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本書由三位著名談判專家共同完成,他們分別是羅杰·費希爾、威廉·尤里和布魯斯·巴頓。
他們都是哈佛談判項目的重要成員,為眾多政府部門、企業和個人提供談判咨詢服務。
關于本書
本書是處理談判問題的權威指南,它將告訴你什么才是最有效的談判策略。
核心內容
一、提升談判成功率的基礎心態;
二、如何運用原則式談判方法讓雙方達成共識;
三、如果談判雙方要求差別太大,該聽誰的。
一、提升談判成功率的基礎心態
1. 什么是原則式談判?
作者認為一個好的談判應當是事情談成了,彼此的關系還能增進,而要能做到這一點,就不能用傳統的強硬或溫和的談判方式,而是用原則式談判。
(1)強硬式談判:堅定立場不妥協,即使談判成功卻容易導致雙方關系破裂。
(2)溫和式談判:以維護關系為主,為達到共識不惜讓步卻損失了自己的利益。
(3)原則式談判:在道理、原則上強硬,對人則采取溫和的態度,既不強硬也不溫和,而是剛柔并濟。
2. 區分人和事
把人和事區分開很重要,它是判斷談判是否成功的標準。只有在好的人際關系下才更可能達成好的談判結果。
(1)談判者應考慮兩方面的利益:一是事情的實質利益,二是關系利益。
(2)談判誤區:一種是把別人提出的問題看作是對自己的指責,另一種是把別人的意見和反饋進行主觀推測。
3. 如何做到區分人和事?
方法是只說自己而不談對方。無論對方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和質疑,你只表達自己聽后的感受,而不去評價對方,避免激起對方的負面反應。
二、如何運用原則式談判方法讓雙方達成共識?
1. 分析立場背后的利益
(1)談判要協調的不是立場,而是利益。談判立場的背后都是某種利益的訴求,利益才是問題的關鍵。
(2)站在對方立場上多問“為什么”,從而發現對方真正關心的問題。
2. 為共同體利益創造新的解決方案
(1)先問為什么,挖掘對方談判要求背后的利益訴求。
(2)尋找共同利益,做大蛋糕,再找到第三條路,也就是新的解決方案。
三、如果談判雙方要求差別太大,該聽誰的?
面對一些彼此有沖突的利益,既不是誰更強硬聽誰的,也不是你軟弱你就退讓以維護關系,而是按照客觀公正的第三方標準去談判協調。第三方標準,是指先例、慣例、行業規范和法規要求等。
金句
1. 一個好的談判應當是事情談成了,彼此的關系還能增進。
2. 能否區分開人和事,是判斷談判是否成功的標準。
3. 避免將人和事混為一談的方法,是溝通時只說自己,不談對方。
4. 談判要協調的不是立場,而是利益。
5. 在談判過程中,應該把立場的爭端轉變為尋求共同利益,做大蛋糕,再找到第三條路,也就是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