后方有位同學,有一天拿了一本李陽的《脫口而出》而且這是第一輯,這本書的出版時間大概在2000年左右,一本方形的書,里面配了兩盒磁帶。封面上是李陽在比一個發音的手勢。
我在前面的文章大概講述過,我所在中學英語教學對于口語表達方面的現狀,因為高考的指揮棒作用,老師平常并不會重視對于學生語音語調的訓練,因為很多老師本身的發音也未必完善。那個時候即使是上課,老師也是提著一個錄音機放一段跟讀一遍就完事了,而且磁帶錄制的效果加上錄音機喇叭的擴大,會讓聲音失真,所以你聽著這些聲音就像在一個大禮堂里,有遠處傳來空曠的聲音,簡言之,你根本不會想著,原來可以去模仿。
李陽的《脫口而出·第一輯》就是在那樣一個場景下進入了我的視野。現在互聯網上許多人會講產品,其實我相信,一個人的性格會決定這個產品。有人說詩是詩人自我的呈現,其實一款產品也是一個產品人自我呈現。李陽這個人的基調就是一名落敗的英語學生發奮學好英語的故事,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也充滿了逆襲感。逆襲的大格調通常是有一個非常不利的環境,然后奮起促成改變,最后做出點事情衣錦還鄉。
《脫口而出·第一輯》開篇就是,
What's your story?
You can't speak!
You can't understand!
……
其實當時我用英語還是能說的,但是可能沒有那么能說。不過和錄音里面的質量一對照,然后和李陽示范的一種“三最”(所謂最大聲,最快速,最清晰)模式相比,還是會被秒。稚氣未脫的高中生,怎么會是老江湖的對手。所以當時在夜幕的燈光下,你打開復讀機,看著書本上的英文,然后聽著錄音里面的聲音,氛圍到位,對比到位,于是你感覺身上每一根汗毛立起,你便想著自己的英語真的好爛,要下大決心改變。
不得不說,李陽早期的這幾輯作品,還是下了一些工夫的。《脫口而出》這套的立意就在于讓你“說”的水平能到脫口而出的境界,所以從設置上也是以一篇《我的誓言》開篇,后面有100個句型,100個常用生活對話語句,然后再就是一些小的篇目,主要是以場景驅動,比如一封求職信,一段新聞,一篇導游詞等等……
你想想,我在當時那個場景,看了許多人教版的英語材料,找了許多英語學習的資料,其實李陽那個有聲材料,真是算是比較出彩的,至少比較有趣。
ScalersTalkID:scalerstalk
本文原文http://www.scalerstalk.com/766-lyce-one,首發ScalersTalk
本微信公眾號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譯世界的IT從業者。微信公眾號ScalersTalk,網站ScalersTalk.com,口譯100小時訓練計劃群C 456036104
成長會是由Scalers發起的面向成長、實踐行動,且凝聚了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從業者的社群。有意入會者請和Scalers直接聯系,我和其他會員會和你直接交流關于成長行動等各方面的經驗教訓。2016年成長會持續招募中,參見做能說會寫的持續行動者:ScalersTalk成長會2016年會員全球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