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十多個春秋,唐僧師徒終于見到佛祖,取得了真經。
師徒幾個辭別佛祖駕云向長安而去,不想無端一陣狂風將幾人吹落到一處所在。
唐僧不知為何竟然不能再駕云了。無奈之下,師徒幾人只得步行。
可一連走了幾個時辰——天還是那天,水還是那水。餓了,唐僧吩咐悟空和八戒去找些吃的,沙僧則留下保護師父。
還是老一套的安排。
好一會兒,兩人才回來。
八戒很喪氣:師父!這兒很古怪,要啥啥木有。飯也木要到。
唐僧:阿彌陀佛!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是要飯!是化緣!下一次可別再說錯了!…悟空你有何收獲?
悟空:八戒說得不錯,的確很古怪。我一連打了九十九個筋斗也沒到天邊——只見大地茫茫,群山環繞,白水萋萋,不見人跡……(刪去n多字)
唐僧:說重點!
悟空:我只逮到一只鳥。
唐僧:阿彌陀佛!佛曰不殺生。快把它放生吧!如果你們實在太餓,那就吃我好了。
唐僧說罷盤膝坐下,喃喃的經聲便縹緲而出。
殺人還是殺鳥?哥幾個給難住了。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時間在悄悄流逝著,眼見唐僧就暈了過去…
? ? ? ?
? ?
唐僧要醒來的時候,覺得嘴角似乎有某種液體,順勢舔到嘴里,忍不住發出了幾聲滿足的呻吟。
唐僧想:這才是美味佳肴啊!敢情幾十年來我一直在吃豬食?
唐僧眼睛一睜開卻看見三個徒弟和碩大的馬頭在面前晃晃悠悠,大小不一的八只眼睛都寫滿了關心。唐僧不禁心頭一熱,一股熱淚從眼角蜂擁直至嘴里,咸咸的,似乎還有些甜…
幾天后,師徒幾個不知道為何又莫名其妙地走出了這個地方。
正所謂來時很蹊蹺,去時也糊涂。
但唐僧卻認為萬事必有因果。徒弟們則多說是偶然。
不過有一點他們相同:從此以后,無人再提起這件事。
【ps:赤腳大仙后來在盤絲洞娛樂網站里找到了和這件事有關人的博客——
如來:我的政策還是正確的。是他們在執行中出了錯。他們是有罪的。
唐僧:對于個人來說,我得感謝徒弟們的救命之恩。對于團體來說,我得批評徒弟們的做法很不理智。一家之主太難做了!對上級要絕對服從,對下級要默默關愛(哼哼!大棒,胡羅卜,舍車保帥,金蟬脫殼必要時我都會用。)。好在這次我們團體雖犯有原則上的錯誤,但是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所以造成的影響很小。主要是我不在崗位,年輕人嘛!修行低啊!武斷毛躁犯錯誤在所難免。我已經勒令他們整改反省,相信不久就會有好的成果。
我保證喝湯的事件再不會發生了。不過話說回來,那湯真心不錯!就叫它“佛跳墻”吧!
悟空:什么叫獨斷專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我是救人!
八戒:湯好,我好,湯太少!
沙僧:誰說拿刀就一定是劊子手?我是被逼的。我可是老實人!
白龍馬:偶爾偷沾點葷腥,對我這樣的男人還是可以接受的!其實我才是最老實的人!現在我好懷念我家草坪上那些花花草草了!
赤腳大仙: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各種選擇。
殺人還是殺鳥是一個選擇上的問題。
唐僧選擇殺人,悟空選擇殺鳥。
殺人代表取義,殺鳥代表求生。
取義是理智,求生是本能。
是故取義還是求生,孰高孰低孰對孰錯?實際上沒有定論。
所以做選擇時不要先論對錯,而是要關注選擇后可能產生的結果。不同選擇必將導致不同結果。
本大仙認為求生還是取義取決于當時的實際情況。
對于做選擇的人來說,權衡哪一個更有價值,才是最先要考慮的。
路人:大家或者都忘了我們為何要做這種選擇吧!這其實是我們被賦予的責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生。我們每一人都是被動的。】
這里我第子篇文章。想嘗試一下。這個連載目前沒有計劃寫多少。